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 1999年第6期
编号:10237854
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32例
http://www.100md.com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6期
     作者:颜 炜

    单位:(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钦州 535000)

    关键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990685 1993年4月至1997年12月,我院采用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32例(84耳)。术后经1~5年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32例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15~46岁。病程4~20年。经2年以上保守治疗仍反复流脓26例,静止期(2~5个月)6例,均为非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手术所见:中耳乳突粘膜水肿伴有肉芽24耳、积脓7耳、息肉3耳。砧骨部分缺损9耳,槌骨部分缺损11耳,砧骨、槌骨同时有部分缺损5耳,听骨完整9耳。鼓膜中央性穿孔28耳,边缘性穿孔6耳,咽鼓管鼓口粘膜水肿23耳、伴有肉芽或膜性封闭5耳。选用听力重建材料有自体听骨、颞骨、颞肌筋膜、耳屏软骨膜。
, 百拇医药
    1.2 手术方法:①乳突轮廓化:取耳后切口,作肌骨膜瓣及外耳道皮瓣。电钻磨开乳突皮质骨,彻底清除乳突及鼓窦病变组织,充分显露乳突天盖及乙状窦骨板,使乳突腔轮廓化;②上鼓室开放:在骨性外耳道上方的颧根处用电钻扩大,从乳突方向充分开放上鼓室,显露鼓室天盖,取出砧骨,在鼓膜张肌上方,槌颈水平切除槌骨头。清除上鼓室的病变组织,使上中鼓室通道充分开放;③面神经隐窝切开:经乳突方向磨薄外耳道后壁,在钻骨短脚下方,鼓索神经及面神经乳突段之间三角区域,用金刚石钻头磨除该处骨质进入后鼓室。检查并清除上鼓室、中鼓室及咽鼓管鼓口的病变组织;④听力重建:去除残余鼓膜内皮层,鼓室用明胶海绵作支持,取颞肌筋膜或耳屏软骨膜植入鼓膜残边内侧,其余部分放在外耳道骨面,完成鼓膜成形。掀起筋膜的后上边缘,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听骨重建,其中镫骨加高术28耳,镫槌连接术6耳。为了避免移植听骨与面神经水平段骨管接触或移位,周围置明胶海绵固定,然后回复筋膜及外耳道皮瓣。通过开放的后鼓室检查或调整鼓膜及听骨链。肌骨膜瓣填入乳突腔并放硅胶管引流。

    2 结 果
, 百拇医药
    术后6个月内所有术耳均复查4~6次,鼓膜全部愈合,无流脓、面瘫、鼓膜萎缩、粘连等。继续随访1~5年(其中1~2年12耳,3~4年15耳,5年7耳),鼓膜形态良好,无穿孔,2耳鼓膜轻度内陷,活动度较差,但无粘连。乳突摄片检查,鼓窦、鼓室有低密度含气腔。

    听力检查:术后听力评定标准以语言频率500、1 000、2 000Hz的气导平均值计算,听力提高15dB以上31耳(91.1%),其中提高15~20dB8耳,21~30dB16耳,31~40dB7耳。保持原听力3耳(8.8%)。气骨导差≤20dB23耳(67.6%)。

    3 讨 论

    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术,因保留外耳道后壁窥视和处理咽鼓管及下鼓室病灶比较困难。因此,选择这一术式除有一般鼓室成形术的适应证外,还要求无坏死性骨炎及不可逆性病灶,鼓室天盖、鼓窦乳突天盖等处骨质无缺损,鼓室无严重炎性病变。硬化型乳突、乙状窦过度前置不宜施行本术。
, 百拇医药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只要通过手术清除病灶重建听力,恢复中耳和乳突之间的通气引流,大多数(91.1%)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本组34耳非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术前均经过2年以上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我们认为对长期反复流脓的患者,除有急性发作或感染比较严重,须短期抗感染治疗外,不应受干耳的限制,要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因中耳乳突病灶不清除,干耳难于实现。鼓室成形术本身就是治疗中耳感染的手段,干耳与否对手术无明显影响,不必要3个月以上干耳才行听力提高手术,这样会使许多患者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本组手术发现部分病人虽然短期(4个月以内6耳)无流脓,但乳突、上鼓室仍有炎性(肉芽)病变存在。所以对此类病人不能行单纯鼓膜成形,以免增加术后感染机会。只要通过乳突径路清除病灶重建听力,才能达到消除炎症和提高听力目的。

    保证乳突再气化和通气的鼓室,关键在于充分开放上、后鼓室和咽鼓管病灶的清除,术中保留上鼓室外侧壁和外耳道后壁的完整,如上鼓室外侧壁骨质缺损,用颞骨片修复(2耳),防止筋膜内陷。从而阻止筋膜与面神经鼓段骨管、张肌肌管和匙状突粘连而阻断鼓室与乳突腔的交通[1]。开放后鼓室是本术式的关键步骤,要准确定位面神经隐窝的体表投影区。开放前作砧镫关节脱位或取出砧骨,以防钻头碰撞砧骨,震动镫骨造成内耳损伤,另外便于清除面隐窝及镫骨周围的病灶,使上中鼓室与乳突之间通道得到扩大,有利通气引流。若保留砧骨、槌骨头,仅靠新开通的面隐窝骨孔引流乳突腔是不够的。术后因瘢痕形成变窄,上中鼓室与乳突腔的通道受阻,容易使鼓膜内陷或粘连,形成袋状内陷[2],影响治疗效果。清除卵圆窗及镫骨的肉芽时,操作过程动作要轻,小心分离后切除,不能强行撕扯,以免造成镫骨脱位或外淋巴漏。确实难以清除的病变组织或视野不清,应改行开放式[3]。术中要探查和清除咽鼓管鼓口的病灶,使之充分开放。术前检查咽鼓管不通畅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证,本组通过手术处理(肉芽2耳,膜性封闭3耳),获得良好效果。
, 百拇医药
    联合进路鼓室成形术的开展,使许多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得到合理治疗,既清除病灶,又得到不同程度的听力提高。与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比较,具有保留完整的外耳道后壁,术后乳突腔、鼓室不与外耳道相通,形成乳突“再气化”和通气的鼓室,接近正常解剖和功能的传音结构,克服了开放式破坏性大,术后鼓室窄小,乳突腔常有上皮脱落物堆积的缺点。

    参 考 文 献

    1 王正敏,沈 雁.胆脂瘤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89,24(1):5

    2 王正敏主编.耳显微外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5

    3 孙建军,何 英,郭红光,等.联合径路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性中耳炎.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2,6(1):1

    收稿日期:1998-11-2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