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及颅脑手术后急性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姚兴发 王连元 廖茂斌 卢明 彭立辉 石磊
单位:解放军第一六三中心医院(长沙 410003)
关键词:脑损伤;神经外科手术;手术后并发症;诊断,鉴别;治疗
湖南医学990625 急性脑血管病在正常情况下发作时较易作出诊断,但是,在脑外伤或颅脑手术后发作,则由于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和头部CT等检查的某些特点常被脑外伤或脑手术损伤所掩盖,尤其是伤前或术前无症状者,加之伤后或术后病情的限制常舍弃了脑血管造影等检查,因此,极易被漏诊和误诊,延误治疗。1994~1998年,作者等诊治此类患者39例,效果满意。现就其早期诊断和治疗问题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9例,男性24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2(2~76)岁。其中脑挫裂伤或伴硬膜下小血肿19例,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后8例,高血压性脑溢血手术后4例,垂体腺瘤术后2例,后颅窝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后5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后1例。39例中21例患有Ⅰ~Ⅲ期高血压病,发病距外伤或手术后时间最短为6 h(6例,其中4例为脑出血),最长为9 d(1例),8例脑动静脉畸形(A-VM)出血均发生在伤后24 h以内,发生在2~3 d者共18例。
, http://www.100md.com
1.2 临床表现 迟发性肢体瘫痪者18例,迟发性双眼皮质盲1例,继发性意识障碍或原意识障碍加深伴迟发性肢体瘫痪者12例,伴术侧动眼神经麻痹者2例(垂体瘤术后),继发性意识障碍或原意识障碍加深而无迟发性神经定位征6例。
1.3 诊断 本组出血性脑血管病(A-VM)均在手术中发现并经病理切片证实;缺血性脑血管病则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根据上述临床表现作出初步诊断,再做头颅CT检查。凡CT发现梗死病灶者诊断为脑梗死,无迟发性血肿(或术后血肿)等新的病变者诊断为短期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血栓形成(未分类)。据此,发现脑梗死9例,其中6例为大脑中动脉系统梗塞(2例在手术对侧),1例为双大脑后动脉梗塞(2岁男孩),2例为椎动脉梗塞。
1.4 治疗方法 8例脑A-VM均急诊手术治疗,其他病例在脱水等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每日一次,尼莫地平20~40 mg,每日3次或尼莫通50 ml,每日一次(5例),肠溶阿斯匹林40 mg,每日3次,疗程7~14 d。
, 百拇医药
1.5 结果 7~14 d康复36例,95 d康复1例,死亡2例(1例为双侧大脑中动脉梗塞,1例为椎动脉系统梗塞)。
2 讨论
2.1 早期诊断 ①A-VM破裂出血:对于年轻人,若脑外伤较轻,却有与脑损伤灶相距较远的急性脑内血肿,则应考虑有脑A-VM破裂出血的可能,若条件许可,可行脑血管造影检查。②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的有脑血栓形成,TIA及脑栓塞。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的重要原因[1]。就诊断而言,脑梗死24 h以后CT便可作出确切诊断,而脑血栓形成则需脑血管造影确诊。因此,近年来,有关脑外伤后脑梗死的报道屡见不鲜[2,3],而脑血栓形成及TIA等被忽视。就治疗而言,尽早发现脑血栓形成及TIA,争取在可逆性脑缺血阶段予以治疗,以防止脑梗塞的发生至关重要。作者认为,如果在脑外伤或颅脑手术后出现下述情况之一,应考虑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可能:迟发性神经定位体征;继发性意识障碍或原意识障碍加深;上述二者并存,第2点主要为椎动脉系统缺血的表现。为明确诊断,排除颅内迟发性血肿,鉴别脑梗死和脑损伤所致的脑水肿,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是必不可少的。若头部CT(或MRI)发现与血管供血区一致的低密度区,则为脑梗死;若无新的病变,则为TIA或脑血栓形成,进一步区分二者很难,这与在正常情况下发作的急性脑血管病有所不同。
, 百拇医药
2.2 发病原因分析 脑外伤及颅脑手术后发生急性脑血管病的原因还不太清楚,据资料分析,由于脑损伤区的脑组织损害、出血、坏死、血管损伤、血管痉挛、血栓形成以及继发性血栓素B2增加,钙离子代谢紊乱等等[2,3,4],导致局部血流动力学和流变学的异常,促使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作。Martin等[5]临床研究表明:脑血管痉挛是脑损伤后的一个重要的继发性病变,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脑损伤程度有关。因此,可认为脑外伤及颅脑手术是诱发急性脑血管病发作的重要因素。
