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黑龙江医学》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7685
中西医结合治疗脂肪肝60例体会
http://www.100md.com 《黑龙江医学》 1999年第4期
     作者:于景献 王丽莉 王莉

    单位:于景献(黑河市中医医院);王丽莉 王莉(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关键词:

    黑龙江医学990458 脂肪肝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肝脂肪代谢紊乱而形成的一种病症。笔者从1996年开始运用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脂肪肝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0例,男性45例,女性15例;年龄36~49岁18例,50~59岁24例,60~69岁15例,70~75岁3例;其中高脂血症38例,糖尿病19例,动脉硬化28例,肝炎病史11例,长期嗜酒11例。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治疗。

    方剂:柴胡15g、云苓15g、白术15g、鸡内金15g、车前子15g、泽泻20g、丹参30g、生山楂15g、三七米3g(冲服)、首乌15g,1剂/d,30d为一疗程。

    2.2 西药治疗。

    肌醇片0.5,3次/d口服。合并糖尿病者加消渴丸5~10粒,3次/d口服。合并动脉硬化者加服藻酸双酯钠片100mg,3次/d。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消失,血脂,肝功能正常,B超脂肪肝波型消失;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血脂,肝功能近于正常,B超脂肪肝波型基本消除;有效:症状大部分消失,血脂、肝功能好转,B超脂肪肝波型减少;无效:症状大部分未消失,血脂、肝功能无明显好转,B超脂肪肝波型未减。

    3.2 结果。

    本组60例,经2~3个月治疗后,随访1年,治愈49例,占81.7%;显效7例,占11.7%;有效2例,占3.3%;无效2例,占3.3%。总有效率为96.7%。

    4 讨论

    脂肪肝多见于饮食失调,嗜酒及肥胖之人,其主要病症为湿热郁滞肝脾,气滞血瘀。属于中医学“症癜”、“积聚”之范畴。方中选用车前、泽泻清利肝脾湿热,柴胡疏解肝脾郁滞,云苓、白术、鸡内金健脾渗湿,丹参、生山楂、三七活血化瘀以消积聚,首乌滋补肝肾以防湿热及利湿而伤阴血。现代药理研究:泽泻、生山楂、首乌、柴胡均有降血脂作用,其中柴胡能降GPT,丹参及三七可缩小肿大之肝脏。诸药配伍,共奏疏肝健脾,清热利湿,行滞化瘀,保肝降脂之功。同时配合西药肌醇片,因为该药能促进肝脏脂肪代谢和降低血脂,还可治疗动脉硬化。中西药合用,优势互补,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我们体会,在脂肪肝的治疗上,应注意把握两点,一是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可以大大提高疗效;二是在中医药治疗上必须重视脾的辨证,虽然脂肪肝病位在肝,但脾主运化,为生湿之源,因此健脾渗湿是治疗脂肪肝的关键环节。

    (收稿日期:1998-12-2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