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黑龙江医学》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7811
碘酊致过敏性休克1例
http://www.100md.com 《黑龙江医学》 1999年第4期
     作者:张伟 张佰茹 王澎涛

    单位:双城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黑龙江医学9904129 患者女,35岁,1997-07-20晚因车祸致右前臂辗挫伤,急来我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清创术。患者步入手术室,麻醉前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行腋路臂丛阻滞麻醉,25min后,查血压16/10kpa,心率90bpm,呼吸平稳,意识良好。术者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创面后,用2%碘酊擦涂术区皮肤消毒。患者突然出现面色苍白,意识淡漠,问话不答,呼吸缓慢,血压脉搏测不清,听诊心率180bpm,律齐,双肺呼吸音存在,皮温降低,当即确定患者已处于休克状态,积极抢救,处置:麻醉机面罩吸氧,快速静点,肌注0.1%肾上腺素1ml。1.5min后测得血压8/4kpa,脉搏仍测不清,心率180bpm,经缓慢静注葡萄糖酸钙1.0g,地塞米松10mg加50%葡萄糖20ml静注,碳酸氢钠注射液100ml、50%葡萄糖100ml、维生素C5.0g静滴,多巴胺4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持续静点等措施,20min后,患者意识恢复,自诉头晕,测血压12/8kpa,脉搏130bpm,律整有力。术中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类似情况发生。

    讨论:本例意外发生于麻醉生效后,麻醉操作规范顺利,无麻醉药逾量及入血之嫌,意外发生在麻醉用药近30min时,患者突发症状中无局麻药中毒之惊厥症状,采用的局麻药2%利多卡因注射液,经术后皮试无过敏反应,且麻醉效果满意完成手术要求。有理由排除麻醉意外。患者以往无药物过敏史,此次麻醉前未用过其它药物。发病后按药物过敏性休克处理后患者迅速恢复,考虑为碘酊过敏所致。

    碘酊能经皮肤少量吸收,本例患者右前臂辗挫伤,皮肤红肿创面较大,可能是加速碘吸收,导致Ⅰ型变态反应的原因,碘酊常见不良反应有接触性皮炎,碘疹而发生过敏性休克实属罕见,其机理有待进一步探讨,提示临床应用碘酊作皮肤消毒时,应提高警惕,有辗挫伤、皮肤破损等情况应尽量避免应用,以防止严重过敏性休克反应的发生。

    (收稿日期:1999-2-0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