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中医》 > 1999年第7期
编号:10230632
湿温、中暑、疟疾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http://www.100md.com 《新中医》 1999年第7期
     作者:

    单位:

    关键词:

    新中医990741 湿温是由湿热病邪,阻遏脾胃,壅滞肠道,致身热不扬,头重身困,胸痞腹胀,苔腻脉缓等为主症的肠道传染病。多见于伤寒、副伤寒。

    1.1 诊断依据 ①初起身热不扬,继则发热呈梯形上升,高热持续,汗出不解。伴有面色晦垢,表情淡漠,纳呆,脘痞腹胀,便溏或秘。舌苔白腻,脉缓。②病程中可见胸腹部红疹、白。或皮肤、巩膜发黄,或心悸自汗,胸闷气短。后期可出现腹痛急剧,大便出血,甚则汗出肢冷、昏厥等危象。③多见于夏秋季节,起病较缓,病程较长。④血白细胞总数减少,嗜酸性细胞减少或消失。⑤血清肥达氏反应“O”凝集素大于1∶80、“H”凝集素大于1∶160以上,随病程而递增。⑥血、骨髓、大便或肛拭培养,可有伤寒或副伤寒杆菌生长。

, http://www.100md.com     1.2 证候分类 ①湿郁卫气:身热不扬,形寒少汗,头身困重,脘痞腹胀,纳呆,不欲饮水,小便短少。苔白腻,脉缓。②气分湿热:身热起伏,午后热甚,持续不退,汗出不解,面色晦垢,口渴不欲饮,脘腹痞满,便溏或秘。或胸腹出现红疹、白,或皮肤巩膜发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③热入营血:身热夜间为甚,烦躁不安,或神识昏蒙,循衣摸床。身发斑疹,甚则大便下血,或伴腹痛。舌绛少苔而干,脉细数。若卒然腹痛便血,可见身热骤退,面色苍白,汗出肢冷等危象。

    1.3 疗效评定 ①治愈:体温正常,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且无复发。②好转:体温下降,症状好转,实验室指标改善。③未愈: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无变化。

    2 中暑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中暑是夏季在烈日或高温环境下劳动,因暑热侵袭,致邪热内郁,体温调节功能失常,所发生的急性病变。

    2.1 诊断依据 ①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全身乏力,头昏肢倦,胸闷恶心,口渴多汗等症。如离开高温环境,休息后可恢复正常,为先兆中暑。②面色潮红,胸闷烦躁,皮肤干燥,呼吸急促,大量汗出,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血压下降,为轻度中暑。③上述症状持续不解,继现汗闭高热,头痛呕吐,神昏肢厥,或肢体痉挛抽搐等症,为重症中暑。④多有夏季暴晒或高温环境下体力劳动、长途行走、田间作业史。年老、产妇、慢性体弱病员可在通风不良及过度疲劳、过量饮酒等情况下发生。⑤须与暑瘟、疫疟、中风、食物中毒等鉴别。
, http://www.100md.com
    2.2 证候分类 ①阳暑:头昏头痛、心烦胸闷,口渴多饮,全身疲软,汗多,发热,面红。舌红,苔黄,脉浮数。②阴暑:精神衰惫,肢体困倦,头昏嗜睡,胸闷不畅,多汗肢冷,微有畏寒,恶心欲吐,渴不欲饮。舌淡,苔薄腻,脉濡细。③暑厥:昏倒不省人事,手足痉挛,高热无汗,体若燔炭,烦躁不安,胸闷气促,或小便失禁。舌红,苔燥无津,脉细促。④暑风:高热神昏,手足抽搐,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皮肤干燥,唇甲青紫。舌红绛,脉细弦紧或脉伏欲绝。

    2.3 疗效评定 ①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精神恢复。②好转: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体力未能完全恢复。③未愈:症状无改善或恶化。

    3 疟疾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疟疾是由感受疟邪所致的传染病。以寒战壮热,汗后热退,休作有时为主症。据休作时间分每日疟、间日疟、三日疟;据证候分温疟、瘅疟、牝疟、疫疟等。

, http://www.100md.com     3.1 诊断依据 ①发作时寒战,高热,汗出热退,每日或隔日而作,或三日一次。伴有头痛身楚,恶心呕吐,发作后口唇出现疱疹等症。或者但寒不热,或但热不寒,寒热不清。②疫疟重症可出现持续高热,颈项强直,抽搐,昏迷等症,相当于恶性疟。③多发于夏秋季节和流行地区,或有输血史。反复发作后可出现贫血和脾脏肿大。④寒战时,末梢血液涂片或骨髓片可找到疟原虫。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病久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降低。

    3.2 证候分类 ①邪郁少阳:寒战壮热,汗出热退,休作有时。伴有头痛面赤,恶心呕吐,口苦。舌苔薄白或黄腻,脉弦或弦数。②暑热内郁: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汗出不畅,头痛,骨节酸楚,口渴引饮。舌质红,苔黄,脉弦数。③暑湿内蕴: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头痛身楚,口不渴,胸胁满闷,神倦乏力。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紧。④疫毒侵袭:发病急,病情重,热型不一。若热甚寒微,或壮热不寒,头痛面赤,烦渴饮冷,甚则神昏谵语,痉厥,舌红绛苔黑垢,脉洪数者为热。若寒甚热微,或寒战无热,渴不欲饮,或呕吐泄泻,或神昏不语,舌苔白腻,脉弦者为冷。⑤正虚邪恋:遇劳即发,反复发作,寒热不清。胁下痞块,神倦乏力,面黄肌瘦,懒言气短,自汗心悸。舌淡、苔少,脉细弱。

    3.3 疗效评定 ①治愈:症状消失,血涂片未见疟原虫。②好转:症状控制或减轻,血涂片可见或未见疟原虫。③未愈:症状无改善或恶化。

    (摘自《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1994年7月第1版)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