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航空航天医药》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22742
提高颈外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
http://www.100md.com 《航空航天医药》 1999年第4期
     作者:刘颜 张爱玲 刘颂

    单位:哈尔滨242医院儿科(150066)

    关键词:

    在儿科临床检验中 在儿科临床检验中,最多的是血液检查。婴幼儿(特别是肥胖儿)静脉取血较为困难。特别是颈外静脉取血,要求操作者既要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又要掌握静脉的解剖部位,并要恰如其分的暴露和固定,以便尽量取得一次成功。为此,近七年来,我通过采用以下方法,成功率达到100%,现将此方法介绍如下:

    1 穿刺前准备和操作方法

    1.1 术前准备 基础注射盘(2%碘酒、75%酒精、棉签、弯盘、5ml或10ml一次性注射器)软枕

    1.2 操作方法 ①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取得合作。②患儿取仰卧位,解开衣领扣,患儿家长在患儿脚侧,将患儿肩下垫一软枕,头部转向一侧,嘱家长两臂固定患儿躯干和上肢,两手固定患儿面部和枕部。暴露出颈外静脉,常规消毒皮肤。③操作者应根据患儿胖瘦及下颌关节与颈外斜肌之角度,右手持注射器,针尖斜面向上,左手取护针套时用护针套内缘在距针柄0.5cm-1cm处,将穿刺针折成5°-15°弯曲(如图1-1所示)。而后静脉充盈时,看准所要穿刺之点,在该点远心端约1cm处针头斜面上刺入皮肤后顺颈外静脉方向平行向前刺入。④用左手抽动注射器的活塞柄,有回血时固定针头,抽足所需血量后拨针,用消毒棉签或干棉球按压穿刺部位2~3min后,立即抱起患儿成坐位。3701.gif (1819 bytes)

    2 注意事项

    ①操作前应严格查对,特别是用护针套内缘检查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是否有断裂,如发现问题应予以更换。②操作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③有较重的心、肺疾患或病情危重,呼吸、循环不良及出血倾向者禁用。④穿刺时患儿头部及肩部固定适度,不得过分压迫及弯曲颈部。⑤穿刺时操作者应随时观察患儿呼吸及面色,有异常应停止操作。⑥因颈部多系软组织、血管丰富,刺破后易引起血肿。一旦有血肿形成,则不宜继续穿刺,局部加压止血。

    2 结果

    通过对52例患儿采用弯曲针头后穿刺的方法(以下称新方法)与常规穿刺法进行比较,成功率明显提高(见附表)

    附表 弯曲针头常规穿刺法比较

    方法

    例数

    成功数

    成功率%

    常规法

    52

    43

    82.69

    新方法

    52

    52

    100

    3 体会

    3.1 常规颈外静脉穿刺需两人合作完成。用新方法只需向家长解释交待清楚固定方法,让家长配合可减少患儿恐惧感,便于配合操作。操作者可独立完成。

    3.2 常规颈外静脉穿刺,特别对肥胖儿,在进行穿刺时,操作者手部易受下颌关节阻碍,穿刺针刺入皮肤后较难达到平行刺入血管,针柄也较难贴紧颈部皮肤,稍有不慎易刺破血管引起血肿。用新方法既可减少操作者手部与下颌关节接触,使穿刺针柄贴紧颈部皮肤,又易使穿刺针平行刺入。提高成功率,减少副损伤,得到患儿家长的认可。

    参考文献

    1 万焕云.熊镇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专题护理操作技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4.

    1999年6月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