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文选》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16656
固定正畸治疗中支抗的设计与控制
http://www.100md.com 《医学文选》 1999年第6期
     作者:潘蛟南

    单位: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

    关键词:

    医学文选9906107

    自1907年Angle发明的“E”字弓固定矫治器开始在临床应用[1],固定矫治器经过了90多年的发展,期间支抗问题的研究也从未中断过。1945年Tweed医生开创了拔牙矫治的时代,支抗的设计与控制是否成功,更直接影响到矫治质量,从此各种类型的支抗设计被应用到临床上,并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由于支抗极其复杂,临床正畸医师时常难以把握,本文就有关文献对此作一综述。

    1 后倾弯

    Begg技术的创始人Begg医师在其经典论著中一开始就明确了一定角度(如30°)磨牙后倾弯是增强磨牙支抗,实现打开咬的最重要手段[2~5]。后倾弯放置的位置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当后倾弯靠近磨牙颊面管近中时,弓丝结扎后会产生前牙压低力和磨牙升高力;如果后倾弯位于磨牙近中第一双尖牙处时,前牙就不会发生垂直向位移。当作用力通过牙齿抗力中心时,没有力矩形成;当力线不通过抗力中心时,必然会有力矩产生,牙齿会因此发生旋转。作为正畸医师,一定要了解当给牙齿施力后牙齿会不会发生旋转。使用末端后倾弯矫治深覆,弓丝插入磨牙颊面管,前牙结扎后必然会产生切牙的压低和磨牙的伸长。但绝不仅此而已,必须考虑到力矩问题,前后牙产生的垂直向力都没有通过牙齿抗力中心,于是产生了磨牙根向近中的转矩,而切牙压低力位于抗力中心唇侧,于是切牙产生了根向远中的转矩,由于力臂不同,磨牙力矩远远大于切牙力矩。
, 百拇医药
    近年来,国际上Edgewise、Straight-wire矫治技术流行的摇椅弓也是由后倾弯衍变而来的[6]。在Edgewise、Straight-wire系统,为使上下拉平,尤其是用于过陡的spee氏曲线和反补偿曲线患者,开始时用较细的弓丝,每月更换一次,且逐渐加粗。其顺序为0.30mm→0.35mm→0.41mm→0.46mm→0.5mm。即可使用不锈钢丝,也可使用奥丝,通常在颊面管近中弯制圆圈,以利于结扎控制牙弓,若不结扎圆圈,在打开咬合过程中,有使前牙向前推出的力量,增加了覆盖关系。根据本人经验,上颌弓丝应设计圆圈,以利于上颌牙的控制,但在下颌无关紧要,推下颌向前的力量,有促进下颌生长发育,移动下前牙向前,并有减少覆FEA5覆盖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要根据打开咬的要求,选择粗细不等的弓丝及后倾弯的设计(见表1)。

    表1 弓丝粗细不同与后倾弯的角度 磨牙支抗弯曲的估计

    弓丝的直径(mm)
, 百拇医药
    0.4

    0.45

    0.5

    0.410×41

    最大限度打开咬合

    35°

    25°

    5°

    35°

    中等度打开咬合

    25°

    15°

    5°
, 百拇医药
    -3°

    25°

    防止磨牙近中倾斜

    15°

    10°

    5°

    -3°

    15°

    2 颌间牵引

    颌间牵引分为三类:Ⅰ类牵引是垂直向的,开及后牙反病例经常使用[7~9];Ⅱ类牵引为上前牙与下磨牙方向的牵引,可以用来导下颌向前,改善下颌后缩[10],也可以用来加强上颌后牙支抗拉上尖牙远中移动,有利于上前牙内收,同时借此使下磨牙支抗减弱,使远中磨牙关系调整到中性关系;与之相对应,Ⅲ类牵引是上颌磨牙与下颌尖牙方向的牵引,旨在保护下颌后牙支抗,减弱上颌后牙支抗,有利于后牙近中关系矫正为中性Ⅰ类关系。
, 百拇医药
    3 交互支抗

