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夏医学》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2945
CT引导经皮穿刺肺部小结节活检术
http://www.100md.com 《华夏医学》 1999年第4期
     作者:聂德红 岑家定 周 云 李成州

    单位:聂德红 岑家定 周 云 富川县人民医院CT室 广西富川县 542700;李成州 上海长征医院影像科

    关键词:放射学;断层摄影术;活组织检查;肺部疾病

    华夏医学990451 肺部小结节的诊断是影像学的难题,早期诊断对选择治疗方案和预后均有重要意义。经皮肺穿术是较为广泛开展的技术,但以前的研究未对其准确性和病灶的大小作相关分析,笔者仅对肺小结节(直径<3cm)病灶的CT引导经皮穿刺术的应用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作一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1992年5月至1997年8月间的24例患者,对35例直径<3cm的结节做了穿刺(35个结节)。直径最大3cm,最小0.5cm,平均(2.1±0.4)cm。其中恶性肿瘤24例(肺部转移瘤5例,其余均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9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7例,最大年龄80岁,最小29岁(平均50.4岁)。7例有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史。均为术前平片或CT检查发现,为进一步治疗需明确病变性质或病理类型者。
, 百拇医药
    1.2 操作方法 CT扫描在SOMATOM CR (Siemens Medical Systmes,Elargen,Germany)机型和GE8800机型上操作。穿刺前所有患者均胸片或胸部CT检查,部分患者作了出凝血时间的检查,均为正常范围。根据病变的部位,选择仰卧位或俯卧位,用2%利多卡因局麻。CT扫描确定部位,监视进针方向,并测量进针的深度。所用穿刺针为美国COOK公司PreMed16,18,20G肺切割针,部分用自动芯状活检针。根据病变的大小、密度选择穿刺针的长度和粗细。肺部结节或肿块离胸壁的距离为0~8cm,平均2.4cm。针尖接近或进入病灶后,上下层面薄层扫描,以确定针尖是否在病灶内。

    1.3 病理分析 所有病例均同时作了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涂片3~4张,组织块用10%福尔马林固定。均为HE染色,未作冰冻切片。

    术后常规胸透或CT扫描观察有无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若有气胸则应严密观察2h以上,稳定者方可离院,必要时胸腔抽气或闭式引流。
, 百拇医药
    本组参照的恶性肿瘤阳性标准是:①手术证实;②身体其他部位有同样病理类型的恶性瘤史;③临床证实。良性病变的阴性标准是:①手术证实;②抗炎或抗痨治疗后病灶消失或缩小;③病灶稳定不变达2年或更长[3]

    2 结果

    35个结节共作了38次穿刺,每个病灶平均1.1次(38/35)其中2例有2个病灶,分别作穿刺,1例同一部位前后作2次穿刺。绝大部分一次穿刺即得到了足够的组织,只有1例因组织太少,当天即作了再次穿刺。病灶离胸壁的距离为0~8cm,平均2.4cm。

    24例恶性肿瘤中,21例得到明确的病理结果。腺癌10例,鳞癌7例,小细胞癌3例,鳞腺复合癌1例。后者穿刺为腺癌,手术结果为鳞腺复合癌。穿刺与手术结果略有差异,但除外了小细胞性肺癌,故不影响手术和治疗方案,因此也归为阳性范围。5例为血行转移瘤,原发灶为肝癌2例,乳腺癌、肾癌各1例,另1例原发灶不明。只3例假阴性,其中2例仅见少数异型细胞,不能定性;另1例疑为癌,经随访1年发现结节明显增大,且两肺广泛血行转移而明确诊断,穿刺为阴性者随访最长24个月,最短3个月,平均11个月。阳性预测值为100%(21/21),阴性预测值为79%(11/14);敏感性为88%(21/24),特异性为100%(11/11),准确性达91%(32/35)。
, 百拇医药
    共有5例发生气胸,只有2例肺组织压缩达30%,留观24h,2周后自行吸收,3例为少量局限性气胸,观察2h无变化后离院,24h后复查,肺压缩稳定。气胸发生率13%(5/38);8例有肺出血,表现为结节周围的小片状云絮状或实变影。3例有咳血,均为少量一过性,未经处理未见其他并发症。

