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虫丸治疗慢性肝炎212例临床观察
作者:汤文婵巫善明
单位:汤文婵巫善明 上海市传染病医院,上海市虹口区水电路,56号
关键词:肝炎;中药疗法;大黄虫丸;治疗应用;慢性病
新中医990423提 要 采用大黄虫丸治疗慢性肝炎212例,结果治疗后在症状、体征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在血清白蛋白(A)、血清球蛋白(G)、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G)、甘油三酯(TG)等方面改善明显。提示大黄虫丸对瘀血阻络证型的肝炎较为有效。
自1993年底起在本院门诊应用大黄虫丸治疗慢性肝炎21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12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人,按1990年第六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订的标准分型。慢性活动型肝炎(CAH)147例,肝炎后肝硬化(LC)39例(有不同程度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慢性迁延型肝炎(CPH)19例,脂肪肝2例,亚急性重型肝炎(恢复期)1例,慢性重型肝炎恢复期3例,妊娠肝炎(CAHB重型)剖腹产后1例。
, 百拇医药
212例中,男158例,女54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81岁,平均42岁;病程最短3个月(隐匿起病),最长30年,平均6.56年。其中>5年68例,>10年38例,>20年10例。
2 治疗方法
大黄虫丸(广东阳江制药厂生产,为蜜制小丸剂)。每日早、晚口服2次,每次6 g。服药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2年8个月。
ALT 不正常者同时服小柴胡冲剂或垂盆草冲剂,或肌注肝炎灵。
3 治疗结果
3.1 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 见表1。
3.2 治疗后A、G、A/G、TB、ALT变化 见表2。
3.3 治疗后γ球蛋白(γG)、免疫球蛋白(IgG)、甘油三酯(TG)变化 见表3。
, 百拇医药
3.4 HBeAg 阳性62例,治疗后有15例转阴,转阴率24.2%。
3.5 毒副反应 服药后出现皮疹1例,停药2周后重服本药未见皮疹再现。腹痛1例,减少剂量后消失,以后加大剂量未再出现腹痛。服药2年以上32例,未见出血和症状加重现象。
表1 大黄虫丸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例) 主要症状
阳性
症状消失
或好转
有效率
(%)
乏 力
136
, 百拇医药
128
94.1
纳呆恶心
50
48
90
腹胀气多
97
97
100
肝区疼痛
125
120
, 百拇医药
96
口干口苦
11
10
91
口有异味
4
4
100
关节痛
12
11
91.6
, http://www.100md.com 大便干结
47
47
100
月经不调
3
3
100
腰膝软
8
6
87.5
面色晦暗
111
, http://www.100md.com
58
61.3
舌质暗紫及瘀斑
136
79
58.1
舌苔厚腻
29
29
100
肝肿大
30
10※
, http://www.100md.com
33
脾肿大
62
23※
37
※经B超检查证实者表2 大黄虫丸治疗后A、G、A/G、TB、ALT变化〔例(%)〕
异常
复常
改善
总有效
率(%)
血清白蛋白(A)
, 百拇医药
39
31(79.4)
7(17.9)
97.4
血清球蛋白(G)
158
98(62.0)
58(36.7)
98.7
A/G
22
20(91.0)
91.0
, 百拇医药
血清总胆红素(TB)
65
46(71.0)
71.0
谷丙转氨酶(ALT)
72
53(73.6)
15(20.8)
94.4
表3 大黄虫丸治疗后γG、IgG、TG变化(例)
异常
复常或改善
, http://www.100md.com
总有效率(%)
γG
77
75
97.4
IgG
11
11
100
TG
7
7
100
, http://www.100md.com 4 讨论
大黄虫丸是下瘀血汤加水蛭、虻虫、蛴螬、干漆、白芍、黄芩、生地黄、甘草等组成。具有破血逐瘀、散结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滋阴凉血、泻火解毒、补中益气、健脾燥湿等作用。对于病毒入侵久病不愈的慢性肝炎、肝硬化所致肝气郁积、气滞血瘀、毒邪留恋、瘀久生热引起的诸多症状有效。
应用大黄虫丸治疗,应选择具有慢性肝病适应症的病例。其适应证型应为瘀血阻络证(型),对于慢性肝炎临床见症有面色晦暗,或见赤缕红斑,肝脾肿大,质地较硬,蜘蛛痣,女子行经腹痛,经水色暗有块,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沉细涩;实验室检测提示:高球蛋白血症,A/G倒置,或丙种球蛋白(γG),免疫球蛋白(IgG)明显增高者,或有肝纤维化指标阳性者,均可选用大黄虫丸。患者服用大黄虫丸后有全身轻松感,表现为大便通畅,腹胀消失,食欲增加,睡眠好转,2~3个月后,各种瘀血症状、体征也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肝功能改善明显;部分病人肝脾回缩,肝掌、蜘蛛痣和舌质瘀暗、口唇紫绀减轻。对于瘀血阻络为主证夹杂肝胆湿热、肝郁脾虚等其他证型,有ALT、TB升高者应选用垂盆草、山豆根制剂,或小柴胡冲剂等药物联合治疗。尽管大黄虫丸是中成药,也应根据患者不同证型辨证施治,切勿滥用。大黄虫丸服用方便,除1例出现皮疹外,未见其它毒副作用,对大便次数增多者只要适当调整剂量即可。
