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丸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赵玉宝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255300
关键词:
中国民间疗法/990641 近年来我院用自行研制的血府逐瘀丸治疗妇科月经不调、痛经等 血瘀证取得一定疗效。我们同时观察了血液流变学在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1997年10月至1998年10月我院妇科门诊月经不调、痛经患者36例,年龄18~5 5岁,平均41.6岁。全部患者中医辨证均属血瘀型。
治疗方法
血府逐瘀丸的组成为:当归12g、生地12g、桃仁12g、红花8g、枳壳8g、赤芍1 0g、柴胡10g、桔梗3g、川芎12g、牛膝15g、甘草g。 全部患者均予口服血府逐瘀丸治疗,每次6~9g,每日2次,1个月为1个疗程。用药 期间停用其它药物。
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 、红细胞聚积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项。
治疗效果
36例患者中基本痊愈20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经统计学处理,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性改变有显著性差异, 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基本平行,提示血府逐瘀丸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表1 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
项目
全血粘度
高 低
血浆
粘度
红细胞聚
积指数
红细胞电
泳时间
红细胞
压积
纤维蛋
白原
治
疗
前
X
s
6.50
1.63
12.38
3.20
1.78
0.21
9.6
2.20
20.25
4.52
54.6
5.0
3.7
0.92
治
疗
后
X
s
4.60
1.43
9.68
2.70
1.65
0.09
7.4
1.80
14.88
3.20
42.4
4.1
2.7
0.58
P值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讨论
中医所指的血瘀证经现代医学证实主要表现为微循环的障碍,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和血液流变学的异常。药理学研究证实活血化瘀药具有扩张血管、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 循环、改善血液动力学的功能。通过本观察组治疗前后的实验检测指标对比,发现治疗后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积指数、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 压积、纤维蛋白原均有下降。表明血府逐瘀丸具有改善血液浓度、粘稠度和红细胞的 聚积性的作用,此与国内外报道相一致。 (收稿日期 1999-03-01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理血剂 > 活血祛瘀 > 血府逐瘀汤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瀵邦喕淇婇弬鍥╃彿
閸忚櫕鏁為惂鐐
鐠囧嫯顔戦崙鐘插綖
閹兼粎鍌ㄩ弴鏉戭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