    交互支抗是减轻支抗的最好办法,上颌牙弓的快速扩大、磁体及TN螺旋推簧推磨牙向后[11,12]关闭间隙的交互牵引、远中移动利用推簧交互推挤力等都利用了交互支抗。1992年,美国正畸医师Dr. Hilgers发明的Pendulum矫治装置[13,14]可以1mm/月的速度推上磨牙向远中快速移动而不需病人特别合作,把交互支抗控制水平提高到一个全新高度。

    4 口外弓

    口外弓大多用于上牙弓,偶尔也用于下牙弓,如使用J形钩[15]。在所有增加磨牙支抗的方法当中,口外弓被公认是最有效的方法[9],当属强支抗之列。但使用口外弓给患者带来不便,需要患者很好配合,否则疗效不佳,其次是掌握好适应证[16]。口外弓由内弓和外弓两部分焊接而成,内弓直接插入磨牙带环的圆管内,外弓位于口外,借其可勾挂到颈带或头帽上,内弓用1.15mm直径硬的不锈钢丝弯成,能自由滑入上颌磨牙的颊测管中,而这些颊侧附件一定要焊接牢固,以免较大的口外力使其与带环分离而影响矫治效果。内弓使用时必须在颊面管近中位置作阻挡装置,有三种形式:一是弯成刺刀状;二是弯loop;三是加螺旋弹簧,螺簧近中处焊牢,螺簧有伸缩性,可以持续柔和地推磨牙向远中。当口外弓加力时,内弓应避免与前牙接触,以使内弓充分发挥作用。外弓用1.5mm不锈钢丝制作而成。外弓从口角处向外延伸,沿着面颊平行向后弯曲,末端的拉钩终止于相当于第一磨牙的位置,约位于耳垂前3cm外。根据支抗要求不同,口外弓分为普通口外弓、不对称口外弓、偏置口外弓等。普通口外弓适用于两侧磨牙对称性地向远中移动;不对称口外弓可使一侧向远中多移些,另一侧少移些。向远中移动多些的口外弓设计可稍长2~3cm。偏置口外弓也应用于不对称的磨牙远中移动。
, http://www.100md.com
    内弓应与磨牙颊面管保持平行,内弓既不能接触前牙也应与后牙离开。外弓不能与面颊相接触,内外弓连接部分应位于上下唇之间。口外弓与皮圈连结后力量适宜,外弓不变形,也不压迫面颊部才好。外弓的边缘和拉钩要平滑,否则容易刺伤面部软组织。口外弓根据口外力牵引的方向又分为高位牵引、水平牵引和低位牵引。高位牵引和水平牵引仅由头帽获得,而低位牵引则由颈带提供,在牵引过程中,颈带比头帽更具有优越性,它戴用舒适,对美观影响较小。口外力一般多用于口内加强支抗和推磨牙向远中方向。但在应用过程中将对前面高度和上唇部的垂直位有影响。在面部骨骼问题上,口外力的作用与所施力的方向有关,前面高度增加是由于磨牙的推挤力量而增加了下颌平面角的缘故。当使用外力时,尤其是使用颈带的情况下,力的方向相对平面是向后向下的方向,因此出现磨牙的挤推和升长移动。

    用口外力推磨牙向远中时,只有口外弓与头帽很好的结合才能完成。这时力的方向是相对于平面向上向后的方向。在使用“J”形钩挂在上颌牙弓前部的主弓丝上,并与高位头帽相连接,所施矫治力是向上向后的力量完成切牙的后移。
, 百拇医药
    戴用口外弓适宜的力值大约500g(单侧)。初戴时教会病人正确戴用,告诫病人尽可能多的时间戴用,每天不得少于12小时。

    5 降低系统内摩擦力

    弓丝与托槽间的摩擦力,可极大消耗支抗力,造成支抗损失[17]。为减小弓丝与托槽间的摩擦力,在牙齿移动初期,多使用圆丝或使用较细的方丝。弓丝较粗时,摩擦力增大,对支抗力要求也大。

    6 腭杆与腭托

    对于严重的前牙拥挤和前突的患者,为使间隙最大限度让前牙所占用,用腭杆或腭杆配合腭托使用,效果良好,其支抗效果仅次于口外弓。除使两支抗磨牙联成一整体外,硬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此支抗可不需要口外弓,病人配合好,效果可靠[9]

