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氯匹定引起白细胞严重减少三例
作者:王伟民 熊为国 赵 红 刘 健 彭 闯 王大通 蒋宝琦
单位:王伟民 赵 红 刘 健 蒋宝琦 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北京市,100044;熊为国 彭 闯 王大通 北京酒仙桥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0-3614(1999)05-0274-01
编者按:噻氯匹定与阿司匹林在抗血小板聚集方面的作用机制不同,两药合用可明显增强其疗效,常用于预防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的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这种并发症大都发生在支架置入术后的3天内,故在常规口服阿司匹林每日0.3 g基础上,主张短期并用噻氯匹定,方法是术前1~3天内开始口服噻氯匹定250 mg,每日2次,2周后改为250 mg,每日1次,再维持2周即可。噻氯匹定致白细胞减少的副作用发生率约为0.5%~3.0%,服药剂量越大,时间越长,其发生率也越高,因此噻氯匹定用药时间以不超过1个月为宜,口服噻氯匹定250 mg,每日2次,以不超过2周为佳,服药期间每周至少做1次血常规检查,一旦发现患者白细胞明显减少,应立即停药,并做对症处理。
, 百拇医药
噻氯匹定(ticlid,抵克力得)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它不仅能延长出血时间,而且可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对预防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发生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效果良好。近几年,我们对317例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的病人应用噻氯匹定(术前3天开始,250 mg、2次/日、共1个月,250 mg、1次/日、共2个月)及阿司匹林(300 mg、1次/日、共1个月,120 mg、1次/日、长期)。未发现血栓形成。其中有3例病人在服用噻氯匹定1个月左右出现严重白细胞减少而住院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 男性,60岁。因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PTCA+STENT术),术前血常规正常,4周后因高热、口腔溃疡入院。查血常规:白细胞1 200/mm3,中性粒细胞150/mm3,红细胞、血小板正常,给予停用噻氯匹定、隔离、抗感染、升血白细胞药物等处理,1周后病人体温正常,2周后血白细胞5 500/mm3,中性粒细胞2 760/mm3,3周后出院。
, http://www.100md.com
例2 男性,57岁。因冠心病,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塞,行PTCA+STENT术。出院后3周出现皮疹,查血常规:白细胞5 260/mm3,中性粒细胞3 100/mm3,占59%,给予抗过敏药,噻氯匹定减量至250 mg,1次/日。出院后5周,病人受凉后高热,住院查血白细胞690/mm3,中性粒细胞50/mm3,红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报告:增生极度低下,镜下粒系极少。给予停用噻氯匹定、隔离、抗感染、预防真菌感染、升血白细胞药物、输新鲜血等处理,1周后体温正常,2周后血白细胞4 540/mm3,中性粒细胞2 800/mm3,3周后骨髓报告:增生活跃,粒系46%。4周后出院。
例3 男性,61岁。因冠心病,前壁心肌梗塞,行PTCA+STENT术,同时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服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噻氯匹定、阿司匹林及他巴唑(10 mg,3次/日)。术前查血白细胞3 800~4 200/mm3,中性粒细胞2 470~2 730/mm3,占65%。出院2周后查血白细胞1 700/mm3,中性粒细胞679/mm3,占41%,血红细胞、血小板正常,无症状,收住院。停用噻氯匹定和他巴唑。3天后出现发热,骨髓报告:增生活跃,早幼粒细胞比值增高。给予隔离、抗生素、升血白细胞药物等处理,1周后体温正常,5周后血白细胞4 300/mm3,中性粒细胞2 800/mm3,占65%。6周出院。
, 百拇医药
2 讨论
研究表明,针对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后的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应用噻氯匹定及阿司匹林的效果比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更好。但诸如血白细胞减少、皮疹、肝功能受损、出血等副作用不可忽视。我们报告的3例病人,虽经积极抢救,未出现严重后果,却付出了昂贵的代价。由此,我们建议,在应用噻氯匹定时需注意以下问题:①定期观察血常规的变化,如血白细胞<3 000/mm3,中性粒细胞<1 500/mm3应立即停药;②在与其他减少白细胞的药物合用时,应缩短复查血常规的间隔,血白细胞低于正常时即应停药;③如出现皮疹、紫癜或血小板低于10万/mm3,应停药并防止出血;④有严重肝功能损害时应停药;⑤一旦出现血白细胞严重减少应立即住院并按粒细胞缺乏症处理,包括特别护理、消毒隔离、应用抗生素,防止双重感染及应用升血白细胞药物,必要时可输成份血或输新鲜血。
作者简介:王伟民(1956-),男,副教授,学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98年赴德国研修,主要从事介入心脏病学研究
