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 1999年第7期
编号:10214973
昏迷110小时的重型减压病1例救治成功
http://www.100md.com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99年第7期
     作者:王湘渝郑世钢 王 强 张香菊 李兴明 谭 聪 王 勇 晏莉娜

    单位:王湘渝郑世钢 王 强 张香菊 李兴明 谭 聪 王 勇 晏莉娜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高压氧治疗科 重庆,400042

    关键词:减压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990728 The successful resurrection of a patient after 110 hours coma with serious decompression sickness

    患者,男性,35岁,潜水工龄8年,既往身体健康。因在万县地区云阳县打捞沉船,于1998年1月13日13点着重潜装具潜入长江40 m深水中,水温7℃,水底作业1 h后因供气管被岩石卡住,入水2 h后2 min拉出。出水面即感头胀、眼黑,又迅速潜入10 m水深中停留20 min后用3 min浮出水面。约20 min后,感双下肢奇痒,当日15点55分送本地县医院诊治,经头颅CT检查无异常发现,即送入病房后发生意识障碍,出现浅昏迷,当日22点患者右肩胛下、双下肢皮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大理石样斑纹,给予静脉输入抗凝药物和血小板悬液(剂量不详),入院2 d病情无缓解。于1月16日7点转送到该地区市医院治疗,用纯氧舱加压至2.8 ATA,稳压50 min,用18 min减压出舱,患者意识障碍加重,处深昏迷。1月17日又行HBO治疗1次,方案同前,病情仍无缓解。于1月18日5点40分转到我院急诊室,查体:T36℃,P112次/min,R24次/min,BP13/10 kPa,全身皮肤未触及皮下气肿,右肩胛区及双下肢皮下有大小不等的大理石样斑纹,深昏迷,眶上神经压痛无反应,双侧瞳孔约3 mm,对光反射迟钝,颈强直,气管居中,双肺可闻少许痰鸣音,心率110次/min,心律齐、无杂音,腹软,双膝腱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双肘、膝关节强直,四肢皮肤非凹陷性水肿。动脉血气:PaO2 10.6 kPa,PaCO2 4.7 kPa,pH 7.522,BE 7.0 mmol/L,于当日7点钟送到我科行加压治疗。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体征,参考美国及我国空气潜水减压病加压治疗表[1,2]Ⅳ氧方案进行修定治疗压力为5.6 ATA,稳压30 min后减压至各站(各停留站间上升移行时间改为3~5 min),其余步骤同Ⅳ氧方案,同时在舱内给予静脉滴入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量合剂、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治疗3小时47分钟(舱内压力2.2 ATA),压眶上神经有疼痛反应,双肺呼吸音清晰,其余体征无变化,共治疗6小时15分钟(总减压时间共36 min)出舱,患者仍处昏迷状态,送回病房,继续配合上述药物,并加用降低颅内压、皮质激素药物、常压吸氧治疗和临床实验检查。脑电图示:普遍性重度异常。核磁共振示: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区及胼胝体压部呈多处缺血梗塞灶。肝功酶谱结果:总蛋白48 g/L,白蛋白33.8 g/L,球蛋白14.95 g/L,均低于正常值,谷草转氨酶55 IU/L,总胆红素24.64 μmol/L,直接胆红素13.20 μmol/L,乳酸脱氢酶452 IU/L,碱性磷酸酶174 IU/L,均高于正常。因低蛋白血症,故采取每天输入血浆200~300 ml或20%人体白蛋白50 ml。鉴于患者减压病昏迷已有5 d,故次日改用Ⅲ氧[1]方案进行治疗(各停留站间上升移行时间改为3~5 min),其余步骤同Ⅲ氧方案,压力4 ATA,1次/d,经此方案治疗两次后,患者出现无意识地翻身,侧卧,意识处于朦胧状态,1月21日8点开始改行常规HBO治疗,治疗压力2 ATA,带面罩吸氧30 min 2次(中间休息10 min吸舱内空气),最后用30 min减压出舱。当日下午17点患者神志逐渐清醒,问之能简单回答,但回答不切题,瞳孔对光反射灵敏,颈部强直减轻,双上肢及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Ⅱ级,双侧巴氏征阳性,四肢肌张力正常。22日8点继续按前一日方案进行,治疗完毕后,问之能正确回答问题,并能回忆起潜水作业的深度40 m,但诉双下肢膝关节轻度疼痛和麻木感。为防止病情反跳,故23日改为Ⅳ氧修定方案治疗,但压力为5 ATA,在治疗过程中病人自诉精神明显好转,能清楚回忆起当时潜水全过程,并出现饥饿感,要求进食。24日8点继续前方案治疗后,患者双下肢疼痛消失,能下床搀扶行走10余米,为巩固疗效,防止后续症发生,1月25日起改行常规HBO治疗(方案同前),每日1次,连续治疗16次后症状全部消失。出院前复查:肝功酶谱、头颅核磁共振、脑电图均恢复正常。患者于1998年2月13日痊愈出院(住院26 d)。出院后10 d回单位上班指导潜水打捞工作,经随访5个月无后遗症的发生。
, 百拇医药
    讨论

