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综合临床》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10838
胰腺肝门区域巨块结核病灶误诊为胰腺癌伴肝转移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国综合临床》 1999年第6期
     作者:李如昌 李礼刚 金 伟 徐庆平 陈 龙 汤中林

    单位:200540 上海医科大学金山医院

    关键词:

    中国综合临床990677 发生于罕见部位的肺外结核(EPTB),临床诊断非常困难。现将我院1例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1 病历简介

    男,39岁。中上腹痛,明显消瘦2年。7年前曾因脾破裂脾切除。体检:无黄疸,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腹平软,无包块,中上腹压痛。实验室检查:尿RBC 25~30/HP,WBC 30~40/HP,肝肾功能正常。CEA<15μg/L,白蛋白34.4g/L,球蛋白47.6g/L。影像学检查:X线胸片示右肋膈角闭塞。B超於门静脉下方、右方探及多个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包块。GI:胃窦部溃疡。十二指肠框未见改变。CT:胰头区低密度肿块,5.0cm×4.0cm大小。增强后呈多个低密度区,周围环以高密度区。肿块上自T12下缘,下至L3上缘。门静脉肠系膜上血管皆受其包绕。肝门结构不清,右叶有0.5cm×0.5cm低密度灶。MRI:胰头、门静脉周围块影5.0cm×5.0cm大小。T1W低信号,T2W高低不均信号。与下腔静脉分界不清,腹主动脉周围结节状淋巴结肿大。肝右叶后段2枚小块状信号异常区,T1W低信号,T2W高信号,随回波时间延长增强。临床诊断:胰头癌伴肝转移。患者拒绝手术探查。
, http://www.100md.com
    半年后发现血尿。尿涂片查抗酸杆菌6次阳性,结核菌培养3次阳性。HUB+IVU:右肾显影延迟,上盏颈部狭窄,并有局部破坏。肾盂及中、下盏也稍扩张积水,右输尿管全程显影、增粗、僵直。膀胱镜检:粘膜充血、水肿。三角区散在浅表溃疡和小结节。右管口上方有一小乳头样肿物,予以切除。右侧插管1.0cm处受阻。病理诊断:膀胱结核。

    经抗痨治疗半年,症状明显改善。CT复查胰头肝门区块影消失,右肾遗留结核后改变。

    2 讨论

    从治疗效果看,本例诊断结核病无疑。除泌尿系外,其余部位因未手术探查,无病理及细菌学证据。估计病变范围可能包括肝、胰、肾及所属淋巴结群(腹腔、肝、幽门、肾蒂、肠系膜上、腰淋巴结等)。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1986年总结4942例EPTB,各部位的发病率为:淋巴结30.9%,胸膜23.0%,生殖泌尿系11.9%,骨关节9.8%,粟粒样结核7.3%,脑膜4.6%,腹膜3.3%,其他9.8%(包括眼、甲状腺、腮腺、胰、乳腺等)。胃肠结核未统计在内,但在我国并不少见。此外尚有少数报告肝、脾结核,皮肤结核,脑结核瘤等。纵隔淋巴结核常单发于右侧,易误诊为淋巴瘤,肉样瘤病(sarcoidosis)或荚膜组织浆菌病(histoplasmosis)。

    EPTB因临床病象变化多端,无单一可靠筛选试验,X线胸片大多无明显结核病变、因而临床诊断常十分困难。本例首次误诊为胰腺癌,因病灶局限于胰头、肝门区域者确属罕见,根本没有想到结核的可能。若能对尿常规的异常仔细进行检查,或有可能早期获得确诊。

    EPTB伴有发热、盗汗、消瘦等慢性消耗性症状者尚应与其他慢性感染性疾病、腹腔血管病、恶性肿瘤等相鉴别。应注意各种体液、B超或CT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物或活检标本的细菌学及病理学检查。本例CT图象所表现的中央低密度,周围高密度增强是否可作为结核瘤的特征性改变,尚须积累更多的经验。

    [收稿:1997-08-1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