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19115
横“8”字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http://www.100md.com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9年第4期
     作者:薛俊民 张惠隆

    单位:河北省乐亭县医院骨科 063600

    关键词:

    撑开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跟骨骨折

    自1996年以来,我们设计并应用跟骨外固定架治疗严重粉碎跟骨骨折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器械设计

    跟骨粉碎骨折,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塌陷、压缩,骨质向两侧移位,结节向后上翘起,腰部垂直高度丧失,Bohler角消失,关节面骨折块移位。为此我们设计了撑开式跟骨骨折复位固定架(见图1):以胫骨下端、足背、跟骨上缘三处为支点,在踝前及踝后各安装一可伸缩的螺杆,踝前杆固定踝关节下垂位,消除小腿三头肌的牵拉,踝后杆将跟骨向远端撑开,使骨折复位,恢复生理Bohler角,并可持续维持复位。主要部件包括:两组可延长套杆,每组由两根两端为螺杆,中间为螺纹套管所组成,其中一端由带针孔的轴杆与另一根相连,另一根有两个针孔,两组分别安装在肢体两侧,固定在克氏针上。282.gif (6241 bytes)

    图1 撑开式外固定支架术后外观

    2 手术方法

    仰卧位,硬膜外麻醉下于胫骨下1/3,足背跗骨、跟骨结节后缘骨块分别各横穿一根3.0mm克氏针做为支点,在胫骨一足背(踝前)、胫骨一跟骨(踝后)各安装一根撑开螺杆于克氏针上。首先调整踝前杆至踝关节跖屈约30~40°位,消除小腿三头肌对跟骨的牵拉,再旋转撑开踝后螺杆,X线透视监视下,至Bohler角达30~45°。然后术者用双手掌分别置于跟骨内外两侧,用力挤压跟骨,可明显感到骨块向中间移,此时骨折已基本解剖复位。术后摄片,复位满意后不负重活动踝、膝关节,4周后逐渐负重,骨折愈合后拆除外固定架。

    3 结 果

    8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平均17个月。疗效评定采用Fernandez标准,结果优3例,良5例。

    4 讨 论

    我们设计的外固定复位架,在治疗原理上综合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优点,采用闭合穿针撑开牵引复位与手法整复相结合,利用踝前杆固定踝关节于下垂位,消除了跟腱对跟骨的牵引,踝后螺杆撑开时,跟骨顺利恢复正常的解剖形态,Bohler角一期恢复正常。外固定支架可替代内固定物,维持复位后跟骨的高度。高度恢复后,骨内压下降,向两侧移位的骨块在手法挤压下极易复位,由于跟骨周围软组织结构未遭受手术剥离的破坏,一方面整复时骨块因软组织的固定,更易解剖对位,另一方面保存了骨质的血运,为骨折愈合提供了基础,避免了手术后并发感染、皮肤坏死及内固定物刺激神经、压迫皮肤等。该方法对各型跟骨骨折均为适应证,尤其对严重粉碎不适宜手术,手法又难以整复的复杂骨折,作为首选。

    (收稿:1998-12-0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