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黑龙江医学》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17906
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伴交替性室内差异传导2例
http://www.100md.com 《黑龙江医学》 1999年第6期
     作者:杨忠贤 赵佩珠 杨红

    单位:

    杨忠贤(黑龙江省邮电医院);赵佩珠(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杨红(伊春市二院)

    关键词:

    黑龙江医学9906109 例1 男性,62岁,临床诊断: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心律不齐。心电图:Ⅱ和V1导联记录,P-P间歇相等0.08S,P-R间期0.12S基本节律为窦性,GRS综合波为0.08S,心率88次/minⅡ导联R2、4、9、V1导联R3、5、7提前出现,P′波重叠在前一心动周期的T波上,联律间期0.41S代偿问题不完全,为房性早搏二联律。

    房性早搏下传的ORS综合波有二种形态:(1)R型(Ⅱ导联的R2、9),ORS时限0.08S,电压高矮不等,相差0.3mm;(2)RS型(Ⅱ导联R4),ORS波时限0.12S,联律间期0.41S,呈右束支阻滞型,V1导联P′-P′间距0.41秒,心房率46次/min为房性心动过速。P′下传呈2∶1,3∶4,4∶1Ⅱ°二型房宽传导阻滞。
, http://www.100md.com
    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房性期前收缩伴室内差异传导及房性心动过速伴2∶1,3∶1,4∶1Ⅱ°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例2:女性,41岁,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律不齐,图2为V1、V5导联记录,奇数波是窦性心律,P-R间期0.16S,Q-T间期0.36S,ORS综合波0.08S,偶数波均为房性早搏,其下传的ORS波在V1导联呈2S型及2SR′型,二种形态交替出现,2S型为0.08S,2SR′型为0.12S,其联律间期均为0.46S,此型与正常下传的窦性激动略有差异。

    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伴交替性室内差异传导。

    讨论:心室内差异传导是指室上性激动提早出现,当激动下传心室时,如心室适逢前1次激动引起的相对不应期中,则激动不能按通常的传导途径在心室内传导,而只能沿着已从不应期中恢复过来的那一部分心肌传布,使心室的除极过程发生改变,使ORS波变异,亦称心室相性差异传导。
, 百拇医药
    房性早搏引起的心室内差异传导要求必需有适当的联律间期及Ashmcm现象,房早的联律间期过短,激动落在房室交界区的不应期中,则激动不能下传,当落在相对不应期,激动在房室交界区内缓慢传导,图1Ⅱ导联中R4和图2V1导联中的R4,8皆呈右束支阻滞型,前者联律间期0.41S,一般当房性早搏的联律间期≤0.40S时,由于右束支较左束支的不应期长,提前的房早恰落入右束支相对不应期中,使之传导减慢,产生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此外差异传导与房早提前的程度及其前R-R间期长短有关,图1Ⅱ导联之R4其前R-R间距0.08S,出现差异传导,而R9虽然联伴间期相同但产生的R-R间距缩小(0.68S),所以未产生差异传导,而V1导联中R7差传程度较轻与其前的R-R间距(0.69S)有关,符合R1长R2短R3,R3产生室内差异传导的长—短周期顺序的Ashman现象,故产生差异传导图形。
, http://www.100md.com
    图2之房早联律间期0.46S,出现的室内差异传导亦符合以上二种分析情况,如果房早提前程度略迟,也产生差异传导可考虑有病理意义。

    心室内差异传导多为功能传导变异产生的ORS综合波,当房性早搏P′波落在T波上分辨不清时,易与室性早搏相混淆,鉴别诊断有非常实际的临床意义,除了测量代偿间歇外,应采用显示P波清楚的Ⅱ,aNf,V1导联,或加大电压增加走纸速度,仍有困难,选用食管导联记录以明确诊断。

    参考文献

    1 朱力华.房性早搏二联律伴交替性室内差异传导,心电学杂志.1992,11(1)∶34

    2 卜春娥.房性早搏二联伴交替性左前分支阻滞并中隔支阻滞型室内差异传导,心电学杂志.1995,14(1)∶28

    (收稿日期:1999-03-0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