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院学报》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5789
肝豆状核变性的脑CT诊断(附6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
     作者:池华玲

    单位:广东省惠州市中医院CT 室,惠州 516001

    关键词:肝豆状核变性;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诊断

    广东医学院学报990445 肝豆状核变性(hepatulenicular degeneration,简称 HL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目前国内用CT 及MRI 诊断本病的脑部病变已有报道[1~3],为进一步积累经验,作者把所遇的6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8~40岁。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锥体外系症状体征,K-F 环均为阳性。实验室检查:血清铜蓝蛋白降低,血清铜氧化酶降低(<0.1个光密度单位)。B超示:肝大,肝实质回声增强。其中1例经青霉胺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3例有家族史。CT 表现:3例双侧豆状核、壳核及尾状核大片对称性低密度区,CT值21~24Hu不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大及脑萎缩;2例表现为双侧豆状核对称性低密度,CT值32~34Hu,幕上脑室轻度扩大;1例表现为双侧豆状核对称性密度降低,CT值32Hu,双侧壳核条状低密度影,脑室扩大伴轻度白质萎缩。

    2 讨论

    肝豆状核变性系先天性染色性隐性遗传性疾病,患者首先自觉有走路不稳或构音障碍等锥体外系症状而就诊,临床上根据角膜K-F环、血清铜蓝蛋白降低、血清铜氧化酶降低而确诊,临床上先考虑脑系病变而行CT检查。

    CT 检查对本病诊断有很大帮助,其特征性表现之一是基底节低密度病灶,其病理基础早期为铜沉积于血管周围,引起局部缺血,致使神经元树突和神经节细胞变性,表现为脱髓鞘变性及坏死,但此时为可逆性[4],经青霉胺治疗可好转,本组有1例。若病变继续发展可产生不可逆性神经元损害、囊性变甚或空洞形成[4]。有时病变可累及丘脑、桥脑等部位。另一特征为广泛性脑萎缩,系铜沉积于灰质致广泛脑损害的表现[1]

    HLD 应注意与脑卒中、一氧化碳中毒、婴幼儿脚气病及某些药物中毒等双基底节病变相鉴别,HLD 的对称性壳核低密度病变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对缺乏典型血 生化改变及K-F 环的病例具有较大诊断价值。

    3 参考文献

    1 吴新寿,张通,王萍,等. 肝豆状核变性肝、脑CT 改变及临床意义.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344

    2 程敬亮,李树新,任翠萍,等. 肝豆状核变性的脑部MRI 表现.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511

    3 马林,高元桂,蔡幼铨,等. 肝豆状核变性的脑MRI 诊断.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29:519

    4 Williams FJB,Wilshe JM.Wilson's disease: an analysis of the cranial computerized tonographic appearances found in 60 patients and the changes in response to treatment with chelating agents. Brain, 1981, 104:735

    收稿日期:1999-03-17,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