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29192
CT增强扫描中对造影剂不良反应的观察及防治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程中玉

    单位:湖北三峡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影像科(宜昌 443001)

    关键词:CT;造影剂;药物不良反应;防治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990319

    摘 要 目的:为了降低和防治在CT增强扫描中造影剂的不良反应。方法:规范操作,严密观察,细心护理,预防为主,及时处理,积极抢救。结果:接受离子型造影剂患者不良反应率0.9%(8/877);接受非离子型造影剂患者为0%(0/123),无1例死亡。结论:本组资料与同类型文献资料相比确实能降低造影剂的不良反应。

    在CT增强扫描中,需静脉注射含碘造影剂,而其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严重者若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我院自1995年~1998年共作CT增强扫描1000例,由于认真执行操作程序,严密观察,细心护理,积极防治,将造影剂的不良反应降低到最低限度。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0例,年龄5~80岁,平均48岁;男女之比2.1∶1。

    1.2 造影剂注射方法

    877例采用离子型造影剂(60%泛影葡胺由湖南益阳制药厂生产);123例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必乐由英之杰公司生产;优维显由先灵公司生产)。用药前均详细询问病史、药物过敏史,并以同类型的30%泛影葡胺1ml作静脉试验。静脉试验阴性者使用离子型造影剂注射剂量为60ml,非离子型注射剂量为50ml,均加入地塞米松10mg。采用Bolus团注法[1]。一般选左肘正中静脉穿刺,先推药少许,若病人无异常,则迅速推完,启动扫描,同时严密监视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发生。

    1.3 造影剂不良反应的护理及防治
, http://www.100md.com
    在CT增强扫描中,对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防治首先要认真执行操作规程,严格筛选高危人群,如小儿、高龄、心肝肾功能不全、青霉素、磺胺过敏者,体温中度以上发热者,碘试验不适者,主张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对抢救患者的必要药品、器材应处于常备状态。在操作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细微变化,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及时对症处理或抢救。

    1.3.1 一过性热感 一般不必处理,但为了避免因紧张引起晕厥和其它伴随症状,重点是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消除紧张。如在安置体位和选择血管的同时可与病人交谈,告知推药越快增强效果越好,但推药后可能有发热感,3~5分钟后就会消失,让病人心中有数积极配合。

    1.3.2 皮肤过敏反应 一般在增强扫描结束数分钟后出现瘙痒、荨麻疹。可肌注苯海拉明20mg,即会自行缓解。一般对其患者应暂留院观察30min~1h,嘱患者多饮水,以加速药物的排泄,若确无其它不良反应方可离院。

    1.3.3 过敏性休克 一旦出现,应争分夺秒地抢救。立即平卧、保暖、吸氧,指压人中穴;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肌注非那根25mg;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推注地塞米松10mg;氢考的松100mg静滴;多巴胺40mg,阿拉明0.375g静滴;注意生命体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根据病人情况采取相应抢救措施。
, http://www.100md.com
    1.3.4 心跳骤停 一旦出现,应立即拳击心前区,按心脏骤停抢救,通知有关科室配合抢救。

    1.4 结果

    本组877例接受离子型造影剂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8例,发生率为0.9%。其中5例有瘙痒、荨麻疹(4例女性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可能与该批药物纯度不高有关,1例男性属偶发);1例男性仅有上腹不适、呕吐;1例男性面色苍白、出冷汗、胸闷、呼吸困难、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呈过敏性休克表现;1例男性患者出现一过性心跳骤停,表现为意识丧失、眼球固定、结膜无反射、桡动脉、股动脉约2分钟无搏动,经抢救复苏。123例接受非离子型造影剂均无不良反应。本组1000例均接受30%泛影葡胺1ml静脉试验,阳性7例,阳性率0.07%。其中5例有头昏;1例有口麻、手麻;1例8岁女孩在拔针后立即出现呕吐、面色及舌尖苍白、口唇青紫、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搏增快、血压下降、神志恍惚呈过敏性休克表现。凡接受离子型与非离子型造影剂增强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一过性发热感,一般从快速推药开始,瞬间出现头部热感,逐渐扩展到全身热感,时间持续1~2分钟,扫描停止热感亦随之消失。
, http://www.100md.com
    2 讨论

    本组结果表明离子型造影剂无不良反应,非离子型造影剂不良反应率0%(0/123)。本组离子型不良反应率低于沈雪英等[2]所报道的,两组同样采用湖南益阳制药厂生产的60%泛影葡胺,剂量均为60ml。本组均于进食后半小时连同地塞米松10mg行静脉推注;而文献[2]一律于空腹6小时后与地塞米松10~20mg分别静脉推注,两组以呕吐反应率为例,本组呕吐发生率为0.11%(1/877),而文献[2]则为1.6%(81/5100)。由此说明于进食后半小时推注造影剂比空腹6小时后推注能明显减少呕吐反应。另一作法是,对个别不能进食者,先予静脉推注50%葡萄糖液40~60ml,以提高血糖水平,增加机体耐受力,有效降低造影剂不良反应。此外,临床实践证实,地塞米松与造影剂同时推注与分别推注效果一致,故我们均采取同时推注,以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熟练的静脉穿刺,做到稳、准、轻、快、一次成功,减少对患者的刺激也是降低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重要措施。在CT增强中对造影剂的不良反应,若能做到严密观察,细心护理,及时对症处理或抢救,均能化险为夷。

    参考文献

    1 谢敬霞、范家栋主编.CT诊断学基础.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1987:3~4

    2 沈雪英、严莉、陈志红.CT增强扫描中副反应的防治及护理.护理学杂志 1996;(6):342

    (1999-04-06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