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循环杂志》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39170
心脏原发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摘要)
http://www.100md.com 《中国循环杂志》 1999年第5期
     作者:阎德民 修宗谊 谷春久 杨耀晨

    单位: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心脏外科,辽宁省沈阳市,110001

    关键词:

    中国循环杂志990526 中图分类号:R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614(1999)05-0305-01

    1 临床资料

    1980~1999年4月我院共收治心脏原发肿瘤病人159例,男59例,女100例,年龄10~70岁。其中良性粘液瘤152例,恶性粘液瘤3例,恶性间皮瘤2例,恶性血管内皮瘤1例,横纹肌肉瘤1例。起病至就诊时间3天~10年,首诊偏瘫者7例,首诊以右下肢动脉栓塞1例。全组中有156例心腔内肿瘤术前均经二维超声心动图或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心腔内团状回声,3例室壁肿瘤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室外侧包块。159例病人除1例左心房粘液瘤(LAM),1例右心室粘液瘤在术前等待手术中突然死亡外,对157例进行了手术治疗,153例体外循环下行心脏肿瘤切除,1例右心房恶性粘液瘤由于浸及范围过大无法切除,1例右心室横纹肌肉瘤和1例右心室前壁恶性间皮瘤做了活检,1例左心室侧壁恶性间皮瘤做局部切除;LAM中4例由于二尖瓣穿孔和破损,同期进行二尖瓣置换。右心室粘液瘤经右心室切口,左心室粘液瘤经左心房牵开二尖瓣后切除。肺动脉粘液瘤浸及范围广,瓣膜破损,切除后置以牛心包生物瓣,右心房恶性血管内皮瘤切除后心房壁缺损用牛心包修补。合并右髂外动脉和髂总动脉栓塞各1例,同期全麻后先行股部切口暴露股动脉,用Fogarty导管,取出瘤栓,后体外循环下行左心房粘液瘤切除。

    2 结果

    全组中有156例手术切除者,随访6个月以上129例。3例术中死亡;术后早期死亡5例;晚期死亡2例;1例LAM术后4个月复发,死于心力衰竭和恶液质;1例肺动脉粘液瘤切除、肺动脉瓣置换病人,1年后死于顽固右心衰竭。右心室横纹肌肉瘤探查术后病人当天死于心肺衰竭,左心室恶性间皮瘤术后1年间皮瘤复发,余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彩色超声心动图未发现心脏肿瘤。二尖瓣瓣膜置换术后3例恢复良好。经股动脉取栓2例皆治愈。

    3 讨论

    心脏肿瘤中最常见的是心脏粘液瘤,并且绝大部分生长在左心房,本组1例病理报告为LAM(良性),术后4个月复发,并向上腹部转移,不能简单地认为心脏粘液瘤只是一种良性肿瘤。本组中3例多心腔多发粘液瘤,2例从心房间隔向左右心房两侧同时生长,提示粘液瘤有多中心生长的可能性。1例心脏多发粘液瘤病人术前患有甲状腺肿瘤、乳腺腺瘤、双肾上腺肿瘤。向心腔内生长的肿瘤术前很难定性,位于右心房、活动度小者恶性可能性大,向心腔外生长的多为恶性。心脏肿瘤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对病史较长,有心尖部收缩期杂音者,要考虑到二尖瓣破损的可能性,可行二尖瓣修补或瓣膜置换。术前合并肢体动脉栓塞者应同期处理,用Fogarty导管在心内操作前取栓是一种新方法,疗效良好。

    作者简介:阎德民(1946-),男,副教授,心脏外科副主任,硕士,主要从事心脏移植、先天性心脏病全并肺动脉高压的研究

    收稿:1998-11-18

    修回:1999-06-21,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