    7 增加支抗牙数和分批移动牙齿
, 百拇医药
    支抗牙与移动牙牙周膜面积比达4∶1时,支抗牙基本不动[18]。为达到或接近该比值,要尽可能增加支抗牙数量,例如,将第一、第二磨牙和第二前磨牙牢固结扎在一起,先移动尖牙,待尖牙到位之后,再内收前面4个切牙。

    8 唇 挡

    唇挡既能用于上颌也能用于下颌,应用于上颌时与口外弓交替使用,口外弓用于晚间,而唇挡可用于白天。以稳固和增进疗效,应用于下颌除增加磨牙支抗外,还可应用于非拔牙病例,如直立磨牙;磨牙远中移动;维持牙弓形状;协助前牙利用离位间隙,排齐轻度牙列拥挤;相当于口庭屏的作用,促进下颌生长发育或促进下颌切牙唇移等作用。

    9 应用适宜的矫治力

    根据牙齿支抗值的差异,所使用的矫治力应低于支抗牙阈值而高于移动牙阈值。在此种适宜力的作用下,支抗牙不发生移动,而移动的牙则发生移动[8]。在Begg技术中,由于托槽与弓丝之间为点接触,正畸移动牙是通过倾斜移动来达到的,在第一期打开咬时,每侧Ⅱ类牵引力仅60g[3],其打开咬的效果却被公认优于Edgewise技术。尖牙远中移动是Edgewise技术的特点,单个牙牵引力值约150g左右为宜,此时支抗力损失最小。
, 百拇医药
    综上所述,支抗的各型设计都是在临床上为控制前后牙适宜比例的移动,使希望移动的牙齿发生最大的移动,而使不希望移动的牙齿移动达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 严开仁,王邦康.实用口腔正畸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10

    2 Begg PR, Kesling PC. Begg orthodontic theory and technique. 3rd ed. philadelphiaa. WB Saunders Compaany, 1977:267~268

    3 Begg PR. Light arch wire technique- Employing the principle of differential force. Am J Orthod, 1961,47:312
, http://www.100md.com
    4 Barton KA. Overbite changes in Begg and Edgewise techniques. Am J Orthod, 1972,62:48

    5 Menezes D M. Comparetive analysis of changes resulting from bite palate therapy and Begg treatment. Angle Orthod, 1975,45:259

    6 Rock-P.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to fixed appliances. The straightwire appliance Design principles. Dent-update, 1995 Jan-Feb; 22(1):18~21

    7 Kim YH. Anterior open bite and its treatment with multiloop Edgewise archwire. Angle Orthod, 1987,57:290~325
, http://www.100md.com
    8 Darid M. Sorver, et al. Nonsurgical treatment of open bite in nongrowing patients. Am J Orthod, 1995,108:651~659

    9 Diedrich-P. Different Orthodontic anchorage systems. A Critical examination. Fortschr-Kieferorthop.1993 Aug,54(4):156~171

    10 Obijou C, Pancherz H. Herbst appliance Treatment of class Ⅱ, division 2 malocclusions.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1997,Sep 112(3):287~291

    11 Bondemark L; Kurol J. Class Ⅱ correction with magnets and Supprelastic coils followed by straight-wire mechanotherapy, Occlusal changes during and after dental therapy. J Orthop, 1998,59(3):127~138
, http://www.100md.com
    12 Gianelly-AA Distal movement of the maxillary molars. Am J Orthod Dentofacial-Orthop,1998,Jul,114(1):66~72

    13 Hilgers JJ. The pendulum appliance for class Ⅱ non-compliance therapy. J Clin Orthod, 1992,26:706

    14 Byloff FK, Darendeliler MA. Distal molar movement using the pendulum appliance. Part 1:clinical and radiological evaluation. Angle-Orthod,1997,67(4):249~260

    15 林久祥,主编.现代口腔正畸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216
, http://www.100md.com
    16 Turner PJ. Extra Oral traction Dent update.1991,Jun;18(5):197~203

    17 Taylor NG, Ison K, Frictional resistance between orthodontic bracket and archwire in the buccal segments. Angle orthod, 1996,66(3):215~222

    18 Lotzof Lp, Fine HA, Cisneros GJ. Canine retraction: a Comprasion of two preadjusted bracket systems.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1996,Aug, 110(2):191~19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