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41395
动静脉畸形的体积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附1例颅内大体积动静脉畸形报道)
http://www.100md.com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1999年第4期
     作者:曹永珍 吕仲虹 杨天恩

    单位:300052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治疗科

    关键词: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990426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6岁,农民。曾于1980年3月因突发头痛、意识障碍,门诊以“自发性颅内血肿”收住院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发现左颞深部脑动静脉畸形,但因部位深解剖关系不清未能切除。术后经对症治疗症状消失,自1984年起又开始出现上述症状,经对症处理无效,至1997年9月再次住院。入院后行头CT检查,因病变广泛且部位深无法手术切除。脑血管造影显示巨大动静脉畸形,供血较多,且双动脉供血。因此栓塞疗法危险很大并且疗效不佳,故到本科要求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计划重建病变体积为100.9?cm3。用9个等中心使计划靶体积与病变适形,每个等中心剂量为20?Gy,病变处方剂量为18?Gy。9个等中心中7个射野大小为22?mm直径圆,2个分别为19,17?mm直径圆。每天治疗1个中心,采用交替间隔的方法,即第1次治疗病变的上部,第2次治疗病变的下部,交替分开,尽量减少正常脑组织的单次受照体积。共治疗9次。治疗后3个月脑缺血症状消失。治疗后半年复查头MRI和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未见病变周围脑组织有水肿发生。治疗后1年再复查头MRI显示畸形血管已大部分闭锁,病变体积缩小80%以上,病变周围脑组织未见脑水肿发生。

    2 讨论:(1)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由于其定位准确,靶体积外剂量锐减,治疗颅内小的病变有其独特的优势。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与靶体积的大小呈正相关,即用单次立体定向治疗较大病变时,为保证不增加合并症,就必须相应减少剂量,这必然造成对病变控制可能性的降低。根据放射生物学原理,对动静脉畸形应采用单次照射才能得到最大的治疗比。其闭锁率一般认为与照射剂量成正比,与病变体积成反比;(2)为解决治疗时剂量、体积和合并症之间的矛盾,有人采用分期治疗的方法来治疗大体积的动静脉畸形,即治疗部分病变,间隔24~71个月后再治疗未闭锁的另部位病变,或采用先手术或介入治疗一部分病变,再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残余病变。本例病变体积达100.9?cm3,双动脉供血,采用分期治疗难以奏效,手术无法切除,介入治疗也因太危险而无法进行。故采用体积分次的方法,把病变分为9部分来治疗,每天治疗1部分,9天完成治疗。这样每部分病变至少受到了1次大剂量单次照射,而周围正常脑组织12?Gy剂量线包括的体积,则是来自9次照射的综合剂量,实际受到的是分次照射。因此这个方法,既能使属于晚反应组织的病变受到单次大剂量照射,提高治疗比,又能使同属晚反应组织的正常脑组织受到的是分次照射,从而得到保护。本例随访1年,畸形血管闭锁达80%,临床症状完全改善,未见到任何脑水肿发生,说明本方法是切实可行、安全可靠的。

    收稿:1999-01-04 修回:1999-02-1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