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黑龙江医学》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7752
静滴甘露醇致水疱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黑龙江医学》 1999年第4期
     作者:孔令艳 张文红 徐丽

    单位:孔令艳 张文红(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徐丽(饶河县医院)

    关键词:

    黑龙江医学990485 甘露醇是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常用首选药。现将1994年以来,我院在使用甘露醇时致5例患者发生水疱情况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例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56~76岁。其中,出血性脑卒中2例,颅内转移癌伴慢性颅高压3例。发生水疱的时间为应用甘露醇13~15d 2例,26d 1例,35d 1例,62d 1例。水疱均发生在四肢远端的外侧部位及关节处。在应用甘露醇治疗的同时,未使用其它高渗性药物及对皮肤有刺激性药物。发生水疱前后患者肾功能,总蛋白及白蛋白均正常,无腹水及周身水肿,5例患者经及时治疗护理后,水疱均痊愈。

    2 护理

    2.1 甘露醇为多醇糖,为低分子化合物。静脉给药后,几乎完全分布于细胞外间隙,从肾小球滤过,以原形从尿中排出,不被肾小管吸收。故可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甘露醇治疗老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患者引起的皮肤水疱,其病理机制尚不明确。有文献报道,甘露醇在静滴过程中,若溢漏于皮下可引起高渗性吸收,形成局部水疱。但本组5例患者,水疱均发生在四肢远端,皮下及关节部位,故不能用静脉外漏解释。我们认为,对老年患者使用甘露醇致皮肤水疱,以及出现水疱时间的迟早与老年患者末稍循环、新陈代谢,皮肤抵抗力以及体质差异有关。如本组1例患者因机体消瘦、抵抗力差,使用甘露醇后,皮肤组织细胞始终处于脱水状态,末稍循环不良,发生皮肤营养障碍和微血管损害,在用药的第14d皮肤出现水疱,而另1例,肥胖体型病人,全身营养状况良好,在用药的第62d才出现水疱。

    2.2 老年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差。

    为防止水疱感染,要注意保持床单清洁、柔软、平坦、无渣屑。同时要剪短指甲,避免搔抓皮肤造成水疱破溃;要勤换内衣裤,穿着柔软的棉布衣裤。此外,每日给予患者用温热水擦浴1次,对长期卧床者,宜使用气垫床,以防身体受压,并注意保持皮肤干燥。

    2.3 水疱局部处理。

    对小水疱仅在局部涂以2.5%碘酒,频谱仪照射1次/d,对较大水泡用无菌注射器抽去渗液后,用频谱仪照射20min,待水疱干燥后,用浸有庆大霉素8万u和654-210mg混合液的纱布敷于水疱局部。再用频谱仪照射30min,3~4次/d。用上述方法处理水泡具有预防感染、消炎、收敛和促进微血管循环的功能。本组5例患者均用此法,效果良好,无1例发生感染。

    (收稿日期:1998-12-0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