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老年学杂志》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1031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矿物元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http://www.100md.com 《中国老年学杂志》 1999年第4期
     作者:邹晓波 李荣滔 揭新明 王 媚

    单位:邹晓波 李荣滔(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老年病科,湛江 524001);揭新明 王 媚(广东医学院中心实验室)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矿物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中国老年学杂志/990418 摘 要 目的 探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矿物元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直读光谱仪测定了8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及61例健康对照的血清矿物元素含量。结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组Mg、Cd、Al显著升高,Ca、Zn、Co、Fe显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与血清Cu、Co、Zn、Ccd、Mg等水平异常有关。结论 观察血清Cu/Zn、Cd/Zn具有更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其病死率在我国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近年来,对体内矿物元素失调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引起重视。本研究测定了我院80例老年ICVD患者血清中矿物元素的含量,探讨其相互影响及其与ICVD的关系,为ICVD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百拇医药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ICVD组,经我院住院确诊,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第二届全国脑血管会议(1980)制定的诊断标准。脑梗塞患者均经头颅CT或核磁共振确诊的50例(其中合并高血压病30例),脑动脉硬化患者30例,ICVD患者共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64.9岁。对照组61例,男37例,女24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3.7岁,为临床检查未发现有器质性疾病的健康老年人。

    1.2 测定方法 取被检查者空腹静脉血3 ml,放置3 h后用3000 r/min离心15 min,取血清0.5 ml。用双蒸水定容至5 ml,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直读光谱仪(IRIS/AP,美国TJA公司)测定各元素含量。方法检测限为10-9级,重现性为0.5%~3.5%,回收率为97.5%~102.6%。

    1.3 统计学处理 分别求取各元素测定数据的均数和标准差,并作t检验。
, http://www.100md.com
    2 结 果

    缺血性脑血管病组及对照组血清矿物元素测定结果见表1。从表1可见,ICVD组血清Al、Cd、Mg显著升高,Ca、Co、Fe、Zn显著降低,As、B、Cu、Mn、Mo、P、S、Se变化不大。

    表1 ICVD组与对照组血清各元素含量(±s,μg/ml) 元素

    对照组(n=61)

    ICVD组(n=80)

    t

    P值

    Al

    0.432±0.267
, http://www.100md.com
    0.585±0.341

    2.92

    <0.01

    As

    0.042±0.037

    0.051±0.043

    1.32

    >0.05

    B

    0.045±0.039

    0.036±0.027

    1.54
, 百拇医药
    >0.05

    Ca1)

    102.0±13.)

    92.8±18.7

    3.42

    <0.01

    Cd

    0.005 2±0.003 4

    0.006 6±0.001 4

    3.02

    <0.01

    Co
, 百拇医药
    0.015 0±0.009 0

    0.009 7±0.006 7

    3.84

    <0.01

    Cu

    1.11±0.23

    1.13±0.22

    0.52

    >0.05

    Fe

    1.10±0.23

    0.92±0.32
, http://www.100md.com
    3.35

    <0.01

    Mg1)

    21.0±3.2

    24.5±3.3

    6.31

    <0.01

    Mn

    0.059±0.024

    0.061±0.022

    0.51

    >0.05
, 百拇医药
    Mo

    0.071±0.045

    0.061±0.043

    1.32

    >0.05

    P1)

    114±24

    107±22

    1.77

    >0.05

    S1)

    1 037±188
, 百拇医药
    1 008±196

    0.88

    >0.05

    Se

    0.148±0.090

    0.158±0.089

    0.65

    >0.05

    Zn

    1.15±0.18

    0.942±0.250

    5.70
, 百拇医药
    <0.01

    Cd/Zn

    0.004 6±0.002 7

    0.007 2±0.003 3

    5.11

    <0.01

    Cu/Zn

    0.98±0.32

    1.23±0.38

    4.21

    <0.01

    Mg/Ca
, 百拇医药
    0.208±0.052

    0.264±0.055

    6.14

    <0.01

    1)为常量元素

    3 讨 论

    研究发现,ICVD患者Al、Cd、Mg显著升高,而Ca、Co、Fe、Zn显著下降,与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3.1 血清Ca、Co、Zn、Fe降低与ICVD的关系 本研究发现,ICVD组血清Ca、Co、Fe、Zn等元素含量显著降低,提示这些元素可能是ICVD的保护因子之一。

    Zn与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联系,脑梗塞、脑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病患者都呈现低血清Zn〔1~2〕。Zn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中心〔3〕,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参与对血压的调节;Zn可诱导体内合成金属硫蛋白而解除Cd对细胞的毒害作用〔4〕,从而稳定细胞膜的结构及其功能;抑制自由基的产生,防止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有报道Zn具有拮抗Cd中毒作用〔4〕,血清Zn与Cd相互拮抗作用,Cd/Zn升高明显。
, 百拇医药
    Ca为常量元素,它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体内的众多生物学过程最终都需要Ca2+介导。高血压为ICVD的高危因素,本文脑梗塞患者有30例合并高血压病,文献报导血压与Ca2+摄入量成反比,Eme〔3〕发现各种降压药都能降低细胞内Ca2+。在本研究中ICVD患者血清Ca2+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能由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Ca2+内流增加,造成血清Ca2+浓度降低。Ca2+异常转移,认为是由于膜离子泵结构或功能异常所致。