    3 讨论

    CT分辨率高,容易发现小达数毫米的结节,对透视下不易发现,或不易到达的疑难部位如肺门或纵隔旁等可作穿刺[1]。虽也有认为大小结节或肿块间穿刺的准确性无显著差异,一般认为小结节穿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要低于较大结节的穿刺[2]。本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和100%,准确性为91%,与文献报道的较大结节准确性基本相似[1,2],比多数文献报道的小结节穿刺特异性高[3~7]

    本组有1例手术结果和穿刺结果不符,穿刺为鳞癌,手术为鳞腺复合癌。笔者认为原因主要由于穿刺系局部,组织代表性差,对于复合癌仅代表某一部位的组织而出现偏差。但一般认为复合癌腺癌或鳞腺癌较多见,可以与小细胞癌的复合癌区分,因此可以明确为小细胞性与非小细胞性的对患者的治疗方案的制定不影响。为避免这一点,应不同方向采样,多点进针适当增加穿刺次数,且气胸的发生率并非与之呈正比[6,8]
, 百拇医药
    影响穿刺准确性很多。与较大结节比,小结节CT下定位较难。且往往受呼吸运动影响而不易捕捉。从本组的3例假阴性者来看,均为一次穿刺,故有可能为组织太少,或定位不够准确,因容积效应而误认为针尖在病灶内,而导致了假阴性。因此针尖接近病灶后宜作上下层面的薄层扫描,以明确针尖在病灶内,这一点对较小结节尤为重要,由于病灶较小,易受部分容积效应的影响[1]。再者病灶小,所获组织有限。

    有人认为穿刺时,有病理医生在场观察并指导有无阳性发现或决定所获组织是否足够,必要时立即重复穿刺,可提高阳性率。另外宜同时做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因为我们发现有仅有组织学或仅有细胞学得出诊断的情况。国外有报告认为结合冰冻切片可使恶性肿瘤的敏感性达100%[4],然而小结节穿刺所获取组织有限,冰冻切片困难,本组限于条件均未作,我们认为结合细胞学准确性同样可达100%[7]

    目前,直径小于2cm的小结节经皮肺穿刺术的敏感性在68%~96%之间[1,2,10],阳性率更高,而特异性则较低,尽管最近Westcott等[1]对一组直径<1.5cm的小结节穿刺特异性达100%,但一般在46%~68%之间[1,6]。有报道认为自动芯状活检技术和同轴技术可提高对良性病变的诊断特异性,对小结节价值更大,可使假阴性率降至5%以下[5~7]。本组也有部分病例采用了16,18和20G的自动活检针,较手动切割针较易掌握,操作更简便。同轴技术首先用一19G 的导向针到病灶边缘,用20G的抽吸针先作细胞学取材,然后用20G的芯状活检针作组织学取材,可同时做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细胞学阳性率达92%,组织学阳性率达80%[7],本组也有几例使用,但因例数太少而未作分析。我们认为该法可避免反复进出胸膜及肺内,因而损伤小,尤其是对较小病灶可避免因呼吸移动需反复定位的麻烦。然而目前尚难作肯定结论,有待于更多病例的总结。
, 百拇医药
    对于阴性结果的处理是困难的,因为它没有绝对除外恶性。但是一般认为如:结核瘤、炎性肉芽肿、错构瘤、色瘤、特异性细菌等微生物属肯定的阴性结果[1,8],对这部分患者宜随访,而不是手术。但是其他如:出血、坏死组织细胞,或炎性细胞浸润、软骨组织、肺泡上皮细胞或支气管粘膜上皮等属非特异性的阴性结果,对这部分患者的处理意见不一[1,5]。应根据年龄、危险因素、胸片、CT表现及穿刺组织的大小、组织块的质和量等作具体分析。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是重新穿刺,本组1例平片和CT均见左上叶前段的类圆形结节影,先后2次穿刺均报告慢性炎症,后经手术证实为慢性炎症。因此必要的重复穿刺可提高特异性。如前所述采用自动活检针和同轴技术有可能降低假阴性,提高特异性[5~7]。本组特异性达100%,可能与大部分使用自动活检针有关。结果为非特异性者应予随访,平片不易发现者应CT随访。按2,6,12和24月阶段观察病灶的形态、大小、生长速度等,2年内病灶无增大或缩小,则属阴性,可中止随访[1,12]。本组3例假阴性中有1例穿刺报告少量软骨组织和炎性细胞,13个月后结节明显增大,且两肺广泛血行转移,当时未作两次穿刺。因此对临床和影像检查高度怀疑恶性者而穿刺未获肯定结果者,笔者认为还是应建议手术。
, 百拇医药
    与较大结节相比小结节的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气胸发生率较高[1,2,10],本组发生率为13%,与文献报道较大结节的气胸发生率基本一致,低于Westcott等[1]的27%,可能与后组结节更小的关。气胸发生率与肿块或结节的大小、离胸壁的距离有关。结节越小,定位困难,反复穿刺易出现气胸,再者离胸壁越远,气胸发生率高[2]。另外还与患者的心肺功能有关,用FEV1、FEV%和FEV1/FEC%指标来预测气胸的发生率可能具有参考价值[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常伴肺气肿或肺纤维化者气胸发生率较高,本组有2例肺压缩达30%,分别系肺气肿和肺纤维化患者,对这样的病例宜选择病灶靠近胸壁者,用较细的针(19G以下),并准备好胸穿包。掌握适应证,选择合适的穿刺针(如自动活检针可使气胸发生率较低[7]),加上熟练操作均可防止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无1例经胸腔插管闭式引流处理,低于国外报道的4%[1]。说明小结节的CT引导下穿刺气胸发生率与较大结节比无显著差异,该法是安全的。
, 百拇医药
    周围性肺结节的诊断尽管有多种方法,如X片、断层、CT、MR等,包括MR的增强和增强后的动态扫描[11],但均为非定性诊断方法,对表现不典型者诊断仍有困难。纤支镜对中央型支气管肺癌(腔内型)的敏感性高达92%~96%,但对周围性病灶甚至支气管腔外者其敏感性明显下降,仅为25%~78%[1,12],且有一定的死亡率,作为一种定性诊断法对部分良性病变、小细胞癌作了不必要的手术[13]

