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黄有机酸对家兔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作者:冯 欣 刘凤鸣
单位:冯 欣 北京妇产医院,100006;刘凤鸣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关键词:
中国民间疗法/990682 蒲黄有机酸是从香蒲科香蒲属植物狭叶香蒲(Typha angustifocia L.)提取的。蒲黄是一 种活血化瘀药,对心血管病,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有明显疗效。资料表明生蒲 黄对ADP诱导人及家兔体外血小板的聚集性有明显抑制作用(1、2),还能降低血 小板粘附率,为了进一步探讨蒲黄有机酸影响血小板功能的有效成分及作用环节,本文观察了蒲黄有机酸对多种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性、聚集速度、聚集解聚作用的影响。
材料
蒲黄有机酸(内蒙古医学院提供,pH=7);ADP(英国BDH化学有限公司,配成40μg/μl的 溶液) ;胶原(自制,取1g家兔跟腱剪碎加5ml生理盐水制成匀浆,离心上清液,冷藏备用); 花生 四烯酸AA(Fluka AG产品,乙醇配制,pH=7);PAM-2型PPP自动平衡血小板聚集仪(上海第 一医学院生物物理教研组,丹阳无线电厂产品)。
实验方法
1.体外实验:清醒家兔,从颈动脉放血,3.8%枸橼酸钠抗凝后离心分离富含血小板血浆(PR P)及贫血血小板血浆(PPP) ,取不同剂量的蒲黄有机酸与180μl的PRP于37℃温育6min,并以 等量 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按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程度及速度。诱导剂ADP,胶原,AA均采 用阈 剂量,即能引起血小板至少产生40%以上聚集的最小剂量。观察药物在体外对ADP,胶原,A A诱 导血小板聚集程度及聚集速度的影响,计算药物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百分率及聚集坡度 ,即沿聚集曲线下降的最陡峭部分作一切线,以2min所走的距离为底边,测定切线 到底 边的垂直高度。根据最小二乘法,求药物剂量反应的回归方程,计算药物的50%聚 集抑制浓度(IC50)。
2.体内实验:家兔清醒状态下,耳缘静脉给药,分别在给药后5min、10 mi n放血,以给药前为对照。制备PRP、PPP,其它步骤同体外实验,观察给药后对ADP,胶原, AA诱 导血小板聚集程度及速度的影响,求聚集抑制百分率,聚集坡度。
3.解聚实验:实验步骤同体外实验,待加胶原诱发血小板聚集达峰值时,加入不同剂量的 有机 酸及生理盐水,以生理盐水作对照,观察给药后1min、3min、5min时的解聚作 用。 求解聚百分率。
治疗效果
1.蒲黄有机酸对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1.1 对ADP诱导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见表1)
由表1可看出,不同剂量的蒲黄有机酸对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 效应 与给药剂量有关,即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聚集速度也逐渐减慢。抑 制血 小板聚集的IC50为37.8mg/ml。
表1 蒲黄有机酸对ADP诱导家兔体外
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n=9,
剂量
最大聚集%
抑制%
聚集坡度(度)
盐水
60.8± 7.3
92.8±12.2
蒲黄
15
53.3±15.7
10.6± 8.8
79.2±20.2
30
44.9±12.9* *
26.2±19.4
64.8±15.5* *
60
2.2± 3.6* *
96.1± 7.0
3.0± 5.3 * *
注:*P<0.05,**P<0.01;剂量单位 mg/ml PRP
1.2 对AA诱导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见表2)
蒲黄有机酸对AA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给药剂量的增加,抑 制作 用也逐渐增加,聚集速度逐渐减慢。与对ADP作用相比,其作用强度大于对ADP的作用,30 mg/ ml的抑制百分率分别为93.0%和26.2%。
表2 蒲黄有机酸对AA诱导家兔体外
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n=8,x±S)
剂量
最大聚集%
抑制%
聚集坡度(度)
盐水
54.4±12.2
58.6±11.0
蒲黄
15
18.8± 9.3* *
66.9±11.0
38.1±12.7* *
30
4.0± 3.0* *
93.0± 3.6
13.4±10.4 * *
60
0.0
100.0
0.0
注:*P<0.05,**P<0.01;剂量单位 mg/ml PRP
1.3 对胶原诱导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见表3)
蒲黄有机酸对胶原诱导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性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给药剂量的增加,抑 制作 用也逐渐增加,聚集速度也有明显减慢。抑制血小板聚集的IC50为13.4mg/ml 。与 前两诱导剂的作用比较,其作用强度大于对ADP的作用,但与对AA的作用相近。
表3 蒲黄有机酸对胶原诱导家兔体外
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n=9-10,
剂量
最大聚集%
抑制%
聚集坡度(度)
盐水
60.9±16.0
44.8±19.6
蒲黄
7.5
44.4±16.8*
27.4±25.0
27.1±18.9**
15
19.9±20.0* *
65.8±34.2
14.3±14.8* *
30
2.5± 7.1* *
94.1±16.8
0.8± 2.1 * *
注:*P<0.05,**P<0.01;剂量单位 mg/ml PRP