    Co的减少或缺乏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4〕。注射Co盐可引起血管扩张和血压降低,给动物口服Co后可使血胆固醇降低,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降低。

    我们测得老年ICVD组血清Fe降低,有报道老年ICVD患者比健康人从尿中排出的Fe量高1倍多〔5〕。说明铁进入体内后很快就排出体外,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尤其是ICVD患者,对Fe的吸收和利用能力差。
, 百拇医药
    3.2 血清Al、Cd、Mg升高与ICVD的关系 Al可阻碍P的吸收并干扰其代谢,影响细胞及组织内磷酸化过程。研究发现Al通过神经元的吸收进入神经核,影响染色体,产生神经元纤维缠结病变及蛋白质代谢紊乱,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有人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病患者血清Cd显著升高,本组老年ICVD患者血清Cd显著增高,与文献报道一致。动物实验亦发现Cd可引起动物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压,其机制为(1)体内Cd过高,可致钠滞留及血管平滑肌收缩。(2)Cd可置换Zn并干扰其吸收和利用过程,导致自由基产生及毒害作用增加。(3)Cd能改变体内金属硫蛋白-巯基组氨酸三甲基内盐的生物活性,引起血管弹性下降。

    多数研究认为,高血压及ICVD患者血清Mg高于正常人〔6,7〕。流行病学资料发现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与饮用硬水呈负相关,本组老年ICVD患者血清Mg增高,Mg/Ca作统计学分析增高差异更为显著,Mg是Ca的天然拮抗剂,在许多方面对Ca的生物学作用具有直接对抗作用。老年ICVD患者血清Mg浓度升高是拮抗血Ca变化的一种反应。Marinov〔8〕报道静脉注射MgSO4快速输入可引起血管舒张,使血压下降。Feldman〔8〕在闭合性颅脑创伤后1 h注射600 mg/kg体重的MgSO4,发现能改善脑水肿程度及神经功能障碍,恰当地补充Mg2+,可有效地降低血压,发挥脑保护作用。
, http://www.100md.com
    3.3 矿物元素间的相互作用 体内矿物元素含量少,种类多、组织生物学功能活跃,相互间存在着协同或拮抗作用。从表1可见,由于存在着拮抗作用,使用Mg/Ca、Cd/Zn、Cu/Zn作统计学分析比单独用Cd、Cu、Mg差异更为显著,Cd/Zn在ICVD中升高明显。以上讨论过血清Zn降低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具有拮抗Cd中毒功能,是由于Zn可以诱导体内产生金属硫蛋白,它可以阻止Cd进入各器官的细胞,Cu和Zn是人体内的两种相互作用的必需微量元素。由于Cu、Zn是人体内两种相互作用的必需微量元素。由于Cu、Zn在吸收方面互相竞争位于十二指肠粘膜中的同一载体蛋白(金属硫蛋白),铜吸收增强,竞争性地抑制了肠道Zn的吸收,导致肠道Zn吸收障碍。本组IVCD患者Cu/Zn比值高于对照组(P<0.01),支持Cu、Zn具有竞争性观点。Mg是Ca的天然拮抗剂,本组ICVD患者Mg/Ca升高是血Mg拮抗血Ca的一种反应,所以说,只有通过反复地对不同人群进行研究观察,并进行多元素相关分析,才能确定某种微量元素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响。

    作者简介:邹晓波,女,36岁,主治医师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李祥武,高德恩,高海青 et al.高血压患者血清锌、铜、钙、钴、镉、镁、镍、铬、钛的测定.营养学报,1990;12(1):36

    2 韩谷鸣.微量元素锌铜与高血压病的关系.江苏医学,1989;15(3):192

    3 Eme P.Correlation of platelet calcicm with blood pressme.N Engl J Med,1984;310:1 084

    4 赵光胜.微量、宏量元素与高血压:我国四个地区、六个人群、三个民族的对比分析.营养学报,1988;(10):330

    5 李槐春,王 萍,张冠英 et al.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与尿中锌铜铁含量的关系.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8;15(33):37
, http://www.100md.com
    6 李宗智,陈晓俊,彭方南 et al.青壮年急性动脉硬化性脑梗塞患者头发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临床医学,1996;16(3):35

    7 Feldman Z,Gurvitch B,Artur A et al.Effect of magnesium give one hour after head trauma on braim edema and neurdogial outcome.J Neurosurg,1996;85:131

    8 Marinov MB.Harbarigh KS.Hoopes PJ et al.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preischemia intraarterial magnesium sultate in reversible focal cerebral ischemia.J Neurosurg,1996;85:117

    〔1998-12-17收稿 1999-03-01修回〕,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