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36716
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30例体会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6期
     作者:聂 娅

    单位:聂 娅 云浮市中医院B超室(527300)

    关键词:

    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30例体会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靠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来确诊。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B超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以及与其它急腹症的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能根据急性阑尾炎在超声图像上的不同表现进行病程分期,为临床医生选择手术时机提供了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7年8月~1998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30例患者,年龄12~70岁,平均年龄41岁;男21例,女9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30例,发热18例,白细胞计数增高者21例。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采用东芝220型心腹两用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 MHz。患者取仰卧位,于右下腹阑尾区行纵横切扫查。

    1.3 B超诊断标准 右下腹探及管壁增粗的阑尾纵切呈蚯蚓状,横切呈“同心圆”征,周围并少量不规则暗区及回声增强的实性光团,边界清晰。

    1.4 结果 右下腹探及阑尾管壁回声增粗,纵切呈蚯蚓状,横切呈“同心圆”征28例,其中单纯性阑尾肿大15例,伴周围不规则暗区者8例;伴周围不均质实性光团5例;男2例右下腹有明显回声不均质团块沿升结肠外侧壁分布,反复查找未探及肿大的阑尾,根据超声图像及临床表现仍提示急性阑尾炎,经手术证实肿大的阑尾被肠管或大网膜包裹。以上30例患者均通过手术后证实超声诊断完全符合。

    2 讨论

    正常阑尾附于盲肠后内侧的一个圆形空腔器官,直径为0.5~0.7 cm,一般长约5~8 cm。其尖端呈游离状态。随着盲肠位置变异时,阑尾亦随之改变位置。由于以上的生理及解剖原因,正常情况下探查不到阑尾所在。
, 百拇医药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是病程初期,病变仅局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此时,右下腹阑尾区探及肿大的阑尾,纵切呈蚯蚓状,横切时呈“同心圆”征。阑尾直径约为0.6~1.0 cm,长约3~5 cm。管壁回声增强,但较纤细,层次结构较清晰,周围无异常回声。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病变发展到阑尾全层,肿胀明显,阑尾直径约1.0~1.4 cm。阑尾粘膜高度充血,附有纤维蛋白及脓性分泌物,阑尾壁有小脓肿,B超下阑尾壁回声增强,呈强弱强三层结构,肿胀的阑尾腔内是不同程度的无回声带,伴粪石时,腔内可见强光团,后方伴声带。此期周围伴少量不规则暗区。

    阑尾坏疽及穿孔时,因梗阻积脓使腔内压力增高或因阑尾血管栓塞发生部分或全部坏死,可导致穿孔。此时,增粗的阑尾周围可探及不规则无回声区坏死,形成相对透声窗、有时可见阑尾壁连续中断,阑尾腔内无回声与周围无回声沟通,此期超声图像清晰,较易找到粗大的阑尾。

    阑尾脓肿时,病变进一步发展,坏死的阑尾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形成周围脓肿,B超下可见肿大的阑尾周围有一圆形或椭圆形回声增强的不均质实性光团。边界清晰,在光团周围可探及肿大的阑尾。此期多数患者体查时可于右下腹扪及大小不等的包块。

    B超诊断急性阑尾炎有其典型的特征,但各期又有其不同的超声特点,为临床分型及择机手术提供了依据。同时,B超对急性阑尾炎与其它急腹症,如右侧输尿管结石、右侧附件炎性气块等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因此,B超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在临床上有其实用价值。,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