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北中医杂志》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29314
疏肝健脾解毒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9例
http://www.100md.com 《湖北中医杂志》 1999年第4期
     作者:范江勇

    单位:湖北省中医医院(武昌,430061)

    关键词:

    湖北中医杂志9904131 临床资料

    本组39例均符合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系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25例,女14例;年龄最大者58岁,最小者16岁;病程最长者15年,最短者1年。

    2 治疗方法

    基本方:柴胡、虎杖各15g,赤芍、白芍、全当归、云苓、白术、板蓝根各10g,甘草6g,生姜3g,大枣3枚。

    加减法:湿热困阻,疫毒深伏者酌加苡仁、茵陈、金银花、败酱草;肝郁气滞者酌加郁金、枳壳、佛手等;气虚者酌加黄芪、太子参等;阴虚者酌加玄参、旱莲草等;血热者加丹皮、生地;病情迁延日久,肝功能损害严重者酌加太子参、五味子、乌梅等。

    服药方法:1剂/d,分2次口服,6周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2~4个疗程。同时嘱患者禁辛辣、烟酒,多食水果、蔬菜及有营养的清淡食品,注意休息。

    3 治疗结果

    参照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疗效标准。临床治愈5例(症状与体征消失,肝功能复常,HBeAg转阴);显效19例(症状与体征消失,肝功能接近正常,HBeAg转阴);有效15例(症状与体征减轻,肝功能改善)。疗程最长者2年,最短者1个月即获显效。

    4 典型病例

    王某,男,29岁,体检时发现HBsAg(+),HBeAg(+),HBeAb(+),总胆红素30μmol/L,ALT:96U/L。B超检查肝大2cm,内部回声光点粗密不匀。自觉胁痛乏力、口干口苦、头晕腹胀、便干溺黄,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细滑。门诊以慢性乙型肝炎收入院。西医诊断: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诊断:肝著(肝郁脾虚)。

    入院后除用西药对症支持治疗外,中药选基本方加茵陈30g,枳壳、佛手各10g,日服1剂,分2次口服。1个疗程后症状好转,肝功能恢复正常,出院并坚持门诊治疗。2个月后实验室检查:ALT26U/L,HBsAg(+),HBeAg(-),HBeAb(-)。又继续服药2个月,复查:HBeAg(-),HBeAb(-);B超结果无异常,随访1年未复发。

    5 体会

    慢性乙型肝炎症状隐匿,多样,病程长,治愈绝非一日之功。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肝病患者肝功能失常,故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表现复杂多样的临床证候。本方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兼有调和肝脾、清解热毒的功能。本组临床观察表明,以疏肝健脾解毒汤为主,随病、随症加味治疗,可迅速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机体和肝脏本身功能的调整和恢复,具有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对恢复肝功能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有明显的效果。

    (收稿日期:1999-01-12),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