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36242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脑炎流行现状
http://www.100md.com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李华 张晓光

    单位:李华 张晓光 (022150 牙克石市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

    关键词: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990324 森林脑炎于90年代初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发生并流行,呈逐年上升趋势。作者对其流行规律进行了调查。

    1.材料与方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7个高发区内有明确蜱咬史和森林脑炎临床症状居民;布旗法从林间植被上收集982只蜱,其中全沟硬蜱占71.38%,嗜群血蜱占27.49%,森林革蜱占1.13%,装入昆虫瓶中低温存放。血清标本采自1990年以来的483例住院患者和190例被蜱叮咬未发病人群,分离血清后低温存放;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检测血清中抗森林脑炎病毒抗体(抗原片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流行病学室,免疫血清由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IgM≥1∶20为阳性,IgG抗体双份血清呈4倍升高有诊断意义。

    2.结果与讨论:全沟硬蜱为内蒙大兴安岭林区优势蜱种,是森林脑炎病毒的主要生物媒介。嗜群血蜱、森林革蜱仅局限于林区的中南部,毒力弱。蜱类孳生期为每年5~7月份,6月中旬为活动高峰期,蜱出现1个月后森林脑炎开始发病或流行。

    起始于1990年的人间疫情迄今已殃及大兴安岭12个地区,流行强度日趋活跃,总发病率为88.6/10万,健康人群自然感染率为1.0%。人群分布以男性林业采伐工人及森林调查队员多,其次为家属和学生。男女之比2.8∶1。血清IgM阳性425例,阳性率88.0%,IgG双份血清抗体阳性率100%。被蜱叮咬但未发病人群血清190例中,IgG抗体阳性2例。

    结果表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广泛存在森林脑炎自然疫源地,全沟硬蜱为主要生物媒介,林区人群对森林脑炎普遍易感,从事林业生产一线的男性青壮年为高危人群。因此在流行季节,应积极开展预防接种,强化防蜱和灭蜱,治理孳生环境,以使短期内能有效地控制甚至消灭森林脑炎。

    收稿日期:1998-07-03 修回日期:1998-08-0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