2.蒲黄有机酸对家兔体内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2.1.对AA诱导家兔体内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见表4)
静注大剂量蒲黄有机酸能明显抑制给药后5minAA诱导的兔血小板的聚集性,而小剂量 无效。
表4 蒲黄有机酸对AA诱导家兔体内
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n=5-6,x±S)
给药时
间(分)
最大聚集%
抑制%
聚集坡度(度)
蒲黄
0
44.7±23.7
59.0±31.2
3.1#
5
30.9±23.4*
30.80
27.2±22.2
10
47.8±23.7
-6.93
52.2±15.4
蒲黄
0
34.6±11.2
44.6±12.2
1.6#
5
40.6±19.1
-17.3
48.4±23.2
10
48.4±20.4
-39.3
54.4±30.3
注:*P<0.05,**P<0.01;#蒲黄剂量单位 g/kg
2.2 对ADP诱导家兔体内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见表5)
大剂量蒲黄有机酸对ADP诱导家兔血小板聚集性似有一定抑制作用,给药5min、10m in 的抑制百分率分别为34.3%、40.7%,但无统计学意义。
表5 蒲黄有机酸对ADP诱导家兔体内
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n=5-6,x±S)
给药时
间(分)
最大聚集%
抑制%
聚集坡度(度)
蒲黄
0
47.2±16.7
61.2±14.4
3.1#
5
31.0±16.6
34.3
62.7±23.9
10
28.0±19.4
40.7
39.3±43.5
蒲黄
0
38.4± 5.1
74.2±27.7
1.6#
5
33.6±15.3
12.5
66.0±34.2
10
43.8±11.8
-14.1
76.6±25.6
注:*P<0.05,**P<0.01;#蒲黄剂量单位 g/kg
2.3 对胶原诱导家兔体内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见表6)
大剂量蒲黄有机酸对胶原诱导家兔体内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聚集速度有减慢 的趋势。
表6 蒲黄有机酸对胶原诱导家兔体内
血小板聚集性的影响 (n=5-6,x±S)
给药时
间(分)
最大聚集%
抑制%
聚集坡度(度)
蒲黄
0
56.3±19.9
43.2±20.4
3.1#
5
39.6±25.8
29.7
26.5±26.6
10
20.7±32.2*
63.2
20.5±32.2
蒲黄
0
48.2±20.6
29.0±15.3
1.6#
5
50.8±24.6
- 5.4
25.4±11.2
10
52.6±11.9
- 9.1
29.6±20.1
注:*P<0.05,**P<0.01;#蒲黄剂量单位 g/kg
3.蒲黄有机酸对胶原诱导家兔体内血小板聚集性的解聚作用的影响:(见表7)
蒲黄有机酸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不可逆聚集有明显的解聚作用。于给药1min后解聚 最快, 平均为43.7%,3min、5min的平均解聚速度为14.5%/分、10.2%/分。
表7 蒲黄有机酸对胶原诱导家兔体内
血小板聚集解聚作用的影响 (n=6,x±S)
解聚百分率(%)
1min 3min 5min
生理盐水
1.3± 1.2
4.4± 1.4
蒲黄有机酸
43.7±7.2
43.4±21.0* *
51.0±24.4* *
讨论
本实验表明,蒲黄有机酸对ADP、胶原、AA诱导的家兔体外血小板聚集性有明显抑制作用 ,且 抑制强度AA>胶原>ADP。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蒲黄有机酸,对AA、胶原、ADP诱导的血小 板聚 集性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效果与体外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蒲黄有机酸是一种 较好的血小板 聚集抑制剂,有机酸是蒲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有效成分之一。 AA诱导血小板聚集的机理是,AA在环加氧酶的作用下形成前列腺过氧化物,进而生成TAX 2,T AX2是促进血小板聚集的重要物质。据报道,阿斯匹林(ASA)对AA、胶原、ADP诱导血小 板聚 集性的抑制作用强度为AA>胶原>ADP[5],与蒲黄有机酸的作用相似。 有报道,从当归中提取的阿魏酸对血小板聚集性的抑制作用 主要 是由于抑制了AA的代谢[6]。因此,推测蒲黄有机酸对血小板聚集性的抑制作用 可能 与抑制AA的代谢途径有关,但因蒲黄有机酸的化学成分尚未确定,因而对AA代谢的作用环 ,还 有待于研究。
此外,我们还观察了蒲黄有机酸对血小板聚集速度的影响及胶原诱导血小板聚集性的解聚 作用。结果表明,蒲黄有机酸既可以减慢血小板的聚集速度,还能解聚血小板发生的不可 逆聚集 。这一点在临床上有一定应用价值。正常人体血小板聚集速度与解聚速度处于 动态 平衡,当聚集速度高于解聚速度时,则血栓易于形成,而蒲黄有机酸可以减慢血小板的聚 集速 度,从而使血小板的解聚速度相对加快。 血栓的形成与溶解有关,蒲黄有机酸可以使血小板的不可逆聚集发生解聚作用,因而就 有可 能使已形成的血栓发生溶剂。至于解聚作用的机理尚不 清楚 ,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上海第一医学院病理生理研究室,等.蒲黄对血液凝固、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 作用的 临床研究.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2):46
[2] 过鑫昌.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10):4
[3] 病理生理教研室,等.上海第二医学院科研资料汇编,1980:58~56
[4] 张采英.中医杂志,1981,22(7):549~551
[5] 傅洁民.麻黄苯丙酮抗血小板聚集功能及其机制探讨.包头医学院研究生论文,1987
[6] 伊仲洙,等.中国药理学报,1986,7(4):336~339
(收稿日期 1999-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