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黑龙江医学》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17911
背部毛母质瘤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黑龙江医学》 1999年第6期
     作者:范春玲 隋国军 武志君

    单位:范春玲(哈尔滨市第七医院);隋国军(密山市承紫河乡卫生院);武志君(哈尔滨市第二中医院)

    关键词:

    黑龙江医学9906104 患者女,25岁。于1998-04-08背部肿物生长3年来我院就诊。肿物不凸出于皮肤,局部皮肤色泽正常、触诊质硬、有活动性,无痛感;肉眼观察:灰黄红组织1块、质地硬,手术切下,体积2×1×1(cm3)。肿物表面被覆少量纤维脂肪组织,切面实性,粉红色间有黄色颗粒状物。切之质脆,有泥沙感。标本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制片和常规H*E染色。

    镜下观察:肿物四周有少量纤维脂肪组织的包膜。肿瘤组织主要由嗜碱细胞和影细胞排列成条索状或团块状。嗜碱细胞多分布在团块或条索的周边部,数量较少。其胞浆较少,境界不清。有1圆或卵圆形嗜碱性核。细胞巢外周的细胞较少,核浓染,无核仁。近中央细胞增大,核淡染,有1明显核仁。部分区可见嗜碱细胞核陡然消逝,变成影细胞。部分区中见嗜碱细胞转变为影细胞的过渡带。影细胞团中有钙化现象。在上述细胞团块之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有炎细胞浸润和多核异物巨细胞反应。

    病理诊断:(背部)毛母质瘤(又称钙化上皮瘤)(病理号为98113)。

    讨论:毛母质瘤以往称为钙化上皮瘤。因其瘤细胞与毛母质细胞相似,而钙化并非为其恒定出现的征象,故现在一般取名为毛母质瘤。是比较常见的毛源性肿瘤。不同年龄均可发生。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少于女性。一般病程缓慢。多发生于头颈部,面部和四肢,其它部位少见。

    本例肿物生长3年余,其嗜硷细胞数量较少,而影细胞数量较多,形成不规则、不成熟的毛干细胞团-影细胞团。影细胞与正常毛发的生角质细胞十分相似,具有毛发的特性。因而能长期存留,并做为内生性异物而引起异物巨细胞反应。

    (收稿日期:1999-01-0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