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43665
牙源性粘液瘤的X线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1999年第5期
     作者:王虎 陈列 田卫东 陈伟辉 郑广宁 吴红兵

    单位:610041成都,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关键词: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990526 牙源性粘液瘤(odentogenic myxoma,OM)是临床上较少见的肿瘤,颌骨OM在X线上表现为多发性,常常误诊。根据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1964~1998年间术后病理诊断为OM、有完整病理和X线资料的41例病例,进行X线分型和病理对照分析。

    本组41例中,男性25例(60.98%),女性16例(39.02%),男女之比为1.56∶1。发病年龄5~59岁,平均年龄26岁,好发年龄10~39岁。病程1个月~16年,平均病程2年。24例发生于下颌骨(58.54%),17例发生于上颌骨(41.46%)。

    X线表现根据不同的影象学特征,本组41例分为以下几类:①牙槽骨破坏型(Ⅰ型):5例(5/41,12.19%),病变局限在牙槽骨,范围小,一般不超过2cm,边缘不规则,边界较清楚,病变区内有细小分隔,破坏的牙槽突呈小山峰样改变,牙明显推压移位。②单房型(Ⅱ型):6例(6/41,14.63%),病变有明确的边界,边缘光滑,病变突入牙槽间隔,牙齿移位。病变区密度不均匀,可见细小分隔。牙根无吸收。③多房型或称“火焰状”改变型(Ⅲ型):共17例,占41.46%,病变呈低密度改变,有较多的致密分隔条纹穿过,分隔可呈直线状、弯曲状或不规则形,条纹粗细不均,使病变区表现为多房状,房室呈方形、三角形,骨质改变形似向上燃烧的火苗称“火焰状”改变,常有牙缺失。④骨质破坏型(Ⅳ型):有13例,占31.70%。X线表现为病变区完全性溶骨性破坏,牙缺失,病变范围较大,边界较清,边缘不规则,呈“虫蚀样”,无分隔存在,类似牙龈癌的X线表现。另一种表现为边界较清楚,病变呈团状或絮状的增生,密度不均匀,类似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或纤维骨瘤。非局限性表现为肿瘤突出软组织,牙推压移位,颌骨变形,呈“日光放射状”改变,与成骨肉瘤X线表现相似。

    病理表现:光镜下OM中星形和梭形细胞散布在大量的粘液纤维基质中,有长的胞浆突起相互吻合。核呈圆形或卵圆形。OM的粘液成分和纤维成分含量是不同的。3例肿瘤细胞有一定的异型性,但未见核分裂。有7例首次发现一种类似“浆细胞”的细胞,其胞体呈圆形或不规则型,大小不一,胞浆丰富,嗜酸性、核圆、浓染。

    “火焰状”改变是OM典型的X线特征。牙槽骨破坏型在病变区内出现细小的房隔,牙根推压移位明显,但无牙根吸收。单房性改变则易与成釉细胞瘤的单房病变混淆,但其内有细小纤维骨隔。骨质破坏型易造成误诊,当病变表现为溶骨性改变,与颌骨恶性肿瘤难以区别;当病变呈增生性改变,病变呈絮状密度增高影像,易误诊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或纤维骨瘤;当出现骨膜反应,表现为日光放射状改变时,常误诊为骨肉瘤。日光放射状改变并不是成骨肉瘤的X线特征。

    (收稿:1998-07-16 修回:1999-02-2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