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骨伤》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18766
俯卧位石膏固定在治疗下肢骨折及关节损伤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国骨伤》 1999年第6期
     作者:王雷

    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望京医院,北京100700

    关键词:

    中国骨伤990650 1997年6月~1999年5月,在治疗下肢骨折无移位,或轻度移位无需整复,以及膝、踝关节韧带损伤未完全断裂的病例,我科常规采用俯卧位石膏外固定的方法,共计19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

    临床资料

    以下192例病例中的骨折均指断端无移位,或轻度移位无需整复的闭合骨折。膝、踝关节韧带损伤,未完全断裂。石膏均为国产喷浆石膏。后托或“U”形13~14层,前托11~12层。

    1.髌骨骨折4例:横段3例,下极撕裂1例;年龄26~72岁。胫骨平台骨折3例:胫骨内侧髁1例,外侧髁2例,年龄31~69岁。胫骨干骨折5例:年龄15~54岁。腓骨干骨折3例:年龄35~57岁。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8例:年龄16~41岁。
, 百拇医药
    以上病例治疗时均采用下肢长腿石膏前后托或石膏管型。令病人俯卧位,膝关节极易获得功能位,助手把持患肢,勿使其外旋。术者戴乳胶手套,将预敷后托之石膏干体置于水盆内,取出,挤出大部水份,铺平,加衬,置于患肢后侧,摆好后塑形,缠绕一卷三裂绷带。数分钟后石膏后托固化,协助患者翻身至仰卧位。此时因后托之石膏已获得满意的固化,可作为助手的依托,不用担心压痕及窝部的断裂。放置石膏前托,缠绕绷带;亦可加管型石膏。术毕。

    2.踝关节骨折48例:外踝39例,双踝6例,三踝3例。年龄17~75岁。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部分撕裂15例:年龄12~23岁。

    以上病例治疗时均采用踝关节“U”形石膏。令病人俯卧位,患膝屈曲90°,踝关节呈中立位。放置石膏呈“U”形,助手确认内外侧等长后轻轻拉紧,术者缠绕一卷三裂绷带后即开始塑形。石膏数分钟固化后,置患者于仰卧位,再缠绕绷带加固。

    3.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及足部其它骨折106例:年龄22~76岁。
, 百拇医药
    以上病例治疗时均采用短腿石膏后托。令病人俯卧位,患膝屈曲90°,踝关节呈中立位。放置石膏后托,助手轻拉石膏之头侧端,术者缠绕一卷三裂绷带后修边、塑形。石膏数分钟固化后,置患者于仰卧位,再缠绕绷带加固。

    对使用踝关节“U”形石膏和短腿石膏后托的病例,在伤后1周均鼓励其扶双拐行走,患肢悬空。使用长腿石膏前后托或管型的病例,令其卧床休养。以上病例除个别患者未遵医嘱,以石膏踩地行走,将“U”形或短腿石膏后托踩断外,绝大部分病例经数周固定,至治疗结束拆除石膏时,发现石膏体均保持完好。

    讨论

    对以上本文所述及的下肢骨折及关节损伤,临床上使用石膏外固定时,多采取仰卧位。以长腿石膏前后托为例:病人仰卧位,术者敷石膏前托于下肢前侧,然后敷石膏后托。为克服伤肢及石膏后托的重力,并维持患肢膝关节于功能位,至少需二位有经验的助手,抬高并把持已附带石膏的患肢。当术者缠绕绷带时,助手需多次倒手,石膏后托极易出现压痕;患肢膝关节随倒手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伸屈运动,致固化中的石膏后托于窝部易发生石膏体断裂。对高体重病人,打好下肢石膏前后托,外科医生时有力不从心之感。

    就本文病例类型而言,仰卧位石膏外固定时对助手的依赖程度很高,重力为不利因素,石膏体易出现压痕,皱褶,有时塑形较难,石膏体可发生断裂。

    俯卧位石膏外固定时只需一位助手,对助手的依赖程度较低,重力为有利因素,石膏体不会出现压痕,石膏端皱褶轻而少见,石膏塑形容易,石膏体罕有断裂。

    (收稿:1999-05-3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