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广东医学》 > 1999年第7期
编号:10236770
糖皮质激素吸入对哮喘患者肺泡巨噬细胞释放白细胞介素-10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广东医学》 1999年第7期
     作者:钟定 董临江 梁庆祥 王立军 罗保平 黄霖 田方 徐效峰 刘喜林

    单位: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内科(518101)

    关键词:哮喘;白细胞介素;糖皮质激素

    广东医学990711 【摘要】 目的 观察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激素)前后肺泡巨噬细胞(AM)释放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能力。方法 对8例健康对照者和10例哮喘患者吸入激素治疗前后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获取AM,经脂多糖(LPS)刺激培养后取上清液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量IL-10含量。结果 哮喘病人吸入治疗前IL-10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而治疗后则明显上升。结论 AM释放IL-10的能力下降是哮喘病人的一个病理特征,而激素吸入治疗可提高IL-10的现象对哮喘治疗具有十分有益的意义。

    为观察哮喘患者气道内IL-10水平的改变,我们于1997年3~10月测定了10例哮喘患者吸入激素治疗前后及8例正常对照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泡巨噬细胞(AM)释放IL-10的能力,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对照组 无吸烟史的健康志愿者8例,男6例,女2例,年龄18~47岁,平均29.2岁,均为检查前3个月内无呼吸道感染史,既往无胸肺病史,检体及胸部X线无异常发现者。

    1.1.2 哮喘组 无吸烟史的哮喘患者10例,男3例,女7例,年龄19~55岁,平均30.8岁,其诊断符合1992年全国哮喘会议所制订的哮喘标准,10例均为轻度哮喘,基础1 s用力呼气容积(FEV 1.0)占预计值均>70%;检查前3个月内均未用过皮质类固醇,在第一次行BAL后即开始用丙酸倍氯米松(beclomethasone dipropionate)气雾剂作气雾吸入治疗,吸入方法按产品说明书,每次2揿,每天4次;不另加口服激素类药物,吸入治疗持续4周后做第2次BAL检查。

    1.2 方法
, 百拇医药
    1.2.1 AM的获取 按照日本BAL的标准方法获取BALF[1],常规分离单个核细胞并用贴壁法采集AM,调细胞至1×106/mL,加LPS(sigma)5 μg/mL,于37℃、5% CO2孵箱中培养48 h收上清液贮于-20℃用于IL-10检测。

    1.2.2 IL-10的检测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IL-10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Endogen公司,所有操作步骤均按盒内所附说明书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检测结果以±s表示,经方差齐性检验后采用t检验判定均数差异显著性。

    2 结果

    10例受试者在吸入丙酸倍氯米松过程中,其间7例患者哮喘短暂发作1~4次,发作时吸入β-受体激动剂或未加处理可缓解,无夜间发作。吸入治疗4周后进行BAL复查,结果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哮喘患者吸入激素治疗前后和正常对照组BALF中细胞总数,EOS百分比和LPS刺激AM上清液中IL-10水平(±s) 组别

    n

    细胞总数

    (×107/L)

    EOS(%)

    IL-10(ng/L)

    对照组

    8

    11.9±7.6

    0.36±0.38
, http://www.100md.com
    58.89±19.44

    哮喘治疗前

    10

    13.2±9.4

    4.5±2.7*+

    20.03±11.13*+

    哮喘治疗后

    10

    12.6±9.7

    1.2±1.8

    35.28±18.42
, 百拇医药
    *与对照组相比P<0.01;*#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治疗后相比P<0.053 讨论

    哮喘作为一种特殊的慢性气道炎症,细胞因子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细胞因子释放异常使免疫网络调控失衡,导致各种免疫细胞的激活,直接参与炎症反应[2]。各种细胞因子在哮喘中的作用引人关注,其中IL-10是热点之一,IL-10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可通过多种途径对抗炎症,它可抑制IL-1、IL-6、IL-8、GM-CSF等炎症前细胞因子,被称为抗炎细胞因子(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3],在维持网络平衡、抑制炎症发生和发展中有重要意义。近年的研究显示,哮喘患者体内IL-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水平[4,5],我们的观察也显示这样的结果,10例哮喘患者在接受激素治疗前BALF中AM释放IL-10的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IL-10水平低下,抑制炎症前细胞的能力自然随之下降,这无疑助长了哮喘患者气道内炎症的发展,IL-10减少的原因不明,资料显示是在mRNA的转录水平上受到抑制[4],考虑这是哮喘发病机理中的关键环节之一。
, 百拇医药
    在世界卫生组织撰写的《哮喘防治的全球战略》中,十分强调对哮喘气道炎症的抗炎治疗[2],然而在对免疫网络尚未充分认清之前,糖皮质激素仍作为抗炎治疗的首选药,激素目前更趋向于吸入使用,除可避免全身副作用之外,更可直接对气道炎症起作用,我们的观察显示,激素吸入治疗4周后伴随着BALF中嗜酸粒细胞的减少,AM释放的IL-10也明显增多,这反映了吸入的激素直接作用于气道,作用于AM,提高了AM分泌IL-10的能力。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有报道指出,促进抗炎细胞因子IL-10释放的作用可能是其抗炎机制之一[6]。这提示IL-10在对哮喘的慢性气道炎症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如何进一步认识和发挥IL-10在抗炎效应中的作用,值得深入探讨。

    广东省卫生厅医学科技研究计划项目(项目号:A 1998563)

    参考文献

    1 钟 定,施焕中.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和普通型间质性肺炎的支气管肺泡洗出液细胞学分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6,5:277
, 百拇医药
    2 钟南山.支气管哮喘防治研究近况及展望.新医学,1997,28:342

    3 De waal Malefyt, Abrams J, Bennett B, et al. Interleukin-10(IL-10) inhibits cytokine synthesis by human monocytes: an auto regulatory role of IL-10 produced by monocytes. J Exp Med, 1991, 179: 1209

    4 Borish L, Aarons A, Rumbyrt J, et al. Interleukin-10 regulation in normal subjects and patients with asthma. J Allergy Clin Immunol, 1996, 97:1288

    5 John M, Lim S, Seybold J, et al.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increase interleukin-10 but reduce macrophage inflammatory protein-1, 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and interferon-r release from alveolar macrophages in asthma.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1998, 157:256

    6 Djukanovic R, Wilson JW, Britten KM, et al. The effect of an inhaled corticosteroid on airway inflammation and symptoms in asthma. Am Rer Respir Dis, 1992,145:669, 百拇医药