收稿:1999-01-20
修回:1999-05-14, 百拇医药
单位:王伟民 赵 红 刘 健 蒋宝琦 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北京市,100044;熊为国 彭 闯 王大通 北京酒仙桥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0-3614(1999)05-0274-01
编者按:噻氯匹定与阿司匹林在抗血小板聚集方面的作用机制不同,两药合用可明显增强其疗效,常用于预防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的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这种并发症大都发生在支架置入术后的3天内,故在常规口服阿司匹林每日0.3 g基础上,主张短期并用噻氯匹定,方法是术前1~3天内开始口服噻氯匹定250 mg,每日2次,2周后改为250 mg,每日1次,再维持2周即可。噻氯匹定致白细胞减少的副作用发生率约为0.5%~3.0%,服药剂量越大,时间越长,其发生率也越高,因此噻氯匹定用药时间以不超过1个月为宜,口服噻氯匹定250 mg,每日2次,以不超过2周为佳,服药期间每周至少做1次血常规检查,一旦发现患者白细胞明显减少,应立即停药,并做对症处理。
, 百拇医药
噻氯匹定(ticlid,抵克力得)是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它不仅能延长出血时间,而且可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对预防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后发生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效果良好。近几年,我们对317例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的病人应用噻氯匹定(术前3天开始,250 mg、2次/日、共1个月,250 mg、1次/日、共2个月)及阿司匹林(300 mg、1次/日、共1个月,120 mg、1次/日、长期)。未发现血栓形成。其中有3例病人在服用噻氯匹定1个月左右出现严重白细胞减少而住院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 男性,60岁。因冠心病、劳力型心绞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PTCA+STENT术),术前血常规正常,4周后因高热、口腔溃疡入院。查血常规:白细胞1 200/mm3,中性粒细胞150/mm3,红细胞、血小板正常,给予停用噻氯匹定、隔离、抗感染、升血白细胞药物等处理,1周后病人体温正常,2周后血白细胞5 500/mm3,中性粒细胞2 760/mm3,3周后出院。
, http://www.100md.com
例2 男性,57岁。因冠心病,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塞,行PTCA+STENT术。出院后3周出现皮疹,查血常规:白细胞5 260/mm3,中性粒细胞3 100/mm3,占59%,给予抗过敏药,噻氯匹定减量至250 mg,1次/日。出院后5周,病人受凉后高热,住院查血白细胞690/mm3,中性粒细胞50/mm3,红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报告:增生极度低下,镜下粒系极少。给予停用噻氯匹定、隔离、抗感染、预防真菌感染、升血白细胞药物、输新鲜血等处理,1周后体温正常,2周后血白细胞4 540/mm3,中性粒细胞2 800/mm3,3周后骨髓报告:增生活跃,粒系46%。4周后出院。
例3 男性,61岁。因冠心病,前壁心肌梗塞,行PTCA+STENT术,同时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服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噻氯匹定、阿司匹林及他巴唑(10 mg,3次/日)。术前查血白细胞3 800~4 200/mm3,中性粒细胞2 470~2 730/mm3,占65%。出院2周后查血白细胞1 700/mm3,中性粒细胞679/mm3,占41%,血红细胞、血小板正常,无症状,收住院。停用噻氯匹定和他巴唑。3天后出现发热,骨髓报告:增生活跃,早幼粒细胞比值增高。给予隔离、抗生素、升血白细胞药物等处理,1周后体温正常,5周后血白细胞4 300/mm3,中性粒细胞2 800/mm3,占65%。6周出院。
, 百拇医药
2 讨论
研究表明,针对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后的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应用噻氯匹定及阿司匹林的效果比单纯应用阿司匹林更好。但诸如血白细胞减少、皮疹、肝功能受损、出血等副作用不可忽视。我们报告的3例病人,虽经积极抢救,未出现严重后果,却付出了昂贵的代价。由此,我们建议,在应用噻氯匹定时需注意以下问题:①定期观察血常规的变化,如血白细胞<3 000/mm3,中性粒细胞<1 500/mm3应立即停药;②在与其他减少白细胞的药物合用时,应缩短复查血常规的间隔,血白细胞低于正常时即应停药;③如出现皮疹、紫癜或血小板低于10万/mm3,应停药并防止出血;④有严重肝功能损害时应停药;⑤一旦出现血白细胞严重减少应立即住院并按粒细胞缺乏症处理,包括特别护理、消毒隔离、应用抗生素,防止双重感染及应用升血白细胞药物,必要时可输成份血或输新鲜血。
作者简介:王伟民(1956-),男,副教授,学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98年赴德国研修,主要从事介入心脏病学研究
收稿:1999-01-20
修回:1999-05-1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