    减压病一旦确诊立即再加压治疗为此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如延误治疗常给治疗带来许多困难和后遗症。此患者发病地处边远长江三峡区,出现症状就地医院治疗,加之对减压病治疗认识不足,病情加重仍采用内科常规方法,治疗2 d无效后转入本地市级医院行HBO治疗,由于再加压的压力不够(舱体设备所限),加之减压时间短,故病情又进一步加重,从而延误了再加压的时间达100多小时,此患者主要为重型(脑型)减压病,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以脊髓型多见,脑型少见[1~3],对延迟治疗昏迷长达110 h重型减压病经再加压、HBO等综合治疗抢救成功国内尚未见报道。

    减压病再加压治疗能使其组织气泡及血管中的气栓体积迅速缩小、溶解,达到“压到病除”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延误治疗,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重型减压病,除上述气泡的机械作用损伤外,受损组织继发性水肿、代谢紊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因此,对其再加压治疗方案选择尤为重要,此例患者延迟治疗时间长达110 h,我们根据患者作业时潜水深度、水温、作业时间、症状,参考美国及我国空气减压病再加压治疗表Ⅳ氧修定后认为其治疗压力选为5.6 ATA较为妥当,并延长各站上升移行的时间:①此压力高于患者潜水深度,再加压能达到使组织、微循环血管的气泡体积缩小及溶解。②由于延误治疗时间达到100多小时,受损的组织血液循环障碍较重,故延长各站上升移行的时间,有防止因减压时脱饱和过程中受损的局部组织气泡形成的可能[4]。③此方案中减压到2.8 ATA压力后可以间断地吸纯氧治疗,可使受损的组织水肿进一步减轻,特别是打断脑水肿的恶性循环,防止组织细胞的变性或坏死,为受损的组织修复和将来功能恢复打下基础。④较单纯的空气加压治疗减压的时间明显缩短,为患者出舱后进一步在病房配合药物治疗和护理留出时间。
, 百拇医药
    当患者病情缓解后应经常了解病情变化,一旦出现病情反跳现象时,可再加压治疗以达治疗的彻底。本例患者在加压治疗清醒后出现双膝关节疼痛不适,考虑是再加压治疗次数不足的原因,故重新再加压治疗两次后疼痛症状消失。

    对于重度延迟治疗减压病,当再加压治疗病情缓解后,应继续配合常规HBO治疗。HBO有助于进一步消除局部组织水肿改善微循环,对受损的神经组织的进一步修复和功能恢复,缩短疗程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起到重要作用。

    另外在上述加压和HBO治疗的同时,还应针对病人的不同阶段,在再加压、HBO或在病房治疗过程中均应早期配合其它辅助治疗以提高疗效,如给予扩溶、抗凝、抗感染、皮质激素、降低颅内压,保证足够的热量,输血浆或白蛋白,常压下吸氧和昏迷病人的护理,这对病人的早期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中图法分类号 R845.21

    *王湘渝,男,53岁,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房广才 主编.临床高压氧医学.北京:华文出版社,1995.231,516~518

    2 高春锦,杨捷云 编著.实用高压氧医学.北京:学菀出版社,1997.477~478.105

    3 川岛真人.减压病.日本医学介绍,1995,16(1):9

    4 陶恒沂,徐伟刚.关于常规潜水减压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6,3(3):130

    收稿:1998-07-20;修回:1999-03-3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