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黑龙江医学》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7722
西沙比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黑龙江医学》 1999年第4期
     作者:凌霄华 胡静菲 张希晨

    单位:凌霄华(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胡静菲(兴隆林业局医院);张希晨(鸡西煤碳专科学校)

    关键词:

    黑龙江医学990418 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是指临床上一组无局部及全身器质性病变的慢性或间歇性的上消化道症状。我院从1997-05~1998-03应用西沙比利治疗NUD22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25例,其中男105例,女120例。平均年龄41.5岁(18~76岁)。平均疗程7.2个月(1~49个月)。所有患者均因消化不良症状就诊。本组病例均经腹部B超、上消化道内镜及常规实验室检查排除消化性溃疡、肿瘤及肝、胆、胰等器质性病变。
, 百拇医药
    1.2 病例分组。

    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把NUD分为5型并根据治疗用药分为西沙比利组简称西组和胃复安组简称胃组。Ⅰ型胃食管反流型40例;西组22例,胃组18例。Ⅱ型:溃疡型55例;西组31例,胃组24例。Ⅲ型:吞气综合征型25例;西组15例,胃组10例。Ⅳ型:运动障碍型75例;西组45例,胃组30例。Ⅴ型:特发型30例;西组18例,胃组12例。并将上述5型每型随机分为西沙比利组(西组)和胃复安组(胃组)。

    1.3 治疗方法。

    服药剂量和方法:西沙比利10mg、胃复安5mg均于餐前15min服,3次/d,四周为一疗程。治疗期间不加用其它药物。

    1.4 疗效标准判断。

    显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有效:主要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无效:主要症状缓解不明显或短时间缓解很快又重现。
, 百拇医药
    2 结果

    四周疗程结束后,Ⅰ型两组显效14例(63.6%),有效7例(31.8%),无效1例(4.6%),总有效率95.6%;胃组显效、有效、无效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6.2%、24.8%、49%、51%。Ⅱ型两组显效25例(80%)、有效5例(16.5%)、无效1例(3.5%),总有效率96.5%,胃组显效、有效、无效及总有效率分别为15%、11%、74%及26%。Ⅲ型西组显效8例(53.3%)、有效5例(33.3%)、无效2例(13.3%)、总有效率88.6%,胃组显效、有效、无效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0.5%、16.2%、63.3%、36.7%。Ⅳ型两组显效30例(66.7%)、有效10例(22.2%)、无效5例(11.1%)、总有效率88.9%,胃组显效、有效、无效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9%、16.5%、54.5%及45.5%。Ⅴ型西组显效10例(55.6%)、有效3例(16.7%)、无效5例(27.7%)、总有效率72.3%,胃组显效、有效、无效及总有效率分别为12.2%、10.6%、77.2%及22.8%。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近年来功能性消化不良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发病与精神神经功能紊乱、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HP)及胃运动功能障碍有关。关于本病治疗一般采用精神疗法及药物治疗。常用治疗药物有胃动力药及H2受体拮抗剂,基于HP在NUD发病中可能起作用,可伴用抗菌治疗常用药物有羟氨苄青霉素。但本病与HP关系尚未完全阐明,故抗菌治疗未列入本病治疗常规。

    我们应用胃复安和西沙比利对225例NUD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表明,西沙比利对NUD5种类型均有明显疗效。西沙比利是一种新型促动力药,其显著的药理特点是作用于消化道平滑肌的肠肌间神经丛的中间和末端神经元的主体,选择性地增加肠肌间神经丛节后处乙酰胆碱的释放,即增加其释放时间与数量,增加胃窦收缩,改善胃窦十二指肠协调性,主动增加胃动力。无抗多巴胺作用,避免了副作用。由于这一促进运动方式在全胃肠道均存在,所以其促动力作用是广谱的。

    (收稿日期:1999-01-1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