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黑龙江医学》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17822
藻酸钠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黑龙江医学》 1999年第6期
     作者:张智杰 刘春梅 鲁东

    单位:张智杰 刘春梅(哈尔滨市第七医院);鲁东(讷河市中医院)

    关键词:

    黑龙江医学990613 我们自1993~1996年以藻酸钠为主要成分,加入UW脏器保护液中,配成防粘连液,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作关腹前腹腔冲洗,同时设立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证明了藻酸钠的防粘连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共120例患者,均为20~35岁男性,因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行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按手术顺序随机分两组。实验组术毕关腹前用防粘连液冲洗腹腔,保留300ml于腹腔内。对照组以生理盐水冲洗并保留300ml于腹腔内。二组均不置引流。术后随诊3年。

    判定标准:以阵发性腹痛伴X线检查见腹部液平者为肠梗阻诊断标准。配方见表1。

    表1 粘连液配方成份和浓度 配方成分

    浓度(g/L)

    NaHCO3

    0.8401

    葡萄糖酸钠

    21.05

    甘 露 醇

    16.04

    KH2PO4

    0.6670

    K2HPO4

    2.440

    羟乙基淀粉

    60.00

    藻 酸 钠

    5.00

    2 结果 见表2表2 两组治疗结果对照

    例数

    梗阻例数

    梗阻率(%)

    实验组

    60

    2

    3

    对照组

    60

    9

    15

    总 计

    120

    11

    9.2

    两组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取u检验,计算得u=2.274(P<0.05),有显著差异。证实藻酸钠确有显著的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作用。该药在60例实验组患者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开腹手术导致的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问题。当前,多数学者认为腹腔浆膜间皮细胞层的损伤是肠粘连的主要诱因。间皮细胞层损伤后出现炎性渗出,渗出液中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的析出可以产生纤维蛋白性粘连。这种粘连有两种结局:一种是通过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内源性纤溶系统将纤维蛋白清除,由再生的间皮细胞覆盖创面而达到生理性修复。另一种是创面产生非生理性修复,无间皮细胞再生,纤维蛋白粘连与其他浆膜粘着,成纤维细胞增生产生胶原纤维形成纤维性粘连,即形成通常的肠粘连。

    预防肠粘连和粘连性肠梗阻的思路包括:术中轻柔操作,避免浆膜损伤;为浆膜的再生修复提供条件,阻止非生理修复,争取达到生理性修复。常用的方法是在关腹前向腹腔内洒入防粘连的药物。其方法,依其机理分为:防止纤维蛋白沉着,即在腹腔放置抗凝剂(如肝素、双香豆素)、右旋糖酐D70、硫酸软骨素等。促进纤维蛋白溶解和吸收,常用透明质酸酶、链激酶等。分开肠管表面,腹腔放置生理盐水、林格氏液、人体脂肪、藻酸钠等。

    藻酸钠系由海藻类提取的酸性多糖类胶质,日本学者报道认为它具有粘膜保护功能,将其投入腹腔后,可以一定时间内不被吸收,起到分隔肠管表面的作用,为间皮细胞层的再生修复提供条件。藻酸钠预防粘连性肠梗阻效果好,成本较低廉,使用也较方便,值得推广。

    (收稿日期:1998-08-27),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