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3595
颌面部交通事故伤106例救治分析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1999年第4期
     作者:宁 放 王钟慧

    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宝钢医院口腔科(201900)

    关键词:

    重庆医学990431 交通事故伤被称为发达社会病,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在疾病谱中的位置逐渐向前移动,成为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颌面创伤也不例外[1],我院自1985~1997年间共收治颌面部交通事故伤106例,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106例颌面外伤中,男性98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85岁,其中12~30岁87例,占82.08%。

    1.2 致伤原因 汽车撞击伤92例,骑自行车受伤4例,骑摩托车受伤4例,残疾车撞伤3例,三轮车撞伤3例。
, http://www.100md.com
    1.3 受伤部位 106例颌面外伤中有166处伤,硬组织伤108处占65.06%,其中颌骨最多,占32.32%,牙齿损伤占16.94%,牙槽突骨折占6.43%,鼻骨骨折占7.81%,颧骨骨折占1.56%,软组织伤58处,占34.94%,其中又以上下唇及面颊部为多,计42处,占25.30%。

    2 救治分析

    2.1 急救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迅速判断有无危及生命的重要部位损伤,以抢救生命为主是处理颌面部交通伤尤其是严重的颌面外伤的重要措施。本组一例因汽车撞击伤致左下颌骨粉碎骨折,下唇、舌、腭广泛撕裂伤伴出血。受伤后50分钟才送到急诊室。呼吸严重障碍,躁动不安,经气管切开、吸取咽喉部血凝块、呕吐物、分泌物及骨片,病情缓解。我们认为,气管切开术对严重颌面部交通伤的处理起着重要作用。

    在处理颌面部伤的同时须重视出血性休克的处理。颌面部具有丰富的血液循环,外伤出血量多,交通事故伤多为全身多发伤,同时应注意全身合并伤的出血。休克的诊断并不困难,重要的是要作出早期诊断,不要到血压下降时才想到休克。要作出早期诊断就必须严密观察病员。如有精神兴奋、烦躁不安、脉搏加快、脉压缩小、尿量减少等均应考虑有可能发生休克。本组9例下颌骨骨折合并血胸、腹腔内出血及其他部位损伤,导致出血性休克。所以在处理颌面部伤的同时应控制合并伤的活动性出血,补充足够的血量及液体。
, 百拇医药
    2.2 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颌面部软组织伤,处理原则是以彻底清创为主,组织尽量不切除,引流通畅。本组2例撞击伤,大部分上唇组织撕裂,仅有一小部分组织与颊部相连,给予彻底清创复位,对位缝合、引流,达到Ⅰ期愈合,上唇无畸形。另有2例面颊部多处撕裂,伤口内有泥沙、玻璃等异物,给予彻底清洗伤口、严密缝合,同样达到Ⅰ期愈合。我们认为,颌面部组织损伤的处理一定要充分利用颌面部血管丰富、血运良好的特点,彻底清创,减少后遗症。

    2.3 骨折处理 原则是准确的复位恢复良好的咬合关系及可靠的固定[2]。对错位明显的下颌骨的正中、颏部、角部骨折,可行钢板骨间复位固定[3,4]。对无明显错位的颌骨骨折可行单颌固定以减少病人进食的不便,以牙弓夹板固定为好。上下颌骨骨折错位,特别是无开放伤口的骨折,可行单颌结扎加颌间牵引复位。本组患者男,47岁。因下颌骨骨折8小时入院。颏部明显肿胀,皮肤裂伤4cm|3缺失,2|2前庭沟撕裂,与口外伤口贯通。左侧后牙早接触,其余牙开合。X线显示:|23之间至左下颌体部有一骨折线,错位明显。局麻下显露骨折线,见骨断端重叠错位1.0cm,后骨段向上内移位。行钢板骨间复位固定骨折,骨断端紧密接触,检查咬合关系正常,缝合口内外伤口,置皮片引流。术后患者能张口活动。
, 百拇医药
    2.4 牙损伤的处理 原则是尽可能保存牙齿,外伤脱落的完整牙齿应予再植。骨折线旁的牙齿,如无牙周炎者,虽松动Ⅰ~Ⅱ度也应保留,并给予固定,以利骨折的复位和咬合关系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Huelke DF,Campton AC.J oral Maxillofac Surg,1983,41:241

    [2] Reitzik M,et al.J Oral Surg 1983,41:215

    [3] Mathog R H.Maxillofacial trauma.Baltimore:William&Wilkins.1984,175

    [4] Harlod KT.J Oral Macillofac Surg.1985,43:58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