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外科杂志》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31966
肝包虫手术中遗留残腔的处理
http://www.100md.com 《临床外科杂志》 1999年第5期
     作者:邢铁军 李明

    单位:乌鲁木齐铁路局中心医院普外科(830011)

    关键词:

    临床外科杂志990532 肝包虫手术内囊摘除后,在肝内遗留有与内囊同等大小的残腔,如果处理不当,可导致残腔内大量积液,使残腔长期不愈;也可继发感染,形成肝脓肿;也可因胆汁大量渗出造成腹膜炎而引起严重结果。我院从1988年至1998年共对60例肝包虫患者实行了手术,分别采用了外囊缝闭、大网膜填塞、残腔内置管引流、外囊开放、肝部分切除等5种方法处理残腔,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外囊缝闭:本组12例,用于包虫囊腔较小,无明显胆瘘和感染病例,手术采取外囊壁内翻拉扰缝合。较大的囊腔过度的拉扰缝合易损伤肝组织而引起胆瘘或出血,本组1例因过度拉扰缝合而引起胆瘘,半年后胆瘘才消失。
, http://www.100md.com
    2.大网膜填塞:本组12例,虽然无明显胆瘘和感染,但残腔容积较大(直径>15 cm),单纯外囊缝闭易形成腔内大量积液和感染。我们裁剪一段带血管蒂的大网膜固定在残腔内,以吸收残腔内的积液和控制感染,又可利用肉芽组织生长而关闭残腔。由于残腔较大,多半需要1~2年残腔才能完全消失。

    3.残腔内置管引流:本组12例,除2例有明显感染外,其余10例都合并有明显胆瘘,有的与肝内二级胆管相通。手术缝合部分外囊壁,在腔内较低位放置橡皮引流管一根,胆汁多半在7天以后明显减少,一般在1个月左右胆汁完全消失,经闭管观察3天无症状后拔管。2例残腔因反复感染,引流时间长,其中3例带管引流半年才愈合。

    4.外囊开放:本组20例,全部用于包虫囊腔较小、位置朝下、无明显胆瘘和感染的患者。手术将露出的外囊壁尽可能多剪除,也可将一部分大网膜覆盖在敞开的残腔上,对于合并有少量积液和小胆瘘者,也可对小胆瘘妥善处理后,在残腔旁放置橡皮引流或烟卷引流,经过24~48小时观察无任何引流物即可拔除。本组20例全部Ⅰ期愈合,病人恢复快,残腔大部分在半年内消失。
, 百拇医药
    5.肝部分切除:本组4例,位于肝左外叶,外囊壁厚而钙化,连同部分肝组织一并切除,无残腔遗留。

    讨 论

    虽然在肝包虫手术中,残腔的变化比较大,处理起来比较棘手,但手术过程中掌握残腔的处理原则,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获得最佳的处理效果。术中首先用22.5%高渗盐水对包虫灭活,再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残腔。对合并有感染的残腔,应用0.5%甲硝唑或强力碘冲洗,要特别注意潜在隐窝,不要遗漏。对合并有胆瘘者,要妥善处理。术后服用丙硫咪唑或肠虫清3个月。

    对于包囊较小,位置又靠近肝下,无明显胆瘘和感染者,首选外囊开放术。这种术式既无残腔积液,又无残腔感染并发症,本组随访2~8年无1例腹腔种植或肝包虫复发,但肝包虫位于肝顶部,残腔开口朝上的病人不适宜。如果残腔较大(直径>15 cm),以大网膜填塞为宜,不管包虫位于肝任何位置,大网膜经过裁剪后都可以填塞,对吸收残腔积液和控制炎症,消失残腔十分有益。对于包虫较小,开口又不朝下,无明显胆瘘和感染,采用单纯外囊缝合也可取得好效果。但对于残腔较大而深者,不要过度拉拢,以避免损伤肝组织而引起胆瘘和出血。对合并有明显胆瘘和感染者,必须放置残腔内引流管,但要注意拔管时间和避免逆行感染。如果包虫位于肝左外叶或肝脏边位上,连同肝部分组织一并切除,无残腔遗留,但肝组织无必要切除过多。总之,在手术过程中,熟练掌握各种术式的处理原则,根据肝包虫残腔的具体情况,选择一种对其最合适的处理术式,就会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收稿日期:1999-03-1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