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黑龙江医学》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7688
消炎痛栓治疗剖宫产术后疼痛的临床体会
http://www.100md.com 《黑龙江医学》 1999年第4期
     作者:王劲红 孔桂英 池波 孙淑杰

    单位:王劲红 孔桂英 池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孙淑杰(克东县计划生育培训中心)

    关键词:

    黑龙江医学990454 消炎痛栓是一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本文对其在剖宫产术后的镇痛作用进行了前瞻性研究,试图寻找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新途径。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产科1998-01-03,因不同原因行剖宫术分娩的产妇80例,年龄为23~40岁,平均年龄27岁。局麻60例,硬膜外麻醉20例,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术后麻醉药效消失后给予消炎痛栓、对照组给予杜冷丁镇痛。

    2 方法

    术后24h内麻醉药效消失而伤口疼痛者,从产妇感觉刀口疼痛时起给予镇痛治疗:观察组给予消炎痛栓1枚,肛门用药。如1h后止痛效果较差则加放1枚;对照组给予杜冷丁75mg肌肉注射。其镇痛效果分3类。有效:1次用药后1h内疼痛消失。显效:1次用药后1h内疼痛减轻,重复给药1次后疼痛消失。无效:连续用药2次疼痛无缓解者。

    3 结果

    用药后观察组有效26例(占65%),显效11例(占27.5%),无效3例(占7.5%)。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100%。

    4 讨论

    临床上,手术后通常用杜冷丁、吗啡等镇痛,效果良好,但其有许多不足之处,如抑制呼吸,降低血压,产生欣快感,最为严重的是具有成瘾性,因而被列为管制药品限制使用。因此,寻找新的术后镇痛药及给药途径成为临床妇产科医生的新课题。

    消炎痛栓是一种新型的强效镇痛剂,具有杜冷丁、吗啡样的镇痛作用,且镇痛时间长,无成瘾性,无呼吸抑制及血压下降等副作用,不影响宫缩,给药途径为直肠给药,患者易于接受,且不受术后禁食水限制,其药物经直肠粘膜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药效迅速,并通过肝脏代谢,大部分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其余随尿粪排出,因而,克服了口服止痛药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同时,直肠给药对肠蠕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研究中发现治疗组术后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为术后产妇能提早进食以利于产妇的身体恢复及乳汁分泌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此,消炎痛栓适用于各种麻醉方法、不同手术方式剖宫产术后镇痛,尤其对局麻术后烦燥,血压不稳或下降而不能用杜冷丁者较为合适。本文36例均与此相符,但该药经肝肾途径代谢,因此对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此药。此外,消炎痛栓用量少(100mg),且在哺乳前使用,药物代谢迅速,用药后产妇乳量及哺乳的婴儿均无异常,亦无成瘾性,且术后复查血象未见异常。

    综上所述,消炎痛栓镇痛效果好,安全无成瘾性,无副作用,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收稿日期:1999-02-1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