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3586
原发性肝癌侵犯胆道34例超声检查分析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1999年第4期
     作者:王锦波 何振平

    单位: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肝胆外科中心(400038)

    关键词:

    重庆医学990443 肝癌病人晚期约有19%~40%合并黄疸[1],其主要原因是肝硬化及肿瘤广泛破坏肝实质而引起的肝细胞性黄疸,少部分为阻塞性黄疸。而在阻塞性黄疸中,除了因肝门淋巴结肿大而致的阻塞外,尚有一种少见的情况,即肝癌发生胆道侵犯形成胆道癌栓而致的阻塞,其发生率占肝癌病人的1.5%~8%[2,3]。因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阻塞性黄疸,因而被称为“黄疸型(icteric type)”或“淤胆型(Cholestaticbype)”肝癌[1]。1984年1月~1998年2月,本院经手术证实共发现此类病人39例,术前进行B超检查34例(87.2%),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 http://www.100md.com
    本组病人男性35例,女性4例,年龄25岁~76岁,平均46.3岁,病程1周~3年,既往有肝炎史者11例(28.2%)。共进行AFP检查36例,AFP>250ng/L者24例(66.7%),HBsAg检查35例,阳性23例(65.7%)。主要临床表现为黄疸38例(97.4%)、腹痛27例(69.2%)、皮肤搔痒24例(61.5%)、一过性黑便或陶土色大便19例(48.9%)、肝大12例(30.8%)、上腹部包块9例(23.1%)、腹水6例(15.4%)及原发性肝癌的其它临床表现如消瘦、厌油、纳差、乏力等。

    2 结 果

    B超检查时患者取空腹平卧位,用EUB-400型实时超声诊断仪,频率为3.5MHz,探头在上腹部做纵切及横切扫描。首先探查肝脏内有无原发病灶,然后探查胆道、胰腺有无受累及肝门和腹腔内有无肿大的淋巴者。发现胆道内及肝门处有异常回声时则反复探查。有些病例因B超诊断不清或未进行B超检查,则进行了CT、MRI或血管造影中的一项或几项检查。
, http://www.100md.com
    表134例病人B超检查结果

    肝脏占位

    肝内外胆道扩张

    门静脉

    癌栓

    CBD直径

    于2.5cm

    胆道内占位

    左半肝

    右半肝

    双侧

    肝门处

    胆总管内
, http://www.100md.com
    例数

    8

    10

    9

    30

    13

    9

    12

    11

    %

    23.5

    29.4

    26.5

    88.2
, http://www.100md.com
    38.2

    26.5

    35.3

    32.3

    所有病人均进行了手术治疗或探查,治疗方法包括肝叶切除、胆道引流(内引流及外引流)、肝动脉结扎、肝动脉和/或门静脉置泵等,4例病人仅进行了剖腹探查及活检。术后胆道内癌栓均进行了病检,结果全部为肝细胞癌。癌栓在镜下可分为两类,一类以癌细胞为主,伴有少量红细胞及坏死组织;另一类以红细胞(凝血块)为主,伴有散在的癌细胞,称之为癌性血栓。胆道内的癌栓及癌性血栓与肝内原发灶为同一病理类型。有2例病人在术前及术中检查时均未发现肝脏内原发灶,胆道内癌栓占位是其唯一的表现。

    3 讨 论

    原发性肝癌晚期易侵犯肝静脉、门静脉及肝外脏器,而发生胆道侵犯者少见。其确诊除临床症状及体征外,主要依靠有效的辅助检查,其中影像学检查是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B超检查由于无创,价廉、可重复等优点而被列为首选方法。
, 百拇医药
    肝癌发生胆道侵犯后,主要表现为阻塞性黄疸及胆道感染症状,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易误诊为黄疸型肝炎、胆管癌及胆结石等疾病。有些肝癌病人在早期即可出现胆道转移,此时肿瘤体积很小(几mm~1cm),甚至根本找不到原发灶,B超、CT及血管造影检查均难以有阳性发现,阻塞性黄疸是这些病人主要的临床表现,手术时发现胆道内癌栓则是其主要的确诊依据。有些病人虽然HBsAg(+),AFP>250ng/L,但由于总胆红素(TB)及直接胆红素(DB)持续上升,仍被误诊为胆管癌。另外,肝癌时多伴有肝硬化,硬化的肝脏可阻止肝内胆道的扩张,这样,病人虽然出现阻塞性黄疸,但胆道扩张并不明显,这也容易导致误诊。本组病人共误诊26例(66.7%),其中误诊为黄疸型肝炎4例,胆管癌6例,胆道结石5例,壶腹周围癌5例,其它疾病6例。当肝内原发灶较小(<1cm)或位于特殊部位时,仅行B超检查有可能漏诊。本组有一例病人术前B超检查并未发现肝脏原发灶,术中探量发现胆道内癌栓后,又进行术中B超检查,结果发现了一直径1.0cm的原发灶。

    肝癌发生胆道侵犯主要与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位置有关,与肿瘤的体积大小无直接关系。当病人出现阻塞性黄疸及胆道扩张时,不论肝内原发灶大小,都应考虑有胆道侵犯的可能。胆道内癌栓的回声图像多呈乳头状,扩张的胆总管与伴行的门静脉可呈“双筒枪”征。有时,胆道内癌栓而致的胆道扩张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唯一临床表现。本组出现胆道扩张者占88.2%,此为肝癌侵犯胆道的基本超声特征,如果同时发现肝脏占位及胆道内异常回声,则基本可以确诊为本病。当胆道内癌栓脱落至胆总管下端时,可出现胆囊肿大及积液,易误诊为胰头癌或壶腹癌。
, http://www.100md.com
    门静脉癌栓与胆道癌栓可同时存在,呈“哑铃状”图形,肝内原发灶与胆道内癌栓也可以同样方式相连。由于门静脉癌栓的发生率远高于胆道癌栓,并且门静脉内的癌栓可向相邻的胆道转移,因为,当B超检查发现门静脉癌栓时,应仔细检查有无胆道癌栓,因为二者可以同时出现。 参考文献

    [1] Chen MF,Jan YY,Jeng LB,et al.Obstructive Jaundice secondary to ruptur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to the common bile duct. Cancer,1994,73(5):1335~1340

    [2] Tantawi B,Cherqui D,Tranvannhieu J,at al.Surgery for biliary obstruction by tumor thrombus in primary liver cancer.Brit J Surg,1996,83:1522~1525

    [3] Lau WY,Leung KL,Thomas WT,et al.A logical approach to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esenting with jaundice.Ann Surg,1997,225(3):281~285,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