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北京医学》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08836
急性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病一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北京医学》 1999年第6期
     作者:刘永杰 党同光 于孟学

    单位:刘永杰(山东滕州市中心医院内科 邮政编码277500);党同光(山东滕州市中心医院内科 邮政编码277500);于孟学(北京协和医院)

    关键词:

    北京医学990622 患者,女,44岁。发热伴全身散在红色斑丘疹1个月,加重伴关节肌肉肿痛10天。患者曾不规则应用抗生素(青毒素、先锋V等),体温一直在38~39℃,全身皮疹渐增多且有明显疼痛和触痛,于1997年5月2日以发热待查收入院。查体:T38.6℃,热病容,额部、头皮、颈部均见大片红色斑丘疹,四肢散在,两小腿胫前各有一块5cm×5cm的结节红斑,质软,均有明显的触痛。全身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腹阴性。辅助检查:两次ESR 108mm/h及78mm/h;血WBC 32.3×109/L,N 0.91,L 0.09,红细胞和血小板正常;ANA、anti-ENA、ASO、RF、免疫球蛋白、肌酶谱均正常,结核菌试验和抗结核抗体均阴性。肝功能:AST 7U/L,甲乙丙肝标记物均阴性。静滴先锋V、丁胺卡那、氟嗪酸1周,体温38~39℃,皮疹未见改变。取右上肢伸侧皮肤红斑活检,病理:真皮的浅层和中层可见毛细血管扩张,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及汗腺周围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拟诊:急性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病(Sweet综合征),停抗生素加强的松30mg,qd,第二天体温降至正常,关节肌肉疼痛缓解。1周后皮疹及结节红斑明显消退,2周后复查ESR 35mm/h,WBC 9.0×109/L,N 0.81,L 0.19。住院1个月好转出院,强的松缓减维持,门诊随诊。

    讨 论

    急性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病(acute febrile neutrophilie dermatosis,AFND),或称Sweet综合征,于1964年Sweet首先报告,以后国内、外均有报告。主要表现为发热、四肢、面、颈部有隆起的疼痛性红色斑块,外周血中白细胞增多。组织学检查:真皮有密集的中性粒细胞浸润,用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本病病因不明,诱因可能有上呼吸道感染、预防接种、部分病例与白血病或其它恶性肿瘤相伴,与日晒等外界刺激有关。可能的发病机制:①多数人认为本病是感染后的一种变态反应性疾患;②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白血病Sweet综合征的发生率近10%,皮疹于白血病前后出现亦可为白血病复发的一种表现,称之为“白血病疹”,还可伴有其它恶性肿瘤;也可发生在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Reiter综合征及心肌梗塞后综合征的患者。Sweet综合征试行诊断标准的主要条件:①突发的触疼性或痛性红斑;②真皮内有明显的中性粒细胞浸润,而无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次要条件:①先有发热或感染;②伴有关节痛、结膜炎或潜在的恶性疾病;③白细胞增多;④对激素治疗有效,而抗生素无效。凡符合2项主要条件并至少2项次要条件可以肯定诊断。治疗以糖皮质激素疗效好,一般强的松30mg/d,1~6周,100%病例有效,并无复发,渐减量至停药。此外非甾体类抗炎药、氨苯砜、秋水仙素、雷公藤制剂亦有效。■

    收稿日期:1997-08-18 修回日期:1997-12-2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