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重庆医学》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11584
婴儿麻疹的防治(附36例病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重庆医学》 1999年第5期
     作者:李兴仪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400016)

    关键词:

    重庆医学990539 近年来,随着麻疹减毒活疫苗普遍接种,儿童麻疹发病率已经日趋下降。但重庆地区目前仍然有麻疹散发流行。为了给麻疹的防治工作提供资料,现将我院1996年5月~1997年5月一年间收住院诊断明确的91例麻诊中36例婴儿麻疹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如下。①1岁以下的婴儿麻疹在麻疹病例中百分比较高,占39.56%,8月龄以下麻疹病例又占1岁以内病例75%。②8月龄以上婴儿未接种疫苗的发病多,8月龄以下的发病多。③婴儿麻疹并发肺炎较多,占80%。重症肺炎在抗感染的同时加用酚妥拉明治疗效果尚好。④为了减少婴儿麻疹的流行,必须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的落实,并建议麻疹疫苗的初免年龄8月龄开始,是否可以考虑提前到6月龄接种,对新婚育龄妇女在怀孕前加强一次麻疹疫苗,可以减少婴儿麻疹的发病和流行。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1996年5月~1997年5月,一年间收住院诊断明确的1岁以下婴幼儿麻疹36例,占麻疹住院39.56%,其中男38例,女8例,男女之比为3.5∶1。发病最小年龄54天,~6月龄16例,~8月龄11例,~1岁9例。发病季节以春季最多25例,占69%,夏季6例占16%,冬季5例占13%。

    1.2 发病与预防接种:本组36例中8月龄以上9例,其中仅1例在发病前2天接种过麻疹疫苗,另外8例均未接种疫苗。6例龄以下婴儿的母亲,他们过去未接种过麻疹疫苗,也未出过麻疹,但他们这次都有过麻疹接种史。

    1.3 病例来源:本组病例18例来自农村,占50%,12例来自郊区,占33%,6例来自城镇,占16%。

    1.4 临床表现:都有发热、咳嗽、结合肺炎、典型斑丘疹和疹退后留有色素沉着。大部分病例有柯氏斑,部分病例有朊屑。
, 百拇医药
    1.5 并发症:本组病例并发肺炎的较多,29例占80%,喉炎3例占8%,口腔炎1例占2%,另外10例有不同程度腹泻症状占22.7%。

    1.6 治疗与转归:一般病例采用病毒唑、双黄连、维生素和加强营养等治疗。有肺炎时加用青霉素治疗,大多数病情3~5天好转。其中有9例肺炎,中毒症状重,体温39℃以上,唇周发绀,面色青灰,呼吸憋喘严重,立即给氧,采用先锋霉素V和氨苄青霉素联合治疗同时加用酚妥拉明治疗。1~2天呼吸憋喘症状得到改善,5~7天能基本治愈出院。36例病儿绝大多数治愈出院,仅有1例病儿病情好转出院。

    2 讨 论

    2.1 婴儿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刘氏[1]报导我国山东省367例麻疹分析,发现1周岁以下婴幼儿麻疹占发病总数22.07%,其中8月龄又占1岁以内发病数43.21%,而北京市1982年报导8月龄以下发病占1岁以下发病数70%,1983年增加到75%。与本组病例情况相似,一年中麻疹发病数91例,其中1岁以内婴儿麻疹36例,占总数39.56%,8月龄以下27例,占1岁以下总数75%。从而提示重庆地区1周岁以下婴儿麻疹增加明显。什么原因竟使婴儿麻疹增加呢?认为这可能与免疫有一定关系,本组8月龄以上9例婴儿仅1例在发病前两天才得到初免,其余8例未接受过初免。李氏[2]报道3例6月龄婴儿麻疹与母亲同时先后患麻疹,追问病史,过去母亲未接种过麻疹疫苗,也未出过麻疹。这与本组中6月龄前16例婴儿麻疹中也有1例同母亲1例同父亲先后患麻疹情况相似,我们追问16患儿的母亲,他们过去未接种过麻疹疫苗,也未出过麻疹,这次他们都有过麻疹的接触史。这从而提示6月龄前婴幼儿患麻疹与母亲过去未感染过麻疹和未接种过麻疹疫苗有密切关系,这部分患儿缺乏先天性抗体。而樊氏[3]报导即使个别母亲过去接种过麻疹疫苗,这种免疫力也只能管数年,这也是当前婴儿麻疹增加原因之一。
, 百拇医药
    2.2 发病与疫苗关系:我国自1965天开展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以来,近20余年来麻疹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4]。这种免疫力管数年,况且接种过程中还存在着漏种现象,故必须加强预防接种工作的落实。特别对流动人口要加强管理不能忽视。36例婴儿麻疹的父母有半数为流动人口。本组病例中从54天~8月龄婴儿发病不少,要值得重视。故建议将[5]我国政府规定儿童计划免疫程序8~10月龄为麻疹初种对象。由于麻疹疫苗的普遍开展,麻疹发病已开始向婴儿和成人方向发展,目前是否可以考虑麻疹疫苗初种年龄提前6月龄接种,以后在入托前加强一次,对新婚育龄妇女在怀孕前加强一次麻疹疫苗,这样可能会减少婴儿麻疹的发病。

    2.3 婴儿麻疹并发重症肺炎治疗:婴儿麻疹出现肺炎时,有体温持续39℃以上,呼吸憋喘,烦躁不安,面色青灰,唇周紫绀时在给氧抗感染同时加用酚妥拉明[6]能解除小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扩张肺动脉周围小血管,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减轻肺水肿,增加肾小球过滤率,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腹胀。本组对9例重症肺炎的使用,效果尚好,治疗满意,憋喘和青紫缺氧症状能很快缓解。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刘白玉,冯增欣,涂爱强.4~7月龄婴儿胎体开体及接种疫苗应答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5,16(5):263

    2 李兴仪,詹学.90年代重庆地区麻疹发病率回升原因分析.重庆医药,1997,3:152

    3 樊培禄.我国小儿常见急性传染病.现代儿科学杂志,1996,1:59

    4 段恕诚.我国小儿传染病的几个问题.实用儿科杂志,1989,4(2):67

    5 董永缓.麻疹.小儿传染病学,1995,4:74

    6 陆贯中.酚妥拉明在儿科的临床应用.临床儿科杂志,1997,1:6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