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嗪酸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98例体会
作者:江 芸 徐道敏
单位: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22002)
关键词:
江苏医药990456 我科从1996年5月~1998年7月使用氟嗪酸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98例,并以氟哌酸+丁胺卡那治疗35例作为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细菌性痢疾患儿133例,男75例,女58例。年龄0~3岁28例,~7岁65例,~14岁40例。临床表现为腹泻脓血便或粘液便,腹泻<10次/日20例,~20次/日99例,>20次/日14例。其中惊厥25例,呕吐67例,腹痛79例,酸中毒12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六版急性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其中轻型40例,普通型88例,重型5例。
实验室检查:周围血白细胞正常25例,>10×109/L108例,大便常规WBC+~,RBC5/HP~,大便培养:福氏志贺氏痢疾杆菌生长93例,宋内氏志贺氏菌生长40例。药敏试验:高度敏感:氟嗪酸116例,氟哌酸89例,丁胺卡那霉素26例,氨苄青霉素25例;中度敏感:丁胺卡那霉素87例,氨苄青霉素86例,痢特灵56例。
, 百拇医药
治疗:133例随机分治疗组98例,用氟嗪酸10mg.kg-1.d-1,分三次口服,疗程5天;对照组35例,用氟哌酸15mg.kg-1.d-1分三次口服,丁胺卡那15mg.kg-1.d-1分两次肌注,疗程7天。治愈标准为停药后腹泻止,大便成形,外观正常。大便培养连续两次阴性。
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1天19例(19.4%),2天59例(61.1%),3天20例(20.4%),平均2.01天。对照组症状消失3天2例(6.6%),4~7天33例(94.2%),平均5.5天。平均症状消失天数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
讨论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运用,细菌的耐药性也不断增加、痢疾杆菌对于传统的抗菌药物如复方新诺明,痢特灵等的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氟喹酮类是80年代广泛运用于临床的新型广谱抗生素,其化学结构和抗菌机制与吡哌酸(PPA)相似,以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为靶,抑制DNA旋转酶,阻断DNA复制,发挥抗菌作用。80年代和90年代初临床使用氟哌酸治疗细菌性痢疾效果非常显著,但近年来疗效逐年下降。
, 百拇医药
氟嗪酸的抗菌作用比氟哌酸强2~4倍,临床应用未出现耐药现象,且疗程短,疗效显著。文献报道氟嗪酸治疗菌痢15mg.kg-1.d-1给药3天的治愈率为100%。我们用氟嗪酸10mg.kg-1.d-1也取得了相似疗效。平均症状消失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这些短疗程方案与传统的2~4周大剂量复方新诺明等给药方案悬殊很大,相应减少了长时间抗生素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由于喹诺酮类药物在早年的动物实验中可引起幼年动物关节损害,使其在儿科领域的使用受到限制。但近年的动物实验发现关节损伤与药物剂量及实验动物相关,幼鼠兔犬均可发病,而幼猴剂量达50~500mg/kg,却无关节损害。也有文献报道对300例接受了3~10天氧哌嗪治疗的儿童随访2年,对生长无不良影响。我们在多年使用氟哌酸的经历中,未发现骨损害。部分接受氟嗪酸治疗的患儿1年后门诊随访,膝关节X线片未发现骨关节损害与文献报道相符。氟嗪酸的近期副作用在本组患儿中曾出现过皮疹、一过性白细胞降低,停药后恢复。我们认为氟嗪酸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是安全、高效的。, 百拇医药
单位: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22002)
关键词:
江苏医药990456 我科从1996年5月~1998年7月使用氟嗪酸治疗小儿细菌性痢疾98例,并以氟哌酸+丁胺卡那治疗35例作为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细菌性痢疾患儿133例,男75例,女58例。年龄0~3岁28例,~7岁65例,~14岁40例。临床表现为腹泻脓血便或粘液便,腹泻<10次/日20例,~20次/日99例,>20次/日14例。其中惊厥25例,呕吐67例,腹痛79例,酸中毒12例。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六版急性细菌性痢疾诊断标准,其中轻型40例,普通型88例,重型5例。
实验室检查:周围血白细胞正常25例,>10×109/L108例,大便常规WBC+~,RBC5/HP~,大便培养:福氏志贺氏痢疾杆菌生长93例,宋内氏志贺氏菌生长40例。药敏试验:高度敏感:氟嗪酸116例,氟哌酸89例,丁胺卡那霉素26例,氨苄青霉素25例;中度敏感:丁胺卡那霉素87例,氨苄青霉素86例,痢特灵56例。
, 百拇医药
治疗:133例随机分治疗组98例,用氟嗪酸10mg.kg-1.d-1,分三次口服,疗程5天;对照组35例,用氟哌酸15mg.kg-1.d-1分三次口服,丁胺卡那15mg.kg-1.d-1分两次肌注,疗程7天。治愈标准为停药后腹泻止,大便成形,外观正常。大便培养连续两次阴性。
结果:治疗组症状消失1天19例(19.4%),2天59例(61.1%),3天20例(20.4%),平均2.01天。对照组症状消失3天2例(6.6%),4~7天33例(94.2%),平均5.5天。平均症状消失天数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
讨论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运用,细菌的耐药性也不断增加、痢疾杆菌对于传统的抗菌药物如复方新诺明,痢特灵等的耐药现象越来越严重。氟喹酮类是80年代广泛运用于临床的新型广谱抗生素,其化学结构和抗菌机制与吡哌酸(PPA)相似,以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为靶,抑制DNA旋转酶,阻断DNA复制,发挥抗菌作用。80年代和90年代初临床使用氟哌酸治疗细菌性痢疾效果非常显著,但近年来疗效逐年下降。
, 百拇医药
氟嗪酸的抗菌作用比氟哌酸强2~4倍,临床应用未出现耐药现象,且疗程短,疗效显著。文献报道氟嗪酸治疗菌痢15mg.kg-1.d-1给药3天的治愈率为100%。我们用氟嗪酸10mg.kg-1.d-1也取得了相似疗效。平均症状消失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这些短疗程方案与传统的2~4周大剂量复方新诺明等给药方案悬殊很大,相应减少了长时间抗生素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由于喹诺酮类药物在早年的动物实验中可引起幼年动物关节损害,使其在儿科领域的使用受到限制。但近年的动物实验发现关节损伤与药物剂量及实验动物相关,幼鼠兔犬均可发病,而幼猴剂量达50~500mg/kg,却无关节损害。也有文献报道对300例接受了3~10天氧哌嗪治疗的儿童随访2年,对生长无不良影响。我们在多年使用氟哌酸的经历中,未发现骨损害。部分接受氟嗪酸治疗的患儿1年后门诊随访,膝关节X线片未发现骨关节损害与文献报道相符。氟嗪酸的近期副作用在本组患儿中曾出现过皮疹、一过性白细胞降低,停药后恢复。我们认为氟嗪酸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是安全、高效的。,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