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21271
经结肠镜YAG激光烧灼术治疗大肠广基息肉125例
http://www.100md.com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
     作者:周强

    单位: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激光中心内镜室 柳州 545005

    关键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990465

    大肠广基息肉在大肠息肉中较为常见,在治疗方式上有其特别之处。我院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经结肠镜YAG激光烧灼术治疗大肠广基息125例206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门诊病人102例,住院病人23例,男73例,女52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2岁。单发性息肉89例,多发性息肉36例,最多1例为8颗。直肠33颗,乙状结肠76颗,降结肠23颗,横结肠37颗,升结肠31颗回盲部6颗。病理检查结果:腺瘤样息肉109颗,炎性息肉76颗,增生性息肉21颗。息肉大小分布及病理分类见表1。
, 百拇医药
    1.2 肠道准备:术前晚10 h一次口服蓖麻油30 ml,次日上午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作高位清洁灌肠2~3次。对息肉部位较低的患者如乙状结肠以下肠段,在作常规检查(甘露醇液清肠)后发现息肉者,可在距检查后约4~5 h进行YAG激光烧灼术治疗。

    表1 息肉大小分布及病理分类(例,%) 部位

    息肉大小(l/cm)

    病理结果

    <1

    1~2

    >2

    腺瘤样

    炎性

    增生性
, 百拇医药
    直 肠

    22(10.7)

    7(3.4)

    4(1.9)

    28(13.6)

    5(2.4)

    乙状结肠

    54(26.2)

    20(9.7)

    2(1.0)

    60(29.1)

    14(6.8)
, http://www.100md.com
    2(1.0)

    降结肠

    6(2.9)

    17(8.3)

    10(4.9)

    7(3.4)

    6(2.9)

    横结肠

    32(15.5)

    5(2.4)

    5(2.4)

    27(13.1)

, 百拇医药     5(2.4)

    升结肠

    23(11.2)

    8(3.9)

    6(2.9)

    21(10.2)

    4(1.9)

    回盲部

    6(2.9)

    2(1.0)

    4(1.9)

    合 计

    143(69.4)
, 百拇医药
    57(27.7)

    6(2.9)

    109(52.9)

    76(36.9)

    21(10.2)

    1.3 治疗方法:应用日产潘太克斯单钳道纤维结肠镜,YAG-80型激光机,输出功率在60~80 W之间,光纤长2 m。先将结肠镜插入肠腔内找到息肉部位,再将激光光纤沿结肠镜活检钳道伸出镜端1.5~2 cm,通过旋转镜端或调整病人体位使息肉保持在镜端正前方或者息肉处肠壁与镜端钳道口呈平行状。并使息肉与镜端相距约2~3 cm,便于镜端移动及治疗操作。对直径<1 cm的息肉采取顶部烧灼,基底部上缘进行气化,使之发白;直径在2 cm以下者,可将光纤从顶部插入息肉中心向周边斜向烧灼,并对整个息肉进行多点烧灼,且使瘤体表面炭化。对直径>2 cm的息肉一般需进行2次以上的治疗,待第一次烧灼的组织坏死脱落后,再进行下一次烧灼,以根除基底残余部分,在治疗中烧灼的时间视息肉大小而定。
, http://www.100md.com
    1.4 结果及并发症:直径<2 cm的息肉经一次性烧灼治疗,一周内自行坏死脱落,直径>2 cm的息肉经2次烧灼后,瘤体全部脱落。2年内有103例病人复检,除4例局部粘膜有轻微隆起经取活检证实为瘢痕组织外,99例原激光治疗处粘膜光滑平整,无一例复发。1例乙状结肠下段息肉术后3 h发现出血,约300 ml,经内科止血治疗后痊愈。2 讨 论

    2.1 大肠息肉中广基息肉较为常见。本组125例206颗广基息肉中腺瘤样息肉108颗,占52.9%,而腺瘤是大肠息肉的癌前期病变,及时治疗意义重大[1]。YAG激光在治疗中能使息肉组织变性、坏死脱落。对直径2 cm以下的息肉的治疗中采取顶部烧灼可一次性完成,由于基底部范围较小,烧灼时瘤体明显缩小且在术后5~7 d可自行脱落,原灶处粘膜光滑平整。对直径>2 cm的息肉,在烧灼中往往不能一次深透,因为瘤体较大基底较宽,激光的穿透力有限,尽管可插入瘤体烧灼,由于表层烧灼炭化,下层组织蛋白凝固,影响或降低了激光进一步渗透力,所以不能一次性将较大瘤体的中心部位组织进行破坏,需待被破坏的瘤体部分坏死脱落后,再对其残余部分进行烧灼从而将瘤体彻底根除。对较小的息肉烧灼后一般不留瘢痕。本组有4例较大的息肉治疗后仅局部残留少许瘢痕,其余复检者则粘膜光滑平整,未见瘤体复发,这与激光生物效应原理关系密切[2]。YAG激光的热能可使组织凝固气化、炭化及蒸发,能破坏肿瘤的组织,在对早癌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复发率低[3],在广基息肉的治疗中虽不便将局部息肉组织回收作进一步检测,但因其能将肿瘤组织破坏,对一些疑有恶变的息肉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术后定期复查必不可少。笔者认为在治疗广基息肉时YAG激光的热效应强于微波,损伤性小于圈套电凝,可操作性随意大,对根除瘤体快捷迅速,简便安全,门诊治疗不需住院,对腺瘤样息肉者要追踪复查。
, 百拇医药
    2.2 肠道准备是内镜治疗的关键环节,在使用热效应的治疗中忌用甘露醇作为清肠剂,特别是在使用电凝、激光等治疗中,因其会产生火星易引起因甘露醇清肠剂所产生的大量易燃气体的爆炸[4]。本组有部分下段肠腔病变的病例是在甘露醇清肠作常规检查时发现,而在检查后4~5 h再作YAG激光治疗,效果满意,无任何副作用,由于清肠彻底,术后便于伤口愈合。此方法是在镜检中注入大量气体,又反复进行抽空,使肠道内气体得以置换,逐步将肠道内易燃气体排出或减少,而在镜检后的歇间期病人也可自行将肠道内气体排出。从而使肠道内可燃性气体降至最小限度,故在YAG激光治疗时不会发生爆炸。这对一些远道来检查并治疗者无需另行肠道准备,此方法简便实用。

    2.3 YAG激光治疗息肉术后并发出血少见[5],本组1例术后3 h解大便时发现出血,且随排便次数的增加出血量增多,后收入内科治疗痊愈。该并发症的发生与肠道准备关系重大,后经询问得知该患者术前肠道准备时因忘服蓖麻油作缓泻剂软化大便,由于息肉位置低(乙状结肠下段),清洁灌肠时剂量较少。术后因肠道受刺激后引起排便增加而出血。笔者以为低位病变在肠道准备上应仍需按高位清肠以降低粪便过早下排损伤治疗创面而出现并发症,而使用缓泻剂或软化大便是防止并发症发生的有利措施。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傅春彬,王秀敏,穆长吉,等.大肠镜下电凝切除大肠息肉514例疗效分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8,15(3):271

    2 林运开,沈 思,周 强.YAG激光治疗消化道息肉.中国激光医学杂志,1994,3(2):123

    3 黄家清.上消化道肿瘤的内镜治疗.内镜,1993,10(2):158

    4 于皆平,雷亨明.纤维结肠镜临床应用技术.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347

    5 高河元,周形海主编.消化系内镜治疗术.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9.368

    收稿日期:1999-01-2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