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眼科杂志》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45265
海定格刷现象在研究青光眼视功能损害中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眼科杂志》 1999年第5期
     作者:熊 炜 蒋幼芹 熊小玲 莫克威

    单位:(熊 炜、蒋幼芹、熊小玲) 410011 长沙,湖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莫克威) 长沙交通学院应用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海定格刷现象在研究青光眼视功能损害中的作用

    海定格刷现象(Haidinger′s brush phenomenon,HBP)是人眼对偏振光反应的一种内视现象,它反映黄斑部的功能。以往在青光眼的中心视功能的心理物理学检查中,利用的是光的三要素中的亮度和颜色[1,2], 尚未见对另一要素——偏振的报道,我们首次对此进行了研究。

    一、对象

    1.早期青光眼组:共30例。其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开青)19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慢闭) 11例。年龄22~69岁,平均(46.57±11.24)岁。裸眼或矫正视力均≥1.0,眼压≥24 mm Hg(1 mm Hg=0.133 kPa),垂直C/D为0.6~0.8,视野检查未见异常或出现旁中心暗点、鼻侧阶梯或弓形暗点。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关于原发性青光眼早期诊断的初步建议[3]
, http://www.100md.com
    2.中、晚期青光眼组:共24例。其中开青10例, 慢闭14例。年龄38~67岁,平均(51.33±10.28)岁。 裸眼或矫正视力为0.02~1.2,垂直C/D≥0.85,视野为环形暗点、鼻侧视野缺损或管状视野。

    3.正常对照组:本组与早期青光眼组眼别及年龄相匹配(±3岁),共28例。年龄20~69岁,平均(45.89±11.68)岁。视力均≥1.0,眼压≤21 mm Hg,垂直C/D≤0.5,双C/D差≤0.2,视野正常。无青光眼病史及家族史,无糖尿病、高血压病史。

    二、方法

    1.仪器:采用长沙交通学院应用科学研究所设计制造的海定格偏振面转速检测仪。该仪器由白色光源产生白光后通过蓝色滤光片形成蓝光,经由电子控制所驱动的转筒投射入被检测眼内,转筒内装有一偏振片,随转筒转动,转筒的转速在0~200 r/min范围内调节,以定量测定偏振面的转速。所检测的指标为: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偏振面的转速,记录受检眼刚能分辨领结状刷像时偏振面的转速(rotating speed of polaroid, RSP)。重复检查3次,取平均值。
, 百拇医药
    2. 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法。

    三、结果

    1.各组受检眼刚能分辨HBP时的RSP比较:由于正常眼均可在RSP小于10 r/min时分辨HBP,而青光眼患者可见HBP时所需RSP均<30 r/min ,故在统计分析时,我们以30 r/min作为不能分辨HBP者的RSP界值。结果显示:早期青光眼组RS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中、晚期青光眼组RSP明显高于早期青光眼组,差异有显著性(P<0.02)。

    2.RSP与黄斑中心窝光敏感度的相关性:将22例早期青光眼的RSP值与其Humphrey视野计检查中心5°视野范围内的视觉光敏感度进行直线相关分析,r=0.264 4,0.01
    四、讨论
, http://www.100md.com
    1. 海定格仪的优点:海定格刷现象是一种与光的偏振有关的内视现象,国外有利用此现象设计仪器的报道[4,5],但仅限于定性测定,而我们利用这一现象设计的海定格仪有以下优点:(1)采用蓝色光源的偏振光,提高了检测黄斑视功能的敏感性。(2)偏振光的偏振面可以不同的速度转动,首次实现了定量测定。以人眼恰能分辨海定格刷时偏振面的转动速度为定量指标(r/min)。

    2. 海定格仪对青光眼的诊断意义:青光眼患者的黄斑识别偏振光的能力在病程早期即可受到损害,且随病情的进展而加重,表现为识别海定格刷所需的偏振面的转速加大。但青光眼组RSP值的离散度较大,可能的原因:(1)黄斑部对青光眼性损害的耐受性存在个体差异;(2)青光眼组与正常眼组在结果上存在重叠;(3)该检测仪仅为原理仪,各部件尚待进一步精密化,通过改变某些条件以获得不同的检测指标。在以往的研究中,国外有学者发现弱视及黄斑病变患者识别海定格刷的能力下降,常表现为完全不能见到刷象,而本研究显示青光眼患者中、晚期仍可分辨增大转速的偏振面,提示青光眼的这种表现形式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可能有助于临床诊断。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袁援生, 吴振中, 蒋幼芹. 视觉对比敏感度在诊断早期青光眼的评价.中华眼科杂志,1989,25:84-87.

    2 赵刚平,吴振中,蒋幼芹.原发性青光眼的色调分辨力异常.眼科研究,1990,8:218-222.

    3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全国青光眼学组. 原发性青光眼早期诊断的初步建议.中华眼科杂志,1995,31:473-474.

    4 Riri SM. Entoptic phenomenon in pregeniculate and postgeniculate hemianopsis with splitting of macular in perimetry.Am J Ophthalmol,1989,108:585-591.

    5 Perinin MT, Vadot E.Macular sparing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Haidinger's brushes. Br J Ophthalmol, 1981,65:429-430.

    (收稿日期:1998-11-21 修稿日期:1999-05-18),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