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群地平联用卡托普利治疗中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50例疗效观察
作者:凌巧瑗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医院 广西桂林市 541001
关键词:尼群地平;卡托普利;高血压
华夏医学990616 原发性高血压在我国中老年人中为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引起中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我校中老年教职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数较多,我院1996年以来应用尼群地平、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两药联合应用治疗中老年教职工原发性高血压150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78岁的患者共150例,血压23/13.6kPa以上,1周前未曾服用降压药物,随机分为3组,各组50例。A组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7岁。B组男4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9岁。C组男3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7岁。
1.2 治疗方法 A组口服尼群地平,10~20mg/次,3次/d;B组口服卡托普利,12.5~25mg/次,3次/d;C组口服尼群地平10mg加卡托普利12.5~25mg,3次/d。3组均连续口服1周,根据血压情况,增减剂量。连续口服15d,统计疗效。
1.3 疗效标准 患者在安静状态下,每天8时及17时各测右上肢血压1次,疗效评定按卫生部规定的降压疗效评定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超过1.33kPa,且降至正常范围或舒张压下降超过2.67kPa;有效:舒张压下降少于1.33kPa,但已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1.33~2.67kPa或收缩压下降超过4kPa;无效:血压下降未达有效标准。
2 结果
治疗结果见表1。3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62%,B组66%,C组92%;A组与B组比较,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疗效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表1 A、B、C3组疗效比较(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A组
20(40)
11(22)
19(38)
B组
17(34)
16(32)
17(34)
C组
30(60)
16(32)
4(8)
3 讨论
尼群地平为长效钙拮抗剂,通过松弛小动脉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而降压。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其作用机制在于作用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使血管内血管紧张素Ⅱ下降,致血管扩张而产生降压效应。两药对原发性高血压均有效[1]。对单独使用尼群地平或卡托普利疗效欠佳的中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联用尼群地平与卡托普利,发现有协同降压效应[2],降压效果明显高于单独用药;另外,联合用药过程中也未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亦无头晕不适等症状。
笔者在疗效观察中发现,尼群地平的不良反应为踝部水肿,A组6例(12%),C组4例(8%);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为咳嗽[3],B组8例(16%),C组6例(12%);症状均较轻,患者可以耐受,不影响治疗。
参考文献
1 邝贺龄主编.内科急症治疗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1.136
2 吕卓人,孙海燕,刘朝霞.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若干新进展.中级医刊,1998,33(12):23~25
3 刘治军,刘玉荣.卡托普利的严重不良反应及其防治对策.新医学,1994,25(7):378~380
收稿 1999-06-21, 百拇医药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医院 广西桂林市 541001
关键词:尼群地平;卡托普利;高血压
华夏医学990616 原发性高血压在我国中老年人中为最常见的疾病,也是引起中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我校中老年教职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数较多,我院1996年以来应用尼群地平、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两药联合应用治疗中老年教职工原发性高血压150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78岁的患者共150例,血压23/13.6kPa以上,1周前未曾服用降压药物,随机分为3组,各组50例。A组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7岁。B组男4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9岁。C组男39例,女11例,平均年龄67岁。
1.2 治疗方法 A组口服尼群地平,10~20mg/次,3次/d;B组口服卡托普利,12.5~25mg/次,3次/d;C组口服尼群地平10mg加卡托普利12.5~25mg,3次/d。3组均连续口服1周,根据血压情况,增减剂量。连续口服15d,统计疗效。
1.3 疗效标准 患者在安静状态下,每天8时及17时各测右上肢血压1次,疗效评定按卫生部规定的降压疗效评定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超过1.33kPa,且降至正常范围或舒张压下降超过2.67kPa;有效:舒张压下降少于1.33kPa,但已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1.33~2.67kPa或收缩压下降超过4kPa;无效:血压下降未达有效标准。
2 结果
治疗结果见表1。3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A组62%,B组66%,C组92%;A组与B组比较,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疗效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表1 A、B、C3组疗效比较(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A组
20(40)
11(22)
19(38)
B组
17(34)
16(32)
17(34)
C组
30(60)
16(32)
4(8)
3 讨论
尼群地平为长效钙拮抗剂,通过松弛小动脉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而降压。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其作用机制在于作用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使血管内血管紧张素Ⅱ下降,致血管扩张而产生降压效应。两药对原发性高血压均有效[1]。对单独使用尼群地平或卡托普利疗效欠佳的中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联用尼群地平与卡托普利,发现有协同降压效应[2],降压效果明显高于单独用药;另外,联合用药过程中也未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亦无头晕不适等症状。
笔者在疗效观察中发现,尼群地平的不良反应为踝部水肿,A组6例(12%),C组4例(8%);卡托普利的不良反应为咳嗽[3],B组8例(16%),C组6例(12%);症状均较轻,患者可以耐受,不影响治疗。
参考文献
1 邝贺龄主编.内科急症治疗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1.136
2 吕卓人,孙海燕,刘朝霞.高血压药物治疗的若干新进展.中级医刊,1998,33(12):23~25
3 刘治军,刘玉荣.卡托普利的严重不良反应及其防治对策.新医学,1994,25(7):378~380
收稿 1999-06-2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