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 1999年第4期
编号:10244083
颊脂垫修复口腔上颌窦瘘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1999年第4期
     作者:洪瑜 曾金表 黄婉灵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362000)

    关键词:

    颊脂垫修复口腔上颌窦瘘的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782.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4979(1999)04-360-02

    口腔上颌窦瘘多见于拔牙术后和上颌骨囊肿术后。用常规手术方法关闭大的瘘口,修复较困难。笔者1994~1998年,利用颊脂垫瓣对11例口腔上颌窦瘘的病人进行修复,取得了良好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11例,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25岁~55岁,平均40岁。11例中拔牙术后9例;囊肿术后2例。瘘口位于磨牙区牙槽突,缺损范围0.8cm×1.5cm~1.5cm×2.0cm。有8例伴发上颌窦炎;其中有4例上颌窦根治术与瘘口修复术同时进行。11例中除1例瘘口未愈合经检查为糖尿病史外均Ⅰ期愈合。
, http://www.100md.com
    对11例病人术前两周常规冲洗上颌窦每日一次;酌情使用广谱抗菌素。同时行上颌窦根治术者,术后常规静滴抗菌素一周至10天;上颌窦内填塞的磺仿纱条于术后72h全部抽除。

    2 手术方法

    病人取45°斜坡位,行上颌神经圆孔阻滞麻醉。将瘘口周围的肉芽组织彻底切除。沿切口近、远中向颊侧前庭作梯形切口,掀起粘骨膜瓣。远中切口至前庭沟向后延伸,在颧牙槽突后方暴露颊脂垫。钝性分离后颊脂垫即可疝入口腔内。用无齿镊轻轻提拉将其向前拖出推入骨缺损区,用3~0丝线将其无张力间断缝合于腭侧粘膜,最后将粘骨膜瓣复位,颊脂垫与颊侧粘骨瓣间断缝合。部份颊脂垫暴露于口腔中。

    3 结果

    11例病人术后均有轻度颊部肿胀,3天后即消退。颊脂垫切除的并发症[1],包括血肿,牙关紧闭,感染,神经损伤,腮腺管损伤或面部不对称。本组病人,均无一例出现。术后2~3周见颊脂垫上皮化,与文献[2]报道相同,伤口Ⅰ期愈合,无鼻漏出现。随访2个月见口腔前庭和牙槽嵴高度与术前基本一致。有1例瘘口未愈合经检查有糖尿病史。
, 百拇医药
    4 讨论

    4.1 颊脂垫修复口鼻瘘可追溯到1977年,Egyedi首先报道应用颊脂垫带蒂修复口鼻瘘[3]。1986年,Tiderman等[2]提出带蒂颊脂垫移植时,不需用游离皮片覆盖可成活和自行上皮化。近几年国内对颊脂垫的临床应用也进行了各种实践[4~6]。使颊脂垫的应用日益广泛。从本组病人的实践中观察到,暴露于口腔中的颊脂垫均于术后2~3周自行上皮化和存活。

    4.2 颊脂垫位于咬肌、笑肌、颧大肌之间以及颊肌后份浅面,是填充于咀嚼肌间隙的脂肪组织。李沃棠等[7]对30侧成人颊脂垫的形态、位置和血液供应进行了观测;颊脂垫血供为多源性的,主要血管蒂为上颌动脉的颊动脉和面动脉的颊支,这两组动脉在30侧中恒定存在,其分支在颊脂垫内存在广泛吻合。Tidemran等[2]所进行的颊脂垫解剖学研究,表明颊脂垫的血供有颌内动脉的分支颊动脉和颞浅动脉;有颞浅动脉分支面横动脉;有颌外动脉的小分支,并经血管造影证实有三重血液供应。可见,颊脂垫的血供丰富,做为蒂血管蒂的颊脂修复口腔上颌窦瘘是理想供体。
, 百拇医药
    4.3 口腔上颌窦瘘者,如果瘘口较大,用常规的颊侧粘骨膜瓣修复,术中常需去骨方能关闭瘘口,术后口腔前庭变浅和牙槽嵴高度降低仍是该手术方法的缺点。而选用腭瓣修复,其体位取仰卧,在局麻下操作不方便,病人常感痛苦和恐惧。我们通过11例颊脂垫瓣修复口上颌窦瘘的实践,于术后2个月随访病人,无一例发生口腔前庭和牙槽嵴高度改变,基本上与术前一致。因为手术取45°斜坡位。所以病人感觉舒适。

    5 体会

    临床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术前彻底控制上颌窦炎症,是修复成功的关键。此外,术前应注意询问糖尿病史。术中严格消毒口内、口外。在提拉颊脂垫时动作要轻柔,以免撕断。应在无张力下缝合,伤口应严密关闭。对同时行上颌窦根治术者,窦腔内所填塞的碘仿油纱条不宜过紧,以免压迫颊脂垫。并酌情从下鼻道开窗处冲洗上颌窦,防止窦内积液,继发感染。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菌素静滴,7天后改用每日肌注2次,共10天。

    综合所述,颊脂垫血供丰富,作为带血管蒂的颊脂垫修复口腔上颌窦瘘,具有较强的抗感染和组织修复能力,易成活,且操作相对简单、安全。尤其适用于瘘口较大,常规手术不能关闭,或关闭后易引起口腔前庭变浅和牙槽嵴高度降低者。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 洪 瑜(1962-),女,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 Matarasso A.Buccal fat pad excision:aesthetic improvement of the midface, Ann Plast Surg,1991,26(5):413.

    [2] Tiderman H,Bosanguet A,Scott J.Use of the buccal fat pad as a pedicled graft.J Oral Maxillofac Surg,1986,14:435.

    [3] Egyedi P.Utilization of the buccal fat pad for closure of oro-antral and/or oro-nasal communications.J Maxillofac Surg,1977,5:241.
, 百拇医药
    [4] 陈关福,平飞云.颊脂垫衬里骨移植即时重建上颌骨.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2,27:88.

    [5] 赵振民,李林恺,李养群,等.颊脂垫瓣移转在腭裂修复中的应用.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8,14:182.

    [6] 曲延征.应用颊脂垫修复口腔内缺损.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4,10:141.

    [7] 李沃棠,徐达传,钟世镇.颊脂体转位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和窦腔充填的应用解剖.中华临床解剖学杂志,1993,11:165.

    收稿日期:1998-11-1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