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例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治疗观察
作者:孟庆华 王桂芬 赵安辉
单位:孟庆华 王桂芬(黑龙江省农垦总医院);赵安辉(春市医学会)
关键词:
黑龙江医学990424 现将我院1990~1998治疗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3例,其中男31例,女22例。年龄15~42岁。肾病综合征Ⅰ型29例,Ⅱ型24例。并发肺梗塞者4例,下肢静脉血栓9例,肾静脉血栓3例。53例病人均有血凝学指标(纤维蛋白原、抗凝血酶原、血浆素原)异常和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异常,见附表。
附表 53例肾病综合征血流变学测定 项目
全血低
切值↑
血浆粘
度↑
血沉↑
PCV↑
纤维蛋
白原↑
RBC刚性
指数↑
例数
47
31
53
28
36
12
2 治疗方法与疗效判定标准
2.1 抗凝治疗。
肝素100mg加5%葡萄糖200ml1次/d静点,5d后改用蝮蛇抗栓酶1.0g加5%葡萄糖250ml次/d静点,2周为1疗程。潘生丁50mg3次/d口服。复方丹参10ml加5%葡萄糖250ml1次/d静点,2周为1疗程。
2.2 原发病治疗。
强的松1mg/kg/d晨空腹顿服,4~6周后每周递减5mg,维持治疗1~1.5年。同时选用对肾功无毒性抗菌素预防感染。适量应用利尿剂。血浆蛋白≤20g/L者可补充人体白蛋白。
2.3 中药治疗。
发病初期服防已黄芪汤(防已、甘草、白术、茯苓、灸草、扁豆、山药莲子肉、桔梗、米仁、砂仁)。恢复期用实脾饮或六味地黄丸。
2.4 疗效判定。
治愈:浮肿消失,尿蛋白≤3.0g/d血胆固醇≤6.15mmol/L,血浆白蛋白≥30g/L,血液流变学指标正常。缓解:尿蛋白≤3.5g/d,血胆固醇≤6.45mmol/L,血浆白蛋白≥25g/L,血液流变学指标基本正常。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改变。
3 结果
临床治愈31例(58.4%),临床缓解18例(34%)无效2例(3.8%),死亡2例(3.8%),总有效率92%以上。
4 讨论
在治疗时防止肾小球内血小板聚集,微血栓形成及纤维蛋白沉积有重要意义。肝素可以使肾小球基膜负电荷得以恢复、保护肾功能、减轻蛋白尿。蝮蛇抗栓酶能使肾小球内纤维蛋白及新月体溶解,防止肾小球硬化。中药黄芪有利水、强心、降压、扩血管、改善肾血流量、降低尿素氮、调整免疫平衡、减轻免疫复合物对肾小球基底膜的损伤作用。丹参可以减低血液粘稠度,解除小动脉痉挛,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肾血流量。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抑制免疫反应过程能提高肾小球毛细血管系膜的活性,从而实现抗炎利尿作用。优质低蛋白饮食可以改善肾小球的病理过程和减轻蛋白尿,并不会使血浆蛋白浓度降低,还可以改善高脂血症。
总之,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复杂,在治疗上要取得满意疗效,必须采取适合措施控制各个发病环节,调整肾小球血液动力学和选择通透性,使蛋白尿消除或减少到最低程度早期降粘治疗是改善高凝状态、增加肾病综合征疗效,减少血栓形成的关健。
(收稿日期:1998-12-06)
瀵邦喕淇婇弬鍥╃彿
閸忚櫕鏁為惂鐐
鐠囧嫯顔戦崙鐘插綖
閹兼粎鍌ㄩ弴鏉戭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