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黑龙江医学》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7746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心理护理
http://www.100md.com 《黑龙江医学》 1999年第4期
     作者:韩莉丽 刘海波 张锐 朱士英

    单位:韩莉丽 刘海波 张锐(黑龙江省医院);朱士英(兴隆林业局职工医院)

    关键词:

    黑龙江医学990492 支气管哮喘是机体对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的一种气管——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疾病。其临床特征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因长期反复发作,如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则预后较差。我们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应用心理学原理,针对病人的心理特点实施护理,消除病人的不良情绪,可有助于疾病的缓解与痊愈。

    1 病人的心理特点

    1.1 紧张、焦虑。

    哮喘初次发作时,由于疾病来的突然,直觉症状明显,且病人对本病不了解,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往往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

    1.2 烦躁、恐惧。

    因哮喘多在夜间发作,患者自觉呼吸困难,胸闷,被迫坐位,张口呼吸,发绀,且大量出汗,易疲劳。哮喘持续发作时,用支气管舒张剂无效,且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病人表现出烦躁情绪,对各项检查和治疗缺乏耐心和信心,对疾病的预后过于担心,而产生恐惧的心理。

    1.3 悲观失望。

    由于病情长期反复发作,发作时患者呈被迫坐位,过度换气,大量消耗体力,严重影响休息。且住院治疗又增加了经济负担,且需家人照顾。久治不愈,患者易产生厌世心理。

    2 护理措施

    2.1 创造一个良好的病室环境。

    安静、舒适、清洁、温暖的病室环境,能够增加病人的自信心,增强病人与疾病斗争的勇气。

    2.2 护士要耐心倾听病人述说,这样即可以了解病情及病人的心理状态,又可以增加病人的信任感。以及给予相应的解释及处置,可以消除病人恐惧悲观心理,并取得病人的合作,积极治疗,争取早日痊愈。

    2.3 重视护理宣教,使病人掌握与疾病相关知识。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和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让更多的病人了解自己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主动参与到疾病的治疗中。并指导病人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加以预防。

    2.4 鼓励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我们可以对病人讲解,治疗疾病不仅仅靠药物治疗,心理、生理因素也很重要。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性,避免过度疲劳,避免吸入有害气体,避免情绪激动等,这些均可减轻哮喘发作。

    (出稿日期:1998-12-1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