2.3 治疗 ①脑A-VM破裂出血,一旦怀疑为A-VM破裂,则应做好畸形血管团切除的准备,并备足血源,急诊手术,切除畸形血管团,清除血肿。②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由于脑外伤或颅脑手术具有脑损伤创面,故不宜采用高血容量疗法及溶栓疗法,前者可加重脑水肿和导致出血性脑梗死[6],后者可引起出血。本组1例椎动脉梗塞,用尿激酶颈动脉注射,仅用2 d,手术切口渗血,CT扫描发现梗死区及术区广泛性出血,翌日死亡。而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脑微循环,效果理想[7]。若与尼莫地平(或尼莫通)联合应用,效果更佳。应特别强调的是: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一旦初步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就应开始治疗,各种检查要以不延误治疗为前提。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张沅昌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神经病学分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4
2 范湘山,孙 鹏,索班西,等.外伤性基底节梗塞43例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4,10(2):103
3 成立伟,张 诚,叶碎林.创伤性脑梗塞48例报告.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6,(3):168
4 费 舟,易声禹,章 翔.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脑脊液钙调素.血栓素B2含量的变化及尼莫地平的临床应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4,10(2):76
5 Martin NA,Doberstein C,Zane C,et al.Posttraumatic cerebral arterial spasm: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cerebral blood flow and angiographic findings.J Neurosurgery,1992,77(4):575
6 Shimoda M,Oda S,Tsugane R,et al.Intracranial complications of hypervolemic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 delayed ischemic deficit attributed to vasospasm.J Neurosurg,1993,78(3):423
7 张剑宁,章 翔,易声禹.重型颅脑损伤血液稀释疗法临床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5,16(4):285
(19981020 收稿), 百拇医药
单位:解放军第一六三中心医院(长沙 410003)
关键词:脑损伤;神经外科手术;手术后并发症;诊断,鉴别;治疗
湖南医学990625 急性脑血管病在正常情况下发作时较易作出诊断,但是,在脑外伤或颅脑手术后发作,则由于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和头部CT等检查的某些特点常被脑外伤或脑手术损伤所掩盖,尤其是伤前或术前无症状者,加之伤后或术后病情的限制常舍弃了脑血管造影等检查,因此,极易被漏诊和误诊,延误治疗。1994~1998年,作者等诊治此类患者39例,效果满意。现就其早期诊断和治疗问题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9例,男性24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2(2~76)岁。其中脑挫裂伤或伴硬膜下小血肿19例,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后8例,高血压性脑溢血手术后4例,垂体腺瘤术后2例,后颅窝显微神经血管减压术后5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后1例。39例中21例患有Ⅰ~Ⅲ期高血压病,发病距外伤或手术后时间最短为6 h(6例,其中4例为脑出血),最长为9 d(1例),8例脑动静脉畸形(A-VM)出血均发生在伤后24 h以内,发生在2~3 d者共18例。
, http://www.100md.com
1.2 临床表现 迟发性肢体瘫痪者18例,迟发性双眼皮质盲1例,继发性意识障碍或原意识障碍加深伴迟发性肢体瘫痪者12例,伴术侧动眼神经麻痹者2例(垂体瘤术后),继发性意识障碍或原意识障碍加深而无迟发性神经定位征6例。
1.3 诊断 本组出血性脑血管病(A-VM)均在手术中发现并经病理切片证实;缺血性脑血管病则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根据上述临床表现作出初步诊断,再做头颅CT检查。凡CT发现梗死病灶者诊断为脑梗死,无迟发性血肿(或术后血肿)等新的病变者诊断为短期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血栓形成(未分类)。据此,发现脑梗死9例,其中6例为大脑中动脉系统梗塞(2例在手术对侧),1例为双大脑后动脉梗塞(2岁男孩),2例为椎动脉梗塞。
1.4 治疗方法 8例脑A-VM均急诊手术治疗,其他病例在脱水等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每日一次,尼莫地平20~40 mg,每日3次或尼莫通50 ml,每日一次(5例),肠溶阿斯匹林40 mg,每日3次,疗程7~14 d。
