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43632
应用免疫印迹技术对人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的检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1999年第4期
     作者:文立亚 岳松龄 张传彬

    单位:100091 北京,解放军第309医院口腔科(文立亚);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岳松 龄、张传彬)

    关键词:

    应用免疫印迹技术对人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的检测文立亚 岳松龄 张传彬 我们应用免疫印迹技术 我们应用免疫印迹技术(immunoblot technique, IBT)对人牙菌斑中变形链球菌(以下简称变链)的检测进行探讨,旨在寻找一种简便易行、敏感快速、能对人牙菌斑中变链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检测方法。

    1.材料和方法:①材料:醋酸纤维素膜(简称醋纤膜,浙江生产);自制抗c、d血清型单克隆抗体。选择年龄为5~55岁的受试者共60例,其中30例为无龋组(DMFS=0),30例为患龋组(DMFS≥5)。②方法:在磨牙面及邻面取牙菌斑,称重,按1∶1 000稀释,超声振荡1 s后取0.1 ml均匀滴在2.5 cm×2.5 cm的醋纤膜上。在TPY培养基平板上微需氧培养24小时,按顺序作标记并影印于另一培养平板内,培养条件同上。培养后的醋纤膜在37℃中依次经过浸入透明液1分钟,95%乙醇5分钟,1%牛血清白蛋白封闭30分钟,单抗1∶3 000孵育1小时,HRP-RAM 1∶100孵育1小时,参照醋纤膜上出现的阳性菌落的位置挑取影印于平板内的同一菌落进行细菌形态学、血清学生化反应及SDS-PAGE鉴定。随机挑选的阴性菌落按同一步骤做鉴定。

    2.结果:患龋组30例牙菌斑中均存在变链,其中17例为c、d型混合存在;无龋组中12例有变链存在。阳性菌落呈深褐色,菌落间隙清楚,其形态学、血清学、生化反应及SDS-PAGE检测鉴定均与变链菌株的鉴定相符。阴性菌呈白色,各项检测鉴定均与变链菌株不符。

    3.讨论:IBT是一种改良的菌落印迹技术,本研究结果表明其有以下优点:①简便:每份标本仅用0.1 ml稀释菌液接种在2.5 cm×2.5 cm醋纤膜上,经培养和处理后即可知结果;②灵敏直观:培养后的变链与特异性的单抗发生阳性反应,肉眼清晰可见阳性菌落呈深褐色,阴性菌落呈白色;③快速:在同一大培养平板上可同时培养10个醋纤膜标本,培养后约需4小时左右的处理即可看到结果。综上所述,应用IBT对人牙菌斑中的变链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是可行的;其中单抗的高度特异性是该技术实施的关键。

    注释: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资助课题(880114)

    收稿:1998-12-01

    修回:1999-03-2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