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22635
经峡部外缘入路行椎间孔或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
http://www.100md.com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999年第6期
     作者:刘 斌 任淑新 李晓东

    单位:刘 斌 李晓东 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010030 呼和浩特市营坊道1号;任淑新 内蒙古妇幼保健院

    关键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990611 近年来随着CT和MRI影像技术的发展,腰椎间孔和椎间孔外型椎间盘突出症逐渐被重视起来。它是腰椎间盘脱出在椎弓根内外缘之间或外缘以外,压迫相应节段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亦称之为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治疗方法与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都有不同。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6年2月~1998年2月经椎板峡部外缘手术入路切除椎间孔或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16例,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21~55岁,平均39.8岁,有外伤史12例。病程2~46个月,平均28.7个月,均用保守疗法不见好转。9例L4~5间盘突出表现为L4神经根损害,4例L5~S1间盘突出表现为L5神经根损害,3例L5~S1间盘突出表现为L5和S1神经根均有损害。11例腰部疼痛较轻微。8例椎间孔型,6例椎间孔外型(图1,插Ⅲ),2例椎间孔和椎间孔外联合型。
, http://www.100md.com
    图1 术前CT片

    1.2 手术方法

    俯卧位后正中切口5~7cm,逐层切开至骨膜下,剥离一侧骶棘肌并显露相应间盘突出部位的椎板峡部及上下关节突部分,然后用一横突拉钩撑开,用磨钻磨除峡部外缘5mm左右及少许上关节突的外上缘,用椎板咬骨钳咬除附着在峡部外缘的黄韧带,即见自椎弓上切迹向前下方斜行穿出的神经根与血管,将其用神经拉钩向侧外方牵开,用髓核钳摘除脱出的椎间盘髓核,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止血,切口内放胶条引流,逐层缝合切口,术毕。10例联合应用椎板间开窗,以便切除椎间孔入口区椎间盘组织。手术时间30~60min,出血量20~90ml。术后无并发症。

    2 结果

    13例术后腿与腰部症状和体征立即缓解,3~7d下床活动,1个月恢复日常生活。3例术后仍有轻度腿部麻木,没有症状和体征加重的病例。术后CT片见图2(插Ⅲ)。
, 百拇医药
    图2 术后CT片

    3 讨论

    Segnarbieaux等〔1〕报告椎间孔与椎间孔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病例占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10%左右。由于诊断困难,Osborn〔2〕报告了约有30%的病例初诊被误诊,又由于不能正确定位诊断,导致手术失败。所以应充分认识此类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与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如下特征:①由于背根神经节直接受到嵌压,使下肢疼痛剧烈,而腰背部疼痛较轻微;②神经根损害为椎体同序数的神经根;③如为椎间孔型可同时损害两条神经根;④椎间盘髓核游离或脱出为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影像学特征:①脊髓造影很难显示在椎间孔或椎间孔外的椎间盘突出;②当椎间盘向头侧脱出或游离至椎间孔时,CT经椎间隙扫描时可以仅见椎间盘为轻微膨出,而漏扫椎弓根下方,则有可能漏诊,甚至导致错误的手术。所以建议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论采用CT或MRI检查均应包括椎间孔区以免漏诊或误治。
, 百拇医药
    诊断与鉴别诊断:凡患者表现有下肢剧烈放射痛,而腰疼较轻微时应考虑有此病的可能。CT或MRI显示相应节段椎间盘突向椎间盘孔或椎间孔外(图1,插Ⅲ),并有同序数的神经根损害即可诊断。同时应注意与神经根异常、神经纤维鞘膜瘤及根外侧疾患等鉴别。

    Macnab〔3〕主张对此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试行短暂的非手术治疗,如无明显改善即应考虑手术治疗。切除椎板峡部及关节突,使神经根管完全敞开后摘除位于椎间孔或椎间孔外的间盘髓核组织,仍然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术式,但此法有可能导致腰椎节段不稳定。近年来,国内外有学者采用经峡部外缘显露椎间孔或椎间孔外部手术治疗此型椎间盘突出症,获得较好效果。作者采用Lee〔4〕介绍的神经根管出口区减压的方法(本组病例介绍的方法),手术治疗16例患者,收到较好的效果。作者认为,此手术具有切口小、损伤轻、出血少、显露清楚、切除方便、疗效好、不破坏脊柱稳定性等优点。对椎间孔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了彻底切除突出的间盘组织,作者主张在此术式的基础上同时行椎板间开窗切除椎间孔内孔区突出的间盘组织。
, 百拇医药
    (本文得到北京医科大学三院骨科陈仲强博士大力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 Segnarbieaux F,Van-ed-Kelf E,Candon E,et al.Discocomputed tomography in extraforaminal and foramin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influence on surgical approaches.Neurosurgery,1994,34:643.

    2 Osborn AG,Hood RS,Sherry RG,et al.CT/MR spectrum of far lateral and anterior lumbosacral disc herniation.Am J Neuro Radio,1988,9:775.

    3 Macnab I.Disc Degenerative with Root Irritation.In:Backruptures.Bong Root Entrapment Syndromes.ed2.Baltimore:Williams,1990.335.

    4 Lee CK,Rauschning W.Lateral lumbar spinal stenosis:classification,pathologic anatomy and surgical decompression.Spine,1988,13:313.

    收稿日期:1998-05-25 修回日期:1999-03-0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