, 百拇医药
1.5 结果 7~14 d康复36例,95 d康复1例,死亡2例(1例为双侧大脑中动脉梗塞,1例为椎动脉系统梗塞)。
2 讨论
2.1 早期诊断 ①A-VM破裂出血:对于年轻人,若脑外伤较轻,却有与脑损伤灶相距较远的急性脑内血肿,则应考虑有脑A-VM破裂出血的可能,若条件许可,可行脑血管造影检查。②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见的有脑血栓形成,TIA及脑栓塞。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的重要原因[1]。就诊断而言,脑梗死24 h以后CT便可作出确切诊断,而脑血栓形成则需脑血管造影确诊。因此,近年来,有关脑外伤后脑梗死的报道屡见不鲜[2,3],而脑血栓形成及TIA等被忽视。就治疗而言,尽早发现脑血栓形成及TIA,争取在可逆性脑缺血阶段予以治疗,以防止脑梗塞的发生至关重要。作者认为,如果在脑外伤或颅脑手术后出现下述情况之一,应考虑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可能:迟发性神经定位体征;继发性意识障碍或原意识障碍加深;上述二者并存,第2点主要为椎动脉系统缺血的表现。为明确诊断,排除颅内迟发性血肿,鉴别脑梗死和脑损伤所致的脑水肿,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是必不可少的。若头部CT(或MRI)发现与血管供血区一致的低密度区,则为脑梗死;若无新的病变,则为TIA或脑血栓形成,进一步区分二者很难,这与在正常情况下发作的急性脑血管病有所不同。
, 百拇医药
2.2 发病原因分析 脑外伤及颅脑手术后发生急性脑血管病的原因还不太清楚,据资料分析,由于脑损伤区的脑组织损害、出血、坏死、血管损伤、血管痉挛、血栓形成以及继发性血栓素B2增加,钙离子代谢紊乱等等[2,3,4],导致局部血流动力学和流变学的异常,促使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作。Martin等[5]临床研究表明:脑血管痉挛是脑损伤后的一个重要的继发性病变,其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脑损伤程度有关。因此,可认为脑外伤及颅脑手术是诱发急性脑血管病发作的重要因素。
2.3 治疗 ①脑A-VM破裂出血,一旦怀疑为A-VM破裂,则应做好畸形血管团切除的准备,并备足血源,急诊手术,切除畸形血管团,清除血肿。②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由于脑外伤或颅脑手术具有脑损伤创面,故不宜采用高血容量疗法及溶栓疗法,前者可加重脑水肿和导致出血性脑梗死[6],后者可引起出血。本组1例椎动脉梗塞,用尿激酶颈动脉注射,仅用2 d,手术切口渗血,CT扫描发现梗死区及术区广泛性出血,翌日死亡。而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降低血液粘滞度,改善脑微循环,效果理想[7]。若与尼莫地平(或尼莫通)联合应用,效果更佳。应特别强调的是:治疗越早,效果越好,一旦初步诊断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就应开始治疗,各种检查要以不延误治疗为前提。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张沅昌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神经病学分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74
2 范湘山,孙 鹏,索班西,等.外伤性基底节梗塞43例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4,10(2):103
3 成立伟,张 诚,叶碎林.创伤性脑梗塞48例报告.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6,(3):168
4 费 舟,易声禹,章 翔.重型颅脑损伤病人脑脊液钙调素.血栓素B2含量的变化及尼莫地平的临床应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4,10(2):76
5 Martin NA,Doberstein C,Zane C,et al.Posttraumatic cerebral arterial spasm: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cerebral blood flow and angiographic findings.J Neurosurgery,1992,77(4):575
6 Shimoda M,Oda S,Tsugane R,et al.Intracranial complications of hypervolemic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 delayed ischemic deficit attributed to vasospasm.J Neurosurg,1993,78(3):423
7 张剑宁,章 翔,易声禹.重型颅脑损伤血液稀释疗法临床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5,16(4):285
(19981020 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