    我们认为经皮肺穿刺术是一种安全、简便的定性诊断方法,对周围性小结节有很高的准确性,具有胸腔镜和纤支镜无法比拟的优点。对恶性肿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与较大结节相似,而并发症并无显著差异。可提高早期定性诊断率,对小细胞癌、转移瘤和良性病变等患者可免于手术。

    参考文献

    1 Westcott JL,Rao N,Colley DP.Transthoracic needle biopsy of small pulmonary nodules.Radiology,1997,202:97~103
, 百拇医药
    2 Li H,Bioselle PM,Separd JO,et al.Diagnostic accuracy and safety of CT-Guided Percutaneous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of the lung:comparison of small and large pulmonary nodules.AJR 1996,167:105~109

    3 Austim JHM,Cohen MB.Value of having a cytopathologist present percutaneous fine-needle axpiration of lung:report of 55 cancer patients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AJR 1993,160:175~177

    4 Sakai T,Hayashi N,Kimoto T,et al.CT-guided biopsy in the chest: usefullness of fine-needle core biopsy combined with frozen-section.Pathogenic diagnosis,1994,163:23~26
, 百拇医药
    5 Klein JS.Salomon G,Stewart EA.Transthorcic needle biopsy with a coaxially placed 20-Gauge automated cutting needle:resilts in 122 patients.Radiology,1996,198:715~720

    6 Moulton JS,Moore PT.Coaxially percutaneous biopsy technique with automated biopsy devices:value in improving accuracy and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Radiology,1993,186:515~522

    7 Noppen MMpP,DeMey J,Meysman M,et al.Percutaneous needle biopsy of localized pulmonary,mediastinal,and pleural diseased tissue with an automatic disposable guillotine softtissue needle.Chest,1995,107:1615~1620
, http://www.100md.com
    8 Shulkin AN.Management of the inderteminate solitary pulmonary module:a pulmonologist's view.Ann Thorac Surg,1993,56:743~744

    9 Kazerrooni EA,Lim FT,Milhail A,et al.Risk of pneumothorax in CT-guided transthoracic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of the lung.Radiology,1996,198:371~375

    10 Berquist TH,Bailey PB,Cortese DA,et al.Trnasthoracic needle biopsy:accuracy and complications in relation to location and type of lesion.Mayo Clin Proc,1980,55:475~481
, 百拇医药
    11 李成州,肖湘生,刘士远,等.增强MRI对周围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1996,2(3):170~172

    12 Colling CD,Breatnach E,Nath PH.Per cutaneous needle biopsy of lung nodules following failed bronchoscopic biopsy.Eur JRadiol,1992,15:49~53

    13 Ginsberg RJ.Thoracoscopy:a cautionary note.Ann Thorac Surg,1993,56:801~803

    (收稿 1998-04-1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