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学文选》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35217
面向21世纪成人医学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
http://www.100md.com 《医学文选》 1999年第6期
     作者:林忠文 莫 薇

    单位:广西卫生管理干部学院

    关键词:

    医学文选9906119

    如何对成人医学院校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医学人才,已经成为全体医学教育工作者所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就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目标、指导思想和改革内容进行初步探讨。

    1 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在人类即将走入21世纪之际,现代医学在以空前的速度向前发展,其趋势表现如下:[1]①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为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②医学从单一的个体治疗模式向群体、预防、保健、康复和主动参与的模式转变,从以疾病和病人为目标调整为以包括患病人群在内的广大公众为服务对象;③现代医学广泛应用现代尖端的科技成果,医学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④医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系日益密切;⑤医学向微观和宏观双向深入发展,进入到群体医学与生态系统的研究。与此同时,现代医学在发展当中又面临一系列新问题:①人均寿命延长与人口老龄化,使老年病成为21世纪的重大社会和医学问题;②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改变,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已代替传染病高居疾病谱和死因谱前两位,其四大致病因素中,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占第一位;③现代社会带来的紧张刺激和生活、工作压力造成心理疾病日益增多;④性乱、吸毒、嫖娼等丑恶行为对人类健康构成的威胁起来越大,爱滋病呈现蔓延的趋势;⑤环境破坏和污染状况日益恶化,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上述变化都要求我们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然而我国成人医学院校现行的课程体系与现代医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是不相适应的,其主要表现为:①现行的课程结构基本上按普通基础课、医学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三大模块,以学科为单位设置,不可避免地带来课程内容交叉重叠过多、横向联系过少、缺乏综合的弊端;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比重偏低;③对立足服务社区而建立集预防、治疗、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课程体系重视不够;④选修课,尤其是自由选修课比重过低或者根本就不开设;⑤有关素质教育,尤其是创新素质教育的内容未能很好的反映在现行课程体系中。由此可见,要进行与现代医学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就首先要对现行的课程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
, http://www.100md.com
    2 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指导思想和内容

    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是通过改革使课程体系符合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符合我国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适应国内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以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和医学发展需要的实用型医学人才。

    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贯彻《高教法》和党的教育方针,解放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按照专业课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相结合、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和素质培养相结合、单一学科课程与综合化课程相结合、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原则改革现行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的内容:①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就教学时数而言,亚太地区医学顾问会议提出建议,医学教育计划中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比重应为总学时的10%[2],而现行课程体系中人文社科类课程比重尚未达到上述要求,因此要加大此类课程的比重。就课程设置而言,目前人文社科的课程种类偏少,故应根据社会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开设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行为医学、社会医学和医学社会学、法学概论、卫生法学、人类学、自然辨证法、应用写作、马克思主义原理、邓小平理论等课程,以构建具有成人医学教育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②构建综合化课程。综合化课程的构建可从三方面着手:打破现有完全按单一学科设置课程的模式,对一些相关性强的学科进行合并、优化和重组,构建多学科综合化课程,如将人体寄生虫学、微生物学和免 疫学三者合并为病原生物学,将生理、药理和病理生理学实验课合并为实验生理科学或实验机能学;打破学科界限,以疾病问题为基础和器官疾病系统为中心设置综合化课程,如症状护理学等;按照课程的功能定位,将现有学科课程分化重组为若干功能不同的学科群,以便让学生更加系统、全面、集中地掌握知识,如人文社会学科群、生命科学学科群、信息技术学科群、社区医学教育学科群。③加强预防、保健和康复教育。在即将面临21世纪之际,人类不仅渴望寿命的延长,而且更需要高质量的生活,公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愈来愈高,这就要求未来医生不但要懂得治疗疾病,更要掌握预防、保健和康复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加强预防、保健和康复的教育非常必要。④加强修选课的设置,扩大课程选择性,进一步开拓学生的视野。⑤在素质教质中突出创新素质的培养。素质包括思想道德、文化业务、审美、意志品质和创新五个方面,他们共同构成完整的素质体系[3],因此在培养人才中,上述五个方面的素质都是不可缺少的。然而,在教育的不同时期和不同对象中,对素质教育的五个方面应有所侧重。就成人高等医学教育而言,在不勿视其他方面的素质教育的同时,更应突出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高教法》所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当然,创新素质的培养不仅要从课程体系改革入手,而且还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命题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入手。

    参考文献

    1 陈俊国,王 谦,向焱彬,等.关于构建高等医学院校综合化课程体系的若干思考.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2):44~45

    2 王庭槐,潘敬远.高等医学本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刍议.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9,(2):46~47

    3 杨庆华.高校素质教育应突出创新素质的培养.中国高等教育,1999,(9):17~1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