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黑龙江医学》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7711
茶碱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80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黑龙江医学》 1999年第4期
     作者:王书清 于涵涛 陈鹏

    单位:王书清 于涵涛(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陈鹏(齐齐哈尔市结核医院)

    关键词:

    黑龙江医学990430 近年来,国内外相继报道茶碱类药物口服或静脉给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我们自1995年初开始应用茶碱类药物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80例,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及方法

    1.1 对象。

    80例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28~72岁(平均52岁)。其中病窦综合征者17例,窦性心动过缓者30例。Ⅲ°房室传导阻滞4例,Ⅱ°房室传导阻滞17例,房颤伴缓慢性心室率12例。

    1.2 方法。

    常规给予复方茶碱片0.1~0.2,3次/d,口服,或氨茶碱0.25加入5%葡萄糖300ml,1次/d,静点,同时给予复方茶碱片0.1~0.2,2次/d口服。平均疗程30d。

    1.3 疗效评价标准。

    平均窦性心率增至≥60次/min。平均心室率增加≥10次/min。阿托品试验心率≥90次

    /min。符合以上一项为有效。

    2 结果

    80例中,有效66例,占82.50%,显效时间4~10d。其中17例病窦综合征9例有效,5例于住院期间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30例窦性心动过缓者均在2周内心率≥60次/min;17例Ⅱ°房室传导阻滞者12例有效,3例安置永久性起搏器;12例房颤伴缓慢心室率者用药后9例有效,3例无效。

    3 讨论

    对缓慢心律失常β受体兴奋剂和迷走神经拮抗剂疗效欠佳,且副作用多。研究发现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与体内腺苷浓度增加有关,并提出“病窦综合征”是腺苷介导性疾病的理论〔1〕〔2〕。近年来氨茶碱类药物做为腺苷受体拮抗剂已受到国内外关注,并用于对“病窦综合征”的治疗。我们应用茶碱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有效率达82.5%,与国内贾锦霞等报告相近(84.7%)〔1〕

    茶碱类药物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通过竞争阻断腺苷与细胞外受体的结合对窦房结细胞产生正性变时与变异作用,而且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治疗浓度的茶碱主要是竞争性地与A1腺苷受体结合,调节蛋白就不能激活钾离子通道,抑制钾离子外流,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升高,从而使心率增加;促进钙离子内流,从而窦房结起搏细胞舒张期4相自动除极化速度加快,起搏细胞自律性增加。该药还有扩冠、利尿、扩张支气管等作用,对冠心病和老年人更为适合。

    参考文献

    〔1〕杜传礼等.腺苷与腺苷拮抗剂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心血管和进展,1991;12:1

    〔2〕杨曙光.茶碱治疗病窦综合症的现状.心血管病进展,1994;15:289

    (收稿日期:1999-01-1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