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胸膜疾病 > 自发性气胸
编号:10217362
一种胸腔穿刺引流针(附176例气胸治疗体会)
http://www.100md.com 《现代诊断与治疗》 1999年第5期
     作者:许新毅 郑海涛 黄 海

    单位: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山东 临沂 276003

    关键词:气胸;胸腔穿刺;引流

    现代诊断与治疗990534

    中图分类号:R56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8174(1999)05-0317-01

    胸腔穿刺引流是治疗气胸的常用方法,我们用一种同时具备穿刺和单向引流功能的改良型胸腔穿刺引流针,经临床治疗气胸176例次,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997年2月至1999年4月治疗气胸病例共176例次,其中门诊急诊31例,住院145例,男113例,女63例,年龄16~69岁,均经X线检查证实为气胸。其中张力性气胸59例,复发性气胸31例,双侧气胸13例。使用本胸腔穿刺引流针治疗的同时,结合抗感染治疗等,痊愈173例,上述治疗无效转外科手术治疗3例。上述病例使用本胸腔穿刺引流针治疗后均无脏器损伤等意外。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构与工作原理

    此胸腔穿刺引流针结构如图1所示。在未行穿刺时,由于复位弹簧1的张力作用,位于活塞3中的引流孔道5与阀片式单向阀6、活瓣式橡胶单向阀7对齐,进气阀门9外伸,整体呈引流状态(见图2)。进行胸腔穿刺时,由于胸壁组织对进气阀门9的阻力,推动进气门阀9和进气门顶杆8、活塞3及定位销2上行,压缩复位弹簧1,这时引流孔道5与单向阀6、7错位不相通,整体处于穿刺状态,针尖外露,便于穿刺(如图1所示)。当针尖进入胸腔后,因胸壁组织作用进气阀门9的阻力消失,复位弹簧1伸展,推动活塞3、定位销2和进气门顶杆8下移,进气阀门9外伸,引流孔道5与单向阀6、7对齐相通。进入引流状态,立即开始气体由胸腔内向体外的单向引流。定位销2决定活塞3的行程,同时指示活塞3、进气阀门9的位置。1.复位弹簧 2.定位销 3.活塞 4.针体 5.引流孔道6.阀片式单向阀 7.活瓣式橡胶单向阀 8.进气门顶杆9.进气阀门 10.丝堵
, 百拇医药
    图1图2 3 临床使用体会

    经临床使用中此穿刺引流针有以下特点:(1)安全。穿刺状态时针尖部位封闭(如图1所示),减少了如误伤血管等组织、器官所致的出血机会。针尖进入胸腔后,定位销2有明显的显示,防止穿刺过深。引流状态时进气阀门9外伸,对针尖有“掩盖”作用,可防止肺复张后针尖对肺的损伤。(2)方便、可靠。此胸腔引流针自身带有单向引流装置,针尖进入胸腔后可立即由穿刺状态自动转化成引流状态,将胸腔内气体向体外单向引流,不需外接水封瓶等。阀片式单向阀6和活瓣式橡胶单向阀7联合使用, 确保气体只能单向流动, 并不受体位变动的影响。将过去较复杂的气胸胸腔穿刺引流简化成穿刺-固定两个步骤,尤其适用于紧急状态或条件简陋时使用。(3)可操作性强。定位销2可明确显示活塞3、进气阀门9的位置。当穿刺状态转化为引流状态时,定位销2的位置变化明显,对针尖位置有明显提示性,防止穿刺过深所引起的不必要的损伤,同时提示针尖已进入胸腔,引流开始。穿刺引流针各部件无需使用工具即可分解、清洗,便于清洁消毒。(4)由于结构原因此针只适合于气体的引流。最初用于临床时发现虽然使用方便可靠,但穿刺后固定不方便,后重新设计一弹簧夹通过系带将进入胸腔的穿刺针固定于胸部,临床效果较好,操作简便

    收稿日期:1999-05-06,修回日期:1999-06-21,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呼吸内科 > 胸膜疾病 > 自发性气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