修回日期:1998-12-07, 百拇医药
单位:汤文婵巫善明 上海市传染病医院,上海市虹口区水电路,56号
关键词:肝炎;中药疗法;大黄虫丸;治疗应用;慢性病
新中医990423提 要 采用大黄虫丸治疗慢性肝炎212例,结果治疗后在症状、体征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在血清白蛋白(A)、血清球蛋白(G)、γ球蛋白、免疫球蛋白(IgG)、甘油三酯(TG)等方面改善明显。提示大黄虫丸对瘀血阻络证型的肝炎较为有效。
自1993年底起在本院门诊应用大黄虫丸治疗慢性肝炎21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小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212例均为本院门诊病人,按1990年第六届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订的标准分型。慢性活动型肝炎(CAH)147例,肝炎后肝硬化(LC)39例(有不同程度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慢性迁延型肝炎(CPH)19例,脂肪肝2例,亚急性重型肝炎(恢复期)1例,慢性重型肝炎恢复期3例,妊娠肝炎(CAHB重型)剖腹产后1例。
, 百拇医药
212例中,男158例,女54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81岁,平均42岁;病程最短3个月(隐匿起病),最长30年,平均6.56年。其中>5年68例,>10年38例,>20年10例。
2 治疗方法
大黄虫丸(广东阳江制药厂生产,为蜜制小丸剂)。每日早、晚口服2次,每次6 g。服药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2年8个月。
ALT 不正常者同时服小柴胡冲剂或垂盆草冲剂,或肌注肝炎灵。
3 治疗结果
3.1 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 见表1。
3.2 治疗后A、G、A/G、TB、ALT变化 见表2。
3.3 治疗后γ球蛋白(γG)、免疫球蛋白(IgG)、甘油三酯(TG)变化 见表3。
, 百拇医药
3.4 HBeAg 阳性62例,治疗后有15例转阴,转阴率24.2%。
3.5 毒副反应 服药后出现皮疹1例,停药2周后重服本药未见皮疹再现。腹痛1例,减少剂量后消失,以后加大剂量未再出现腹痛。服药2年以上32例,未见出血和症状加重现象。
表1 大黄虫丸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例) 主要症状
阳性
症状消失
或好转
有效率
(%)
乏 力
136
, 百拇医药
128
94.1
纳呆恶心
50
48
90
腹胀气多
97
97
100
肝区疼痛
125
120
, 百拇医药
96
口干口苦
11
10
91
口有异味
4
4
100
关节痛
12
11
91.6
, http://www.100md.com 大便干结
47
47
100
月经不调
3
3
100
腰膝软
8
6
87.5
面色晦暗
111
, http://www.100md.com
58
61.3
舌质暗紫及瘀斑
136
79
58.1
舌苔厚腻
29
29
100
肝肿大
30
10※
, http://www.100md.com
33
脾肿大
62
23※
37
※经B超检查证实者表2 大黄虫丸治疗后A、G、A/G、TB、ALT变化〔例(%)〕
异常
复常
改善
总有效
率(%)
血清白蛋白(A)
, 百拇医药
39
31(79.4)
7(17.9)
97.4
血清球蛋白(G)
158
98(62.0)
58(36.7)
98.7
A/G
22
20(91.0)
91.0
, 百拇医药
血清总胆红素(TB)
65
46(71.0)
71.0
谷丙转氨酶(ALT)
72
53(73.6)
15(20.8)
94.4
表3 大黄虫丸治疗后γG、IgG、TG变化(例)
异常
复常或改善
, http://www.100md.com
总有效率(%)
γG
77
75
97.4
IgG
11
11
100
TG
7
7
100
, http://www.100md.com 4 讨论
大黄虫丸是下瘀血汤加水蛭、虻虫、蛴螬、干漆、白芍、黄芩、生地黄、甘草等组成。具有破血逐瘀、散结消、养血敛阴、柔肝止痛、滋阴凉血、泻火解毒、补中益气、健脾燥湿等作用。对于病毒入侵久病不愈的慢性肝炎、肝硬化所致肝气郁积、气滞血瘀、毒邪留恋、瘀久生热引起的诸多症状有效。
应用大黄虫丸治疗,应选择具有慢性肝病适应症的病例。其适应证型应为瘀血阻络证(型),对于慢性肝炎临床见症有面色晦暗,或见赤缕红斑,肝脾肿大,质地较硬,蜘蛛痣,女子行经腹痛,经水色暗有块,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沉细涩;实验室检测提示:高球蛋白血症,A/G倒置,或丙种球蛋白(γG),免疫球蛋白(IgG)明显增高者,或有肝纤维化指标阳性者,均可选用大黄虫丸。患者服用大黄虫丸后有全身轻松感,表现为大便通畅,腹胀消失,食欲增加,睡眠好转,2~3个月后,各种瘀血症状、体征也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肝功能改善明显;部分病人肝脾回缩,肝掌、蜘蛛痣和舌质瘀暗、口唇紫绀减轻。对于瘀血阻络为主证夹杂肝胆湿热、肝郁脾虚等其他证型,有ALT、TB升高者应选用垂盆草、山豆根制剂,或小柴胡冲剂等药物联合治疗。尽管大黄虫丸是中成药,也应根据患者不同证型辨证施治,切勿滥用。大黄虫丸服用方便,除1例出现皮疹外,未见其它毒副作用,对大便次数增多者只要适当调整剂量即可。
修回日期:1998-12-07,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理血剂 > 活血祛瘀 > 大黄虫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