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36635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CT检查价值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5期
     作者:林伟光 黄新华 李兴耀

    单位:林伟光 黄新华 李兴耀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放射科(510010)

    关键词: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CT检查价值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100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CT检查价值进行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991年12月~1997年12月收治的临床、CT影像及病理资料完整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癌100例,其中男72例,女28例,年龄24~82岁,平均57岁。原发灶明确者79例,确定颈部淋巴结转移后查出原发灶者11例,原发灶始终不明者10例。100例中有16例行肿大淋巴结穿刺抽吸或切除明确诊断,37例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证实,47例经临床及影像资料综合诊断。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使用西门子Somatom DRH胸骨柄切迹向上作连续扫描,达舌骨水平止,必要时可扫至颅底,层厚及层距均为5 mm。全部病例常规平扫加增强扫描,增强采用静脉团注法,以70 mL 60%泛影葡胺或优维显经肘静脉高压注射,注入后立即扫描。

    1.3 诊断标准 CT检查以大小作为诊断异常淋巴结的标准,目前通行的淋巴结肿大的标准是1.5 cm以上。转移淋巴结诊断标准:①肿大淋巴结抗炎治疗两周后仍不缩小。②淋巴结中心呈低密度。③增强扫描转移淋巴结多呈薄边环形强化。④增强扫描肿大淋巴结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淋巴结的大小仅作为参考,重要的是淋巴结的密度变化及边缘,并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

    2 结果

    颈部转移淋巴结分布情况见表颈部转移淋巴结分布情况见表1。100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中由CT检查首先发现者19例,均为不易扪及的颈深部淋巴结转移。确定颈部淋巴结转移后经查找发现原发灶的11例中,鼻咽癌6例,甲状腺癌4例,肺癌1例。
, 百拇医药
    表1 颈部转移淋巴结分布情况 原发灶

    例数(%)

    转移淋巴结主要分布区

    头颈部

    76 (76.0)

    甲状腺癌

    24

    脏器旁及颈中、下组、锁骨上区淋巴结

    鼻咽癌

    32

    颈部深组及后三角区淋巴结

    喉癌
, http://www.100md.com
    8

    二腹肌淋巴结及颈内静脉淋巴结

    口腔恶性肿瘤

    10

    颏下、颌下及颈深组淋巴结

    上颌窦癌

    2

    颌下及下颌角颈深淋巴结

    胸腹部

    14 (14.0)

    肺癌

    10

    食管癌
, 百拇医药
    2

    锁骨上区淋巴结,以左锁骨上区常见

    胰腺癌

    1

    乳腺癌

    1

    原发灶不明

    10 (10.0)

    锁骨上区、颈前三角淋巴结

    3 讨论

    CT检查基本上是一项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CT的横断面图像和高度的密度分辨率,能够清楚地分辨颈部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间隙、血管、腺体等微细结构,能够确定有无肿大淋巴结,可能提供X线平片、超声、核素和血管造影等方法不能获得的资料,所以CT检查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 百拇医药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CT检查的价值:①发现颈淋巴结转移灶并准确定位。②判断淋巴结周围受侵的情况及受侵范围。③CT发现转移淋巴结的敏感性明显高于临床,能够检出临床触诊未能发现的肿大淋巴结。④为临床分期提供客观依据。⑤确定病理活检穿刺点的位置。⑥有助于制订治疗方案及治疗后随诊观察。

    CT检查对于颈淋巴结转移,不仅要能发现,还要对淋巴结进行准确的定位,以便判断属于哪一群,可帮助临床确定原发灶的性质及部位。上颈部转移癌,原发灶多发生在鼻咽、口咽、口腔、腮腺、鼻腔、扁桃体及头皮等部位。中颈部转移癌,原发灶多发生在咽喉部、甲状腺、下咽、舌根等部位。下颈部转移癌(包括锁骨上区转移癌),原发灶多发生在梨状窝、甲状腺、消化道、肺、乳腺、胰腺及盆腔等部位。但颈淋巴结转移也可能出现逆向转移、越站转移,表现为对侧颈或全颈淋巴结转移。

    应当指出,CT在肿大淋巴结定性诊断的准确性上有时尚不尽如意,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诊断应该详细了解病史及全面的体格检查,综合分析B超、同位素扫描及X线影像等资料,必要时还需进行肿大淋巴结活体组织检查,才能保证CT